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6日,法国蒙彼利埃市“20世/纪/广场”竖立了一座毛泽东塑像,这可能是欧洲城市广场中唯一的一座毛泽东像。作为“二十世纪历史人物”十座塑像中的一座,它和列宁塑像一样,在揭幕后立即引起了左、右两派的激烈争论,这种争论正好映证了毛泽东说的:“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
塑像作者是法国雕塑家Cacheux,可惜,他去年去世了。这是一个西方左翼艺术家对毛泽东的想象,在作者眼里,毛泽东是个罗宾汉式的杀富济贫的英雄,所以,他一身战士的短打扮,穿着军装,扎着腰带,居然还绑有子弹带,这和毛泽东真实的装束应该相距甚远。在我们的印象中从来没见过毛泽东扎腰带的照片,据毛泽东自己说,他一生几乎不摸枪,只是在年轻的时候,一度投靠“新军”,背过几天大枪,但是,这位雄心勃勃的青年诗人很难适应军旅生活,于是很快离开了。不过,塑像振臂高呼的神态和青年毛泽东还是有几分相似的。
据说,蒙彼利埃市塑造这10座雕像总成本高达20万—40万欧元,那么,花了这么多钱,还惹来一堆争议,这是何苦呢?
蒙彼利埃市长说:“历史永远有争议,最重要的是公开辩论”;支持立像的人则认为:塑像是对历史而非对历史人物致敬;这些历史人物的塑像仅仅因为其在20世纪和当代历史的重要影响而入选,可以在当地起到普及当代史常识的作用。可见,蒙彼利埃城市虽然不大,但从塑像可以看出,它有胸怀全球的格局,它着眼的是二十世纪的世界史,而决不仅仅只是自己家的柴米油盐。
再看中国,辛亥革命后,到1966年以前,竖立塑像最多的当属孙中山,当时绝对是“重大题材”;老一辈的雕塑家几乎都做过孙中山雕塑,中国的大城市也几乎都有孙中山塑像。到了1966年8月,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二校门”因为“四旧”被拆,原址上竖立起全国第一座大型毛泽东塑像,由此开始,形成了全国性塑像热潮,在十年文革中,毛泽东塑像的数量应该远远超过了孙中山。不过,在此之前,毛泽东本人倒是一直反对为自己塑像的。
改革开放以后,大规模的领袖塑像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没有什么意识形态意义的抽象雕塑,或者装饰性雕塑,这应该是对文革造像热潮的一种反拨。当大规模的城市拆迁、扩张开始之后,新的城市广场或步行街,出现了大批“民风民俗”的市井生活雕塑,有人斥之为俗气,从另一角度看,这种“俗气”的背后是否又寄托了一代人对“前现代”城市生活的某种缅怀呢?
最近,湖北襄阳市建“郭靖黄蓉雕像”的事又引起了网上热议,为虚拟的小说人物做塑像是否合适?大家众说不一。其实,这座雕塑背后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决不仅仅是符不符合历史真实的问题。作为一个媒体广泛关注的事件,它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流行文化”、“娱乐文化”对公共塑像的深度渗透;第二,中国有公共塑像以来,从孙中山、毛泽东到装饰风格雕塑和抽象雕塑,到民风民俗,再到“郭靖和黄蓉”,雕像的变化,呈现了中国社会越来越趋于世俗化的现实。
这些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塑像的背后。
【编辑:于睿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