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马克斯跟随父母离开上海前往以色列时,曾在船上大哭。这个犹太男孩在上海居住了12年,舍不得离开他的中国阿妈,童年的玩伴,还有家里养的小猫。
六十多年过去了,马克斯已经成了一名蜚声国际的艺术家,他终于回到上海,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当时的保姆“阿妈”。
“就是因为她,我才成了艺术家,”马克斯说。他从1960年代起就赫赫有名,作品色彩斑斓,线条华美。他曾为格莱美等许多重大活动和赛事设计海报,还曾在一艘瑞典的游艇上,以及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飞机上作画。
马克斯1937年出生于德国,全名叫彼得•马克斯•芬克斯坦。他1938年跟随父母雅各布和莎拉•芬克斯坦来到上海避难,在虹口的犹太人定居区居住,直到1949年。
马克斯记得,童年时代的“阿妈”是父母的一位中国朋友家的女儿,其实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她刚来的时候我才三岁,”马克斯回忆道。“那时候她几乎天天到我家来,带我散步,教我画画。”
马克斯不记得她的姓名,年龄或者其他个人信息,只记得她比自己大几岁,性格温柔,总是在微笑,时常拥抱他。马克斯饱含感情地记起,当初阿妈带他去逛公园,教他看星星月亮,教他画画,鼓励他在纸上任意驰骋着想象力。
他带来了一些童年时代的家庭照片,希望阿妈能看到照片,认出自己。他的父亲当时在虹口开了当地第一家大型的服装店。
马克斯说,如果能够找到当年的阿妈,他“愿意尽我所能帮她安度晚年。如果她愿意,也可以接她到美国去生活。”他还表示,愿意尽力为她的孩子和家人提供帮助。但是,即便找不到她,“我仍然会永远爱着她,把她当成我的姐姐。她始终都活在我心里。”
“许多犹太难民在上海度过了战争年代之后,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馆长陈俭说。“他们的成功跟早年在上海的经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上海这座城市养育了他们。”
陈馆长陪着马克斯重游了当年的犹太人居住区。当年马克斯可以从家里听到附近的佛教寺庙和锡克教堂里传来诵经的声音。现在的犹太难民纪念馆就位于当年的摩西会堂,在今天的长阳路62号。
“我最大的幸运就是在上海度过了童年,”马克斯说。他和女儿莉贝拉一到上海,就赶到了虹口区的故居一带,寻找当年的记忆。这是他第一次回到中国。马克斯还将在上海开设自己的工作室,他的画作也将在上海市浦东南路1101号1605室的工作室做展览。今后他希望能够常到中国来,将更多的作品带来中国。
“从小我就听大人讲关于中国的事,听爸爸,还有爷爷奶奶讲,说中国人多么美,多么善良,救了我们的性命,”莉贝拉•马克斯说。“今天上午我很激动。感觉就像回到了故乡。”
二战期间上海接纳了三万多犹太难民,其中两万多人曾在虹口的犹太人聚居区生活。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