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现行的美术教育培养模式中,专业美术教育与师范美术教育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地说,也就是指以培养职业艺术家为主体的“大师教育”模式和以培养美术教师为主体的“师大教育”模式。从表面上看二者只是文字上的颠倒关系,但是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这两种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及办学组织形式上却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可是本应不同的两种美术教育模式在我们当今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却存在着现实的错位现象,即“师大教育”在培养美术教师的外在组织形式下,有着浓厚的“大师教育”的痕迹。脱离师范性特征的约束,以“大师”的教育追求来践行“师大”的美术教育,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顺利进行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
“大师”这一称谓从古至今其界定是模糊的,从佛教尊称到官员名衔,从专家学者到手工艺人,大师称号使用广泛。《辞海》对“大师”的界定是这样的:“指有巨大成就而为人所崇仰的学者或艺术家。如:艺术大师。”可见,所谓“大师”,是指行业中的佼佼者才能得此称号。在美术领域,大师是画家中的画家,是构建艺术价值体系的杰出精神领袖,是美术行业内部对自己最优秀艺术家的肯定称谓。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人们对于杰出艺术大师的敬仰之情从文化史的记述中可见一斑。我们今天所谈及的“大师教育”与“师大教育”的错位现象,直白地说便是艺术学科的许多业内人士在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职业判断中所产生的“绘画大师重于绘画教师”这一思维认识的产物。绘画的本体价值是满足大众审美文化需求的艺术传递形式,因此,画家在社会演进过程中虽不能等同于大道的持有者,却也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可是相比之下,我们对美术教师的理解却不是十分清晰的。私塾教育排斥艺术,使得美术的学习同正统的知识教育拉开距离,虽说中国有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鸿都门学,但美术学习的经验性与直观性使得美术学习中的师生关系更像师徒关系,在“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观念统治下,在重视宗法伦理道德的国度里,艺术学习只是思想文化学习之外的补充。在美术学习内部,绘画是一门技术层面十分突出的学科,教师首先要技高一筹,方可获得育人的资格,在师徒式的教育中,术业不精难以为师,业精是为师的先导。在绘画大师与绘画教师的排序当中,要成为技艺精湛的大师,才可能成为出类拔萃的教师,“大师”排序在先,“教师”排序在后,许多教师是因为其先为大师而名声显赫,也是产生高徒的先决条件。美术创作水平的好坏也决定教育水平的高低,从教是大师艺术生活的延续。由此可见,从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重视大师,轻视教师有其必然的存在理由。
在美术学习中,艺术理想与“大师情结”始终融会贯通。“大师”对于学习者来说,既是费解的文化符号,又是仰视与崇拜的权威象征,它超越了活生生的人类个体,大师精神是美术学习的支柱,也是美术文化学习背后的信仰。大师的“高度”是美术学习的“顶点”。大师成功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既可以说是绘画技能的佼佼者,艺术史上的艺术家,文化史上的名人,也可以说是财富的拥有者。因此,当代年轻人的艺术学习“大师情结”依然是根深蒂固的,专业的美术学院是培养美术大师的绿洲,自然成为美术学习者的首选。
相反,美术学院的“专”和师范教育的“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钟情美院,排斥师范,是因为师范教育的“博”,其教育结果是培养“无专业的专业人士”,最终后果距离艺术大师的产生越来越远。在许多人看来,师范教育的特点是影响专业进步的“缺点”,师范教育教学内容上的繁杂是对专业的“粗化”,其教育结果必然呈现“横博而纵不深”,师范教育是大师理想粉碎的沙漠。在学习者的潜意识中,师范教育是与职业艺术家相反的教育,教师阵地是没有成为大师的“沦落之地”。
除了学科内部的差异性认识之外,人们对“绘画大师”与“美术教师”深层次理解还体现在现代社会职业的自我价值实现度以及职业的经济价值等方面。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使得国人思想观念完全变化,追求现实利益,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体现个性化的人权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生活准则,较之以往重视集体观念的传统社会相比,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生活中的现实利益的联系更为直接。现代社会对“自我价值”的衡量往往采取物化的方式,“名誉”的光环下是巨大的财富支撑或是能带来巨大的财富。这对于面对受众、背靠市场的“大师”而言,意味着对于名和利的优先绝对占有;对于面对学生、背靠着学校传授知识的老师来说,这种“物化”的自我价值就会相差甚远。美术老师的自我价值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艺术精神和艺术人格”的感召力,它以隐性价值的方式分散在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因此,二者之间在世人眼中,成功的意义是不尽相同的。徐复观曾深情回忆溥心畲在东海大学教授书画课的情景“盘膝而坐,口讲手挥,面色凝重叮咛的神气,不觉为之感叹”。而当时“所标先生画值,仅及一时风头劲健者十分之二三”。由此可见,美术教师之于市场上当红的画家在以“物质”为量化的“自我价值”上的差距由来已久。
在师范大学,培养美术教师本来是培养人的高尚的职业,但是由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个人难以在市场中找到合适的点而引发人的职业价值再思考。传统的思维惯性与现实喧嚣的社会环境交织在一起,渴望进入市场,又被动地游离于市场之外,加深了一些师生的思想困惑。师范教育重视人的情操陶冶,重视艺术唯美的正面教化意义,而在许多80后年轻人看来,师范美术教育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艺术家所倡导的艺术批评精神,而专业美院的教学则可以跨越师范这一门槛,直指文化的时代精神。因此,一些年轻人认为自己的艺术理想在师范教育中难以找到立足之处,画家之路的“获取”同教师之路的“奉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无论是以“大师为大”的美术教育还是“教师为大”的美术教育,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过硬的美术知识技能都是一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师大教育的社会价值更不可低估,不同的是,由于职业取向的限制,两种教育所针对的美术学习的具体环节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差异可以存在,但万不能取而代之,否则就是一种错位,可是由于教育的教化作用,这种错位现象是不可低估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师范美术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远远不是指导学生画出几件赏心悦目的美术作品,它所涉及的是全民族潜在的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提升以及培养与逻辑思维相对的感性思维意识的一种教育途径,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其次,这种错位现象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并不利于从事美术工作的人实现其所追求的“自身价值”。艺术职业的创作不同于工厂里制造工业产品,它是生产与人类精神生活相应的文化产品。纵观师范美术教育,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不可或缺的支柱型教育产业之一,它需要众多的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加入其中,从事美术教师职业,真正地成为优秀的美术教师,则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完美结合的恰当选择。
要做到“大师教育”与“师大教育”由错位现象到复归原位,我们要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性给予更加充分的肯定。“大师”与“教师”并不冲突,在艺术史中,既是艺术大师又是优秀教师的人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在承认美育重要性的同时要更加强调对美术教师职业的肯定,这种肯定的结果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从事美术教育的行列中来,“大师教育”与“师大教育”的错位现象也会最终得以医治。
师范教育任重而道远,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爱护,我们要认真对待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细小的问题,才能做到整体上的均衡协调发展。关心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国家的未来才会更好。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