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炼:当代符号学读法 2012-10-18 16:36:43 来源:艺术国际作者博客 作者:段炼 点击:
后现代以来的当代符号学发展,以解构为诉求,不再追求结构的稳定性,转而关注能指与所指的失谐,尤其是这失谐所具有的阐释学价值,以便超越形式而揭示艺术作品和视觉文化的隐蔽意义,例如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所指。

段炼

最近与人合译了一篇当代艺术理论经典,米柯·鲍尔(Mieke Bal)著名长文《阅读“芭思希芭”:类型符码与意指失谐》,经原作者确认,此前无中译本问世。拙译即将发表,先写一段简介在此。

现代主义符号学所强调的,是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并通过对应而建立起二元或三元的结构,就像索绪尔学派和皮尔斯学派那样,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建构。后现代以来的当代符号学发展,以解构为诉求,不再追求结构的稳定性,转而关注能指与所指的失谐,尤其是这失谐所具有的阐释学价值,以便超越形式而揭示艺术作品和视觉文化的隐蔽意义,例如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所指。这里翻译的即是当代符号学的一个重要范例。

米柯·鲍尔于1946年生于荷兰一个犹太家庭,她是今日享誉国际的视觉文化学者,其研究所涉甚广,横跨艺术史、文学理论、犹太历史、圣经考古、人类学、精神分析、女性研究等领域,同时她也从事艺术创作和电影制作,而主要成就则在于图像符号学和文学叙事学的研究,后者有中译本行世。米柯·鲍尔现为阿姆斯特丹大学文艺理论教授,也在欧洲和美国多所大学任职。最近二十多年她对西方学界的视觉文化研究做出了极大贡献:1993年她与其他学者共同发起创办了阿姆斯特丹文化分析学院,也在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大学与其他学者发起创办了美国最早的视觉文化研究博士点。关于米柯·鲍尔在各学术领域的著述,读者可在其官网获取详细资料,关于她的学术观点和方法,英国当代著名学者布莱逊为她写过学术小传,可供参考。

米柯·鲍尔之所以在当代学术界影响较大,主要是因为她的观点和方法不同于过去的学术主流。视觉文化研究的要义是解读图像,而图像的含义则来自诸多方面。当艺术史学科在20世纪初建立之时,学者们因“历史意识”而将被阐释的作品置于其产生时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认为是时代环境决定了图像的含义。与此相似的外围研究也主张“作者意向”之说,认为艺术作品是作者意图的产物。到了形式主义时期,主流学者们主张内在研究,认为艺术作品的含义来自图像本身。自后现代以来,米柯·鲍尔提出图像的含义来自看画者的解读,她由此而成为艺术史研究和视觉文化研究的前沿学者。

鲍尔的观点貌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接受美学或读者反应批评,但她强调的却是对“历史意识”这一概念的重新界定。历史主义者的历史意识相当于语言学中的过去时态,也就是今人将前人的作品放回到前人的时代环境里去进行阐释。米柯·鲍尔的历史意识却是现在时态,她认为前人的作品在今天仍对现时的社会生活发生作用,因而主张今人在今天的时代环境中从今天的视角去阐释前人的作品。

与“历史意识”相应,艺术史学者也具有“语境意识”,认为艺术作品的含义由其语境决定,无论是过去时态的语境,还是现在时态的语境,概莫能外。米柯·鲍尔认为这是一种“被动”论,她主张“主动”论,也即艺术作品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制约,不是环境的被动产物,而是主动地影响环境,是某种环境之所以产生并存在的一个决定因素。换言之,她对文本与语境的关系进行了换位研究,颠倒了二者的主从关系。

这也就是说,米柯·鲍尔的图像解读法,在历史意识的纵坐标和语境意识的横坐标这两个向度上,都颠覆了过去的主流观点。如果说这两个意识都是作品解读的外围因素,那么,米柯·鲍尔也看重内在因素,这就是她在图像研究中的“细节切入”法,有点类似于“新批评”的细读法,即在易被忽略的细节中发现阐释的谬误,她称之为“失谐”(misfit)和“扭曲”(distortion),并由此提出新的阐释。这一方法貌似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但实非同义,而是由读者操作的外围研究与内在研究的贯通。

显然,鲍尔读图法的理论基础,涉及了现代主义之“新批评”的内在研究和后现代的外围研究,也涉及了解构主义和读者反映批评的理念。但是,鲍尔并非某种单一理论和方法的实践者,而是新理论新方法的开拓者。她的基本学术思想是:艺术作品的图像作为符号能指是开放的,但作为所指的含义却不是无限的,唯有今日读者才能激活图像的意指功能,从而解读作品之于今人的含义。鲍尔对伦勃朗“芭思希芭”一画的解读,从失谐的细节切入,既关注文本之内的图像符号,也关注文本之外的符号所指,从而将内在研究和外围研究贯通了起来,并在提出新解之际,也探讨和展示了20世纪内在与外围两大阐释方式之后的学术方向,是为其解读伦勃朗之于当代学术的价值所在。

 

【相关阅读】

段炼:符号的救赎:从图像到事件(之一)

段炼:符号的救赎:从图像到事件(之二)

段炼:图像研究的两种倾向

 


【编辑:于睿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