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沿民族审美趣向生发 2012-10-13 16:41:01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
随着中国艺术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形成,以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陶瓷艺术这门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无疑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选择与冲击。有文化学者甚至发出这样的疑问:以景德镇为代表的中国陶瓷精神今何在?

 

西沐

随着中国艺术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形成,以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陶瓷艺术这门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无疑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选择与冲击。有文化学者甚至发出这样的疑问:以景德镇为代表的中国陶瓷精神今何在?并指出,今天的景德镇只见商业,不见文化;只见工艺,不见艺术;只见重复,不见创新;只见大师,不见品牌!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中国陶瓷艺术到了必须也应该反思的时候了,诸如陶瓷艺术发展的文化立场、陶瓷艺术发展的审美趣向、陶瓷艺术的价值建构与评判标准,以及陶瓷艺术市场的价值认知等问题,都摆在了我们面前。

随着人类物质生产能力的增强和精神需求的丰富,中国陶瓷艺术也在实现着历史性的跨越,由旧式的古典艺术,不断演进向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现代陶瓷艺术形态转变。在世界美学转型的背景之下,当代中国陶瓷艺术价值取向的构建引人关注。与此相对应,陶瓷艺术的创作也需要建立新的格局,生发新的理念,形成一批有创造能力与实力的艺术家队伍。唯有此,中国陶瓷艺术才能在艺术审美的向度上参与世界民族艺术的当下语境的交流,而不仅仅是当成古老的艺术或古董被赏玩;也唯有此,中国陶瓷艺术才能站在新的认知高度,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整合文化艺术资源,聚合新的创造能力,形成更富生命力与创造力的艺术生发点。而这种实践与探索不仅充满艰辛,更需要有漫长的时间及更富有冒险与牺牲的精神。岑艳在陶瓷艺术中的不懈探求,让我看到了这种转型过程中的探索精神与努力。

(一)

文化传统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都是其血脉的根本,文化精神是照耀艺术发展之路的灯塔。这是一种既要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坚持与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也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固步自封的态度,要有时代气息,能够充分张扬中国文化精神,突出中国艺术的审美品位与文化品格。当然,陶瓷艺术的进化发展也不例外。只是岑艳与千千万万陶瓷工匠不同的是,她将陶瓷当成一种艺术创造的媒介,当成一种可供来不断创作的资源,而不是仅仅做成一件不断被设计与摹造的工艺品。在其对文化精神的体悟中,以当代性的审美视角,将陶瓷材料的特质,陶瓷特有的工艺性与独具个性的艺术造型,以及绘画语言,在不断沉淀与形成的审美经验的感召与整合之中,沿着民族文化艺术传统所特有的审美趣向与趣味,不断形成了既有民族气象又极具现代感,既有中国陶瓷艺术语言的言说又融合了当代精神的个性化语言的艺术风貌。可以说,岑艳的陶瓷艺术创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及特定的言说空间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价值及研究的案例式的价值。对岑艳陶瓷艺术探索的研究,我们先从其艺术特色的分析与梳理开始。

首先,岑艳在陶瓷艺术的创作与探索中深入体验中国文化精神,并将饱满正气的艺术品质与清新向上的艺术风格贯彻其中,在创作中,既有致广大的文化品格,又有致精微的艺术表现。在融合当代文化精神追求的过程中,将时尚化的审美诉求与传统文化精神对接,并在对接的过程中,通过艺术所特有的视觉传达,表现新时期文化精神的生长姿态及应有的精神感召力与聚合力。岑艳这种基于文化精神基础之上的传递,可以说为其艺术探索展开了更为宏大的文化背景与艺术发展的空间。

其次,岑艳的陶瓷艺术探索所张扬的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识是艺术探索更为个性化的一个基础。岑艳认为,对于一个陶瓷艺术家来说,进行陶瓷艺术创作,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盲目创新。陶瓷艺术作品的开拓与创新,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要顺其自然,反对矫揉造作,在美学上就表现为反对雕饰。庄子在《天道篇》及《刻意篇》里就有“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论断。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道家的自然审美哲学也形成了独特的山水自然文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的就是这个意思。由此可见,民族化的审美意识更为具体化地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陶瓷艺术作品的意境追求,如她的荷系列陶瓷艺术作品;二是注意向民间民族艺术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一些表现的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与借鉴其艺术表现的形式,包括艺术符号、色彩的借鉴与使用;三是以民间民族艺术为资源不断开放陶瓷艺术的当代性诉求,在传承中拓展陶瓷艺术的言说空间,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当然,这种意识不是臆想而来的,而是源于岑艳深入学习及系统体验民间民族艺术的一种努力的结果。

第三,岑艳在融合陶瓷表现特质,个性化的造型理念与经验,以及民族化的绘画语言基础上而形成的特立独行的陶瓷艺术语言,这是岑艳陶瓷艺术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脱颖而出的根本。可以说,这种语言的确立,会从根本上不断地支撑岑艳在陶瓷艺术的探索中走得更扎实、更稳健、更久远。

以上三个方面是岑艳陶瓷艺术引起我们关注的开始,但对其艺术探索的解读,可能还需要有更为深入的分析。具体地说,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其艺术探索的历史轨迹分析;二是对其艺术发展态势的系统分析。

(二)

如果我们历史地看岑艳的陶瓷艺术的探索,可以说其轨迹是清晰的。岑艳,自1990年以来一直从事陶瓷艺术创作,1994年,在王锡良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完成了上海地铁90平方米大型壁画作品《生命、阳光、雨露》;1995年,创作完成了景德镇飞机场大型壁画《四大发明》及景德镇第一小学壁画《科技与未来》;作品《碧水金荷》瓷板画获得由景德镇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中青年陶艺家收藏大奖赛金奖;2008年,作品《晨曲》获得由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景德镇市美术书法摄影陶艺展创新金奖;2008年,作品《秋水凝香》荣获由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华月杯”江西省迎奥运中青年陶瓷艺术金奖;作品《晨曲》瓷板画获得由景德镇人民政府主办的第6届陶瓷百花奖优秀奖;2010年,作品《香逐晚风多》瓷板画获得由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暨江西省陶瓷设计艺术大赛金奖;2010年9月,作品《锦秀前程》瓷瓶被江西省博物馆收藏;2012年,作品《晨妆》荣获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金凤凰”青岛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同年,被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列为重点推荐艺术家。岑艳陶瓷艺术作品的独特风格,得到业内人士及众多收藏家的广泛认可。岑艳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青年画院院士。岑艳陶瓷艺术创作以民俗人物、花鸟(如荷题材)系列为主,她善于从生活和自然中发现美的形式并运用于陶瓷艺术创作中。

 【相关阅读】

中国画廊业到了必须重新认知定位的时候

西沐:中国当代艺术会慢慢长大

西沐:2012年秋拍也许会是艺术品市场一个小高潮

 


【编辑:宋林林】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