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生活的日常窘境——黄文亚的艺术表达 2012-10-11 11:16:51 来源:艺术国际黄文亚博客 作者:杜曦云 点击:
艺术是一种表达方式,表达者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生存体验和文化认知。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如果表达者宣称自己是“艺术家”,宣称自己的表达是“艺术作品”,并在艺术传播渠道(如艺术空间和艺术媒体)里展示,这时他的表达就可能被受众视为艺术作品。

黄文亚 事件

黄文亚作品 事件(2005)

艺术是一种表达方式,表达者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生存体验和文化认知。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如果表达者宣称自己是“艺术家”,宣称自己的表达是“艺术作品”,并在艺术传播渠道(如艺术空间和艺术媒体)里展示,这时他的表达就可能被受众视为艺术作品。如果他所要表达的生存体验和文化认知获得受众的认同,而且他的表达方式被受众认为是准确、到位的,他所宣称的“艺术家”身份和“艺术作品”,就可能获得确认或进一步的赞赏、推崇。

“人人都是艺术家”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理念,这种话语的提出,一方面是想取消艺术与生活的差别;另一方面,也与降低艺术表达方式的技术难度是直接相关的。最初,杜尚等达达派艺术家的方式是: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行为等放入艺术情境中,让它们成为“艺术作品”。这里,主要是智慧的观念而不是技术难度让艺术家能够充当“点石成金”者。这也是装置、行为在日后盛行的观念铺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视像、声音等的生产变得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普及。这时,“人人都是艺术家”不仅在观念上可行,在技术上也越来越实现了。在当下,精彩的视像、声音、文字等,越来越充分、顺畅的体现出各种不同身份、职业的人们的智慧。从全社会的角度看,这是积极的、乐观的;从“职业艺术家”的角度看,则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冲击和尴尬——“人人都是艺术家”,意味着“职业艺术家”和“非艺术家”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要成为佼佼者的难度越来越高。

面对这种冲击,“职业艺术家”们为了拉大自己与“非艺术家”们的差异度,会有不同选择:1、选择具有较高技术难度的艺术表达方式,如昂贵的工具、材料,或返回到具有手工技术难度的传统艺术表达方式上。2、提高自己体验的敏锐度、思考的准确度。

从目前的表达方式看,黄文亚选择了后者。他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摄影和行为,以纪实摄影的方式拍摄他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所见;以行为的方式表达他对当下社会问题的个人看法。他的某些带有明显“导演”痕迹的摄影,则是行为的纪录。

从表达的内容看,他主要集中于如下问题:平民对于富足的渴望和失望、对于竞争机会不平等的麻木,文艺人士与公共社会隔绝时的茫然、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利益被损害时的举措……这里,他以平民、文艺人士的视角来看问题。他的表达方式,不是非常夸张,而是偏于平实的。从作品的制作方面看,他的作品不是以精致来吸引人,反而是以廉价、粗砺产生了显得更加自然、平实的生动气息。与他所关注的人群及问题相联系,当他的表达方式相对粗砺、随意甚至笨拙时,显得更加接近“真实”状态,而不是“文艺腔”容易导致的夸张和矫情之感。

“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与别人的比较。在信息封闭、交流贫乏的条件下,因为缺乏比较,中国人还能较为平静的接受自己的生存处境。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更为自由顺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更为方便快捷。当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后再来看当下的中国,会感觉本土遍地是令人觉得不合理、不可思议、匪夷所思的“奇观”。再加上对机会不均等、权利被剥夺、贫富差距大的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平民的不平衡心理越来越强。

黄文亚所表达的,是平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窘境和问题意识。他的摄影和行为中,中年人对政治权利的缺失、经济收入的低微呈麻木状,他们沉默的逆来顺受,或者懵然不知、苦中作乐;青年人则更为痛苦,他们不满于现状,奋力去争取,但又遇到很多阻力而无奈、沮丧、茫然。在他的摄影和行为中,中年妇女们如同被操纵的人偶般载歌载舞,青年人则为“投票权”的被剥夺而沮丧。这些精力旺盛但又缺少发展机会的青年人,在攀爬工业烟囱、电线杆、广告牌楼时,肉身显得如此渺小、软弱和无助,他们所渴望追求的又如此无力寻觅。冷酷的高架桥下,孤独的青年、散乱的废弃物、代表“天真之眼”的动物,散发出无力、无助的气息。而且,不止是从事普通职业的平民茫然无助,当黄文亚让国家机构的执勤人员们手持机构的建筑模型时,这些青年人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能力、前景,也是茫然的。处于封闭室内的文艺青年,则在传统和书本中寻找不到踏实的生存感,又不愿走出斗室,在自我想象的世界中寻寻觅觅。

当黄文亚在空旷原野中、破旧庙宇前、烂尾建筑上、高架桥下燃放浓烟时,对观者而言,他的意图是含混的。但浓烟在这些环境中的飘浮滚动,所产生的不安感和荒谬感,却是更为直觉化的。对这些浓烟的感受,在不同生存环境中、拥有不同生命阅历的人,有不同的微妙感受,这是言人人殊、因人而异的。但这些行为所放映出的视角,依然是“无枝可依”的弱势平民的。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贪腐导致的贫富极度悬殊。目前中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大量贫困家庭的支出集中在最易涨价的食品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上,分配差距正呈现危险的穷降富升两头拉大趋势。以牺牲社会公平为沉重代价。这种“崛起”越猛,潜在的社会危机也就越深刻,其中的问题也就越多。与此同时,将财富视为才能、成就与尊严,将贫穷视为无能、失败与可耻,将贫富悬殊视为天理大义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似乎成了大多数人默认的人生哲学,即使精英阶层。生存处境的冷酷、维持生计的艰难、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心理的不平衡和无奈、面对前方时的茫然……在黄文亚的艺术表达中,这些构成了弱势平民的基本生存状况。作为文艺界从业者,他也表达了文艺界人士对悠闲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遭遇现实困境时的表现。这些应该主要来自于他的日常感受而非通过阅读文本来想象,而且基调是平实的。

对弱势平民和文艺界人士来说,现实生活有太多的问题难以接受,但这又确确实实、真真切切是现实的。这就是现实生活,而且,即使再不如意,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同时,如果不甘心于逆来顺受,就需要发现问题和尝试解决。这也正是当代艺术的出发点。
 

 


【编辑:于睿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