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在1984年第二次扩建之时,增加了与美术馆相关的礼堂、服务和配套设施,在名为花园之翼的建筑部分,一层设为花园咖啡厅,二层设为会员宴会餐厅。其中有8000平方英尺的空间成为美术馆商店,“自2004年11月重新开幕到2005年5月,销售成绩相当惊人。MOMA总店的经理凯西·松顿拜斯(Kathy Thornton说:‘我们以超过百万美元的业绩击败了其他假日休憩点。’”[i]这样的业绩对所有的美术馆来讲都是一种巨大的诱惑,抛却营业额对美术馆的作用,我们可以想象此营业额之下的艺术商店的产品被多少的观众带回家并产生关联的效应。
参观过西方著名美术馆的观众除了感叹其展览的艺术品之外,大多对美术馆内的艺术商店而感到兴奋,在这里观展,艺术商店与咖啡店(休闲区)没有任何多余或不足的感觉——这是一种自然的感觉,而这种自然恰恰是一种值得追求的标准。美术馆的展品或组织的展览,虽然无法用年龄段来划分其受众,也很难估量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接受的熏陶与教育的程度,但不难看出,美术馆展览的单项性,受众往往是第二步考虑的因素,即便是有针对性受众的展览,也是基于策展人与展览组织者的假设与诉求。这样的状况虽然在博物馆的文物展览中显得没这么棘手,但同样会催生在美术馆教育上的懒惰。美术馆的艺术商店是一种被带走的艺术,这种被带走处于观众的喜欢或是物品其自身的作用,因此艺术商店成为美术馆常规公共教育之外的有效教育补充,所不同的是,它是以无声的方式展开的。观众可以从这里带走什么?这如同有些展览一样,没有被纳入我们研究的范畴。
在了解艺术商店之前,我们不免需先了解美术馆艺术商店以及与艺术超市的区别。艺术超市则是以艺术品仓储式销售为主的综合艺术产品销售基地。美术馆艺术商店是存在于美术馆且主要用于艺术专业书籍、艺术衍生产品等的商店,他的产品可以来源于其他的美术馆的艺术产品,也可以来源于艺术超市,但其存在的基础点在于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延伸,而非单纯的商业创收。我们在诸多国内美术馆中亦能找到艺术商店,我们既能在这里买到需要的画材画具,也能在这里买到各类的书籍,同时还能够买到常见的艺术产品或是工艺品,问题便出现在这里——你与普通画材店、书店的区别在哪里?我们需要在此购买的是该美术馆的特色产品或藏品衍生品,一旦失去特色我们不免会产生这类艺术商店在美术馆中存在的意义问题。从美术馆教育的角度出发,这两点是可以融为一体但是缺一不可的。反过来讲,美术馆艺术商店不加以在艺术教育上考量,这将是美术馆管理的失职。
部分美术馆选择将在其内部的艺术商店外租的形式经营,这看似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可以解决艺术商店有无的问题,又可以解决艺术商店经营经历的问题。问题在于其是否按照美术馆的馆格进行产品开发与经营,同样的美术馆是否倾注精力与人员来协同。不得不说的是,这种看似适应市场经济的美术馆管理方法,在国内的美术馆运营之中仍没有摆脱美术馆管理“偷懒”的嫌疑。事实上,国内美术馆在这一问题上面临着难以启齿的困难,美术馆艺术商店在很多美术馆的管理中充当着“鸡肋”的角色,无法像国外美术馆艺术商店做到有效地运营与资金收入的同时;在艺术衍生品的开发商始终处于“头脑风暴”的阶段而无法落地;好的创意因制作成本与生产质量的问题而无法大规模投入;最后能落到实处的衍生产品无非是杯子、T恤、明信片、丝巾、瓷盘、限量印刷品等。如此状况下的艺术商店在经营者很难对观众的需求与喜好做出基础的调查,也很难由此判断某种衍生产品制作的数量与销售预计。有一些符合目前国内国情美术馆的建议或许能够解决部分的问题,在专注于国外美术馆展览引进国内展览或承接巡展的同时,引入配套的展览衍生品进入艺术商店将会是一种省时保质的方法;在馆藏较少的状态下可采取以展览带动衍生产品的方法,以展览为线索可在艺术商店中形成有效地宣传;直接性的引入具备教育作用的其他美术馆的衍生产品,我们不会在高雄美术馆看到奇美博物馆的仿真画而感到疑惑;找寻可将重点放在艺术衍生产品生产开发上的企业,并协助提供其他美术馆的开发资源;影音教育光盘的制作销售等。
当观众再次进入美术馆之时,他们想看到的显然已不再单单是视觉上的展览,能带回家什么是他们在看完展览之后的找寻。目前的境况很难让美术馆管理者把握艺术产品质量与公共效应之间的平衡,而单纯追求商店效益则容易陷入单纯的无休止的消费文化主义。当我们追问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时,一个不得不说的原因便是,我们的美术馆到底有多少藏品可供艺术衍生品的开发?而我们又可以倾注这多少精力在经营这件事情?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