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义:创作是绝对自我的表达 2012-10-24 09:11:23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胡兰杰 点击:
谈到展览准备,王广义透露,严格说来两年前就开始有此计划。对于经常办展的王广义来讲,压力倒不至于,但是心思却花了不少。在这两年中王广义不仅忙于收集这30年来的各种文献资料和借作品,还为这个展览新创作了两件作品,也就是展览中第四单元所呈现的《圣物》和《自然之物》。

10月13日,“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任总监,黄专任策划人。在展厅旁的德咖啡,艺术家王广义接受了记者专访。他表示,艺术创作是绝对自我的表达,艺术就是让众人多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世界,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而他选择了冷峻和理性。   

>>展览换角度重新审视世界

展览由四大单元构成,分别为:“文化乌托邦想象:创造的逻辑”“从分析到波普:修正与征用”“唯物主义神学:质料与形式”和“自在之物”。作品跨越王广义从艺30年的40余件作品,从早期的极地系列到政治波普再到最新的装置创作,王广义认为形式的变化始终以冷峻理性的哲学思考作为主导,并贯穿其中。

谈到展览准备,王广义透露,严格说来两年前就开始有此计划。对于经常办展的王广义来讲,压力倒不至于,但是心思却花了不少。在这两年中王广义不仅忙于收集这30年来的各种文献资料和借作品,还为这个展览新创作了两件作品,也就是展览中第四单元所呈现的《圣物》和《自然之物》。

《自然之物》为巨型装置作品。在挑高为12.5米的宏大空间里,王广义在其四周堆放了5000余袋装在传统麻袋中的大米。关于此件作品的灵感来源,王广义回忆道:“当时看到今日美术馆这样震撼的空间给我带来很复杂的精神想象,同时也激发起我对下乡时粮仓的记忆。由于在粮仓的工作经历,那种米香和亚麻布的味道让我一辈子都不可能忘怀。”但是,重塑粮仓并不是王广义的创作本意。在堆满米袋狭小却挑高的空间中,给观者带来的却是一种压抑、恐惧和困惑。把美术馆变成了粮仓,这个粮仓却又失去了它原本的功能,两者的原始意义都不同了。王广义希望通过艺术创作改变它们各自的本质属性,却又在转变中赋予了它们本质之外的引申思考。

杜尚是王广义很崇拜的艺术家,为什么小便器放到美术馆就变成了艺术?王广义解释,艺术就是让大众换一种角度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纠偏创作只是为了自己

在王广义的作品风格中,有人认为理性的概括缺失了细节的刻画。对于技法问题,王广义指出,人类普遍对手工充满敬意,认为通过手工创作更能体现人性的力量。王广义认为,过分夸大手工感会让艺术的观念性下降。他认为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对自然的理解能力。一旦掌握了自我看世界的角度,技法、材料和形式都是片面的东西。消解技术并非削弱对作品认真的态度。王广义提醒年青人,不能为了商业市场而减弱创作诚实的动机。

从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广义30年的创作不仅仅是耳熟能详的“后古典主义时期”“大批判”“VISA系列”。从1989年就开始尝试装置艺术的王广义认为,这次的新作根本不算是转型,而是他艺术逻辑的延续而已。冷峻、理性的思考态度无论是架上还是装置都印刻着王广义的符号。

但是,王广义从不介意“符号”“转型”等对他的误读,他认为这只是引起媒体和观众的某一个兴趣点,它的发生充满偶然性,并不能全面概括他的创作。此前,当政治题材的作品引起争议时,艺术家想表达的艺术本质就被忽略了。在如今艺术市场迅猛发展的年代,装置尝试又显得与商业市场不合时宜。

对此,王广义并不在乎大家对他的评判。他不回应,不反驳,因为他认为艺术创作非常单纯,它只是为了自己。

>>创作漂泊强化创作敏感度

艺术家不同的创作观念,导致他们看到世界不同的角度。作为85新潮北方群体的代表人物,王广义认为地域性是创作风格差异的客观因素。由于常年生活在北方,自然景观的辽阔让人体会到自身的渺小。对自然的崇敬和恐惧,是审美情趣的导向,也是艺术创作的根源。尤其是在王广义的早期作品《雪》和“极地系列”中,自然气候的寒冷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体现在作品阴冷的色彩关系中。王广义认为正是这种冷峻的理性贯穿了他的创作。然而,他指出南方就不一样了,因为那里人口密集,山清水秀,艺术家更多关注的是生活,是情调,是形式主义美学。

二楼展厅中放映的芬兰艺术家为王广义拍摄的纪录片中,王广义曾有幸借此机会回家进行一次怀旧之旅。他很兴奋地期待着回到小时候住过的地方。当他找到母校,哈尔滨第19中学时,王广义说那里一切都没有变,可是保安不让他进。尽管万般解释他曾是这里的校友也无法获许。直到有一位老师路过,认出了这位著名艺术家时,保安才放行。但是,当王广义向校长申请在他曾坐过的教室中拍摄纪录片时,却被婉言拒绝。

王广义回忆,当时他的心里很难受,直到现在也记得那种被自己精神家园拒绝的失落。

1957年出生于哈尔滨,1973年在召州县下乡锻炼,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90年调到武汉工业大学教书继续创作转型,王广义始终“在路上”,漂泊感时常占据他内心一隅。王广义对于那些漂泊过的城市永生难忘。他说,到处待过的人因为他内心的孤独和缺乏安全感,往往对事物,对生活,对艺术充满了更强烈的敏感。这些人类最普遍的,与记忆有关的情感刺激着他的创作。

>>记者手记广义大叔也温情

当蓄着长发、一袭皮衣的王广义出现在人群中时,那种鲜明的艺术家“范儿”很容易将他从大堆人群中检索出来。出生在哈尔滨的王广义,现在常年居住北京。尽管在北京生活工作了20多年,这个城市对于王广义来讲仍然是陌生的。王广义认为一个人20岁前的记忆是最深刻的,因此家乡的味道才最为温暖。但是20岁后的王广义一直在“漂泊”,失去家园的感觉让他很迷失。内心一直期待稳定的王广义,曾经打算回哈尔滨,但是他发现“北漂”了几十年后,很难回到过去。在谈到失去的家园时,广义大叔眼角湿润,半晌没有说话。从这个细节,我依稀看到了不苟言笑的广义大叔温情的一面。

>>创作10问

1.第一桶金?1989年,1万块。

2.如何花掉?买了画布和颜料,继续创作。

3.创作动机?为艺术本身,不要考虑利益。

4.创作前准备?一定要先看展场,量身定做。

5.创作时间?下午。

6.创作周期?一周或更长。

7.创作的状态?绝对自我。

8.是否有创作瓶颈?随时都会产生。遇到就停下来做其他事。

9.喜欢的艺术家?杜尚、安迪·沃霍尔、博伊斯。

10.喜欢的颜色?暗蓝色,尤其多出现于早期创作。

【相关阅读】

【专访】王广义:政治是艺术的仆人

王广义:我的艺术中没有浪漫

王广义专访:关于“自在之物”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