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作为营造情境的训练:中国传统山水画讲求“造境”,而西洋风景油画中并无此一说,这正表明东方艺术在把握自然时高扬主体意识的总体自觉性。“景”,是自然对象,是作为物质形态的有形存在;而“境”,则是融进各种单个物象之中而又呈现于全局之表的一种神秘奇妙的东西,是作为精神形态的无形存在。景是可见的,而“境”则是可感可悟的。如说“人间仙境”。其所以产生这种“感”与“悟”,正由于融入了人的主观情感与体验。作为主体的人,在不同的心境下,会对处于不同状态下的客体自然物产生迥然相异的感悟。譬如杨柳,在中国的名诗中便有“客舍青青柳色新”(离愁别绪)、“芙蓉如面柳如眉”(缠绵追念)、“春风杨柳万千条”(意气风发)、“颠狂柳絮随风舞”(对某种人格的贬斥)。显然,艺术作品中的“境”,即意境、情境、境界,实则是主客观的融为一体,不仅如此,还是对主客观二者的升华与超越,这样才不只是表现出有形的实景,而更重要的是调动艺术手段去营造那无形的虚境,它是风景画的魂。营造情境对于画家是一种悟性和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对于风景画是至关重要的,就是在主题性人物画、抒情性人物画中也绝不可忽视,一个活动场面,一个事件都同时表现为一种精神情绪,一种氛围,一种情境。登场的人或物,作为物质的存在只是一方面,还有精神的一面,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山石树木天空大地就没有情性?单体的事物有情性只是一个方面,而因特定条件进入画面,就有它们共同构成的一种情境。因此,风景画教学应使学生懂得,面对自然时,不能只是画其所见(看到了什么东西),还得画其所感(这些东西使你感受到什么),画其所思(联想到什么),画其所幻(这一切在你头脑中幻化出一个怎样的画面)。画出的这个画面就表现为一种情境,正是这种营造情境的需要支配着你去决定对事物的弃取与组织,支配着你去调动构图、造型、色彩、节奏、技法表现等等各种手段,以实现对情境的营造。
五. 作为观念和语言转换的训练:即使在写实艺术中,艺术家对自然地描述也不是纯客观的,他们在运用自己的表现语言时都离不开对自然的选择与修正,它体现了自然经由“语言”而实现的向艺术的早期转换。印象派的出现使写实艺术中历来形体至上的位置转移给色彩,而后印象派则将客观描述转向主观意志与激情的主宰,由此拉开现代艺术的序幕,蒙德里安将一棵现实的树逐步演绎为线条与色彩的抽象关系,马格利特在写实的描绘中引入了事物间关系非常规非逻辑的存在。在现代艺术发展的流程中,自然地形和色在逐渐退位,连同传统艺术中视为至高无上的“美”所主宰一切的封闭领地,已引入许多转换了的观念和语言,有时是借助风景的某些元素和基因以新的形态表达某种意念,甚至风景画的疆界也随着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界限的相互渗透而发生着变化。因此当我们把学生一次次带入自然之中的同时,又将他们带向一张艺术观念与语言转换变异的巨大屏幕,学生应在不同的时段,在不同的教学要求之下,结合不同的个人素质与主观选择,进行着关于艺术观念和语言的不同探索与训练。
六. 作为精神情性的陶冶:虽然现代媒体的传播功能可将斗室与世界各个角落乃至宇宙天地拉在一起,但它无法代替长年居住校园的人对大自然的直接切入,自然对于人的精神情性的塑造起着巨大的作用,大海造就渔夫对惊涛该狼的无所畏惧,大山野岭铸成山民吃苦耐劳的秉性,湖光山色抚平人们内心的焦躁,边城古镇提示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延绵,没有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其人生体验是残缺的,没有与自然的亲和,其人格是不完善的。因此,户外风景画教学除去技术层面的授受、艺术规律的探讨,实则还是师生视野的开阔,社会生活的体验,精神的陶冶和人性的修炼。与此同时,户外风景教学由于师生同住,迅速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教师也获得了了解学生的更多观察角度,更有助于全面地培养学生。显而易见,风景画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应该获得比现实情况更多的重视。
由此而论,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应对风景画教学下更大的功夫,它对于学生专业素质与人格培养都理当起到更大的作用。本书作为一本高等美术院校范画,自当从教学中不同时段的各种教学要求角度作不同类型的选择而非一般意义上的风景油画精品荟萃。愿它能对学生们的学习与研究有所裨益.
2000年5月18日
【编辑: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