胡同里的私人画廊:小径通艺 2012-10-11 09:01:52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迟学 点击:
中午时分,本想外出吃饭,却在一个胡同里偶然发现了一家“私人”画廊。起因是胡同路边贴着的一张海报,原本只是无意中的一瞥,直觉和好奇的本性带领我走近观瞧,发现写的竟是一个装置艺术展的宣传,而且展览的地址就在此处。

中午时分,本想外出吃饭,却在一个胡同里偶然发现了一家“私人”画廊。起因是胡同路边贴着的一张海报,原本只是无意中的一瞥,直觉和好奇的本性带领我走近观瞧,发现写的竟是一个装置艺术展的宣传,而且展览的地址就在此处。犹豫了一下,顺便上了个厕所,回来还是忍不住又看了一边,确认是否有误。突然身边经过的一个阿姨关心的凑过来问我是不是来看画展,我连忙点头。阿姨起初断定画廊的主人白天应该不在,建议我下午之后再来,后又发现主人的自行车还在门外,于是主动替我敲响了主人的房门。随着胡同里沉重的拍门声,还在担心此时此刻是否适宜“拜访”民宅的我,却更加意外地发现开门的是个外国人。

主人用流利的中文示意我在客厅稍等片刻,她要把展厅“布置”一下。不过半分钟,主人重又走了出来,并热情地递给我她的名片,她的中文名字是黛芬妮,一个住在老北京胡同里的法国女人。我随她进入“画廊”展厅,屋子不大,不过十几平米。屋内没有开灯,只有分布于房间四角的“作品”发出各种昏暗的灯光,原本黑色的屋顶和白色的墙面也被完全笼罩在一片像是尘沙般的迷蒙中,不时还伴随着部分展品发出的嘶嘶声。

与之前常见的露天常规装置不同,这些出自一位名叫任波的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都被放在类似影像艺术作品的展示空间,来凸显作品本身“光线”的魅力。

画廊的主人非常友善,但由于个人对于装置艺术的了解不多,加之突然在街角发现这样一家“画廊”的那种如获至宝的心情作用下,还顾不上细究作品,便开始问及主人为何会在此开设画廊等“题外话”。经过了解得知,画廊主人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七八年,原本于798艺术区的某画廊工作,后萌生想法,将自己的家布置一新,成为自己的“私人”画廊。当问到主人为何选择装置艺术这一在中国尚属“冷门”的艺术门类时,黛芬妮解释说,她主要是出于个人的喜好选择艺术家合作。她说,通过接触发现,当下中国的一些年轻艺术家,已经越来越接近欧洲的艺术氛围,对于艺术的认识也越发纯粹,所以其对于装置艺术未来在中国的发展,也是非常的认可。而目前开设这家“私人”画廊,并没有太多考虑投资回报之类的事情,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已。

在佩服画廊主人的艺术信念之余,也在为其未来的发展担忧。诚然,国人对于西方艺术的接受程度有限,多数圈外人士还只停留在西方古典绘画作品的欣赏阶段。即便是当代艺术,也只有少数知名中国艺术家的架上油画、雕塑或版画,逐渐成为艺术市场的“硬通货”,频频于各大艺博会、拍卖会亮相并屡创新高。而装置、影像乃至行为艺术这些从西方引进的新品种,往往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成为曲高和寡的艺术象征。其在国内未来的发展,也因此存在诸多疑问。举例而言,东方人对于艺术的保守和传统,不仅只为国人特有,紧邻的日本虽然早已是“脱亚入欧”的世界前三大经济体之一,但其当代艺术就只有村上隆奈良美智草间弥生等寥寥几位脱颖而出,而且都要面对“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现实,诚如日本人这样善于吸收西方文化为己所用的民族,在面对艺术领域时,也会表现出少有的保守、排异。

个人以为,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文化。东方文化滋养下的日本、韩国民众,与中国人在根本上都是内敛保守的性格,对于如西方当代艺术前沿的这些“实验”艺术门类,更多的还是处于观望阶段,骨子里真的愿意去接受的还是只有少数“艺术圈内人”和喜好标新立异的年轻新贵。这种趋势,并没有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和经济的融合而完全改变,因为影响一国整体艺术方向的,主要还是以官方文化为代表的“主流”价值观。西方民主自由的观点虽已被许多亚洲邻国所效仿,但一触及艺术领域,仿佛也是在探究一个民族的“灵魂”。所谓“东学为体、西学为用”便是我们的先辈对西方文化的“实际”理解。在此基础上,西方一脉相承的文化走向,在遭遇古老东方文明的文化“复苏”之后,也会遇到不小的障碍。或许,不旧的将来,会有更多国内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年轻一代的收藏家,开始关注并购买中外艺术家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但是要让中国的艺术市场完全接受西方的“文化变革”,似乎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

或许这些都不是黛芬妮所关注的,她的心里只有对于自己喜爱并认同的艺术形式的执着。就像她自己所言,她并不在乎合作的艺术家是来自中国还是其他地方,最重要的还是艺术作品本身。也许,于此小径通幽之地,街头巷尾一隅,能发现如此特殊的一家画廊,本就是一种缘分。在离开的那一刻,真心希望未来的艺术旅途,“它”能走得更好。

 【推荐阅读】

晨晓的家:海边画廊 

【编辑:谢意】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