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批评家吴鸿在微博上称:“今天(9月2日)上午来了五十多个黑社会马仔在草场地三尚艺术闹事!”上苑美术馆也相继在艺术国际博客上称:“上苑艺术馆驻馆波兰雕塑家路德维卡的雕塑在三尚艺术中心展出,遭遇草场地艺术区创建人的损坏。”艺术家的作品为何遭遇闹事和破坏?或许可以在吴鸿发布的一条微博中得知缘由,“近日的办公房屋纠纷与‘艺术国际’的经营状况无关……”可以看出,艺术家的作品是因为无关自身的“房屋纠纷”而遭遇破坏的。发生这样的事情,不禁令人疑问,艺术到底是什么了?
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可以得知,故意破坏艺术作品,大多是出于不同的艺术理念或者商业目的。比如克里斯多和珍妮·克劳德捆绑作品遭破坏,艺术家将马克思纪念碑的头部捆绑,但自从捆绑完成后,作品就不断遭受到破坏。破坏者不仅摧毁了雕像旁边的立方体,还破坏了播放Das Kapital歌曲的两个大喇叭;遭遇破坏的不只有一般艺术作品,在去年,北京的刘老根会馆就被指涉嫌破坏文物,被怀疑在装修中改变了建筑的原貌。不管是一般的艺术品还是文物,其“生命”难道就轻于鸿毛吗?!
除了出于不同的艺术理念或者商业目的,在过去,我们一直认为,艺术作品的反复修改和禁止展出,是因为在政治因素驱使下被迫的结果。比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被多次的修改;重庆首届青年美术双年展中的一些作品在审查中被撤下。当然,艺术介入文化政治在当下的艺术创作中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很多艺术家的共鸣,这也是这个民主时代的必然(请核准整句话,请作者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写明白要表达的意思)。从草场地艺术区创建人损坏艺术品事件上看,展现出的不仅仅是上述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单纯的“黑社会”行为,希特勒在侵占其他国家和地区之时,尚对艺术珍品有一丝的爱惜之心。在吴鸿的微博中得知,所谓草场地艺术区的创始人是搞“当代艺术”的,既然不是因为艺术理念的不同而去破坏艺术作品,那么这种有意的去破坏他人的艺术作品的行为和态度,存在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那里,这说明,在那些人的观念里,艺术本来也不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即使承认艺术品是有生命的,但破坏他人之作品无疑是在践踏他人之生命。当然,这不是说,由于艺术理念的不同就可以随便地去破坏他人的作品。所以这个事件也提示着一个深刻的问题,那些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对待艺术的态度是什么,名利场、耍酷的工具吗?这是值得去反思的。
艺术的作品既不涉及到你的隐私又不涉及到你的财产等问题,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干涉别人的艺术创作呢,甚至这种去破坏艺术作品的行为?艺术作品不是随意任他人蹂躏的“生命体”,艺术作品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有其自主的社会性质,艺术生态亦是如此。
【编辑: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