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农民自建博物馆 2012-10-25 09:24:42 来源:长城网 作者:赵大鹏 梁浩然 李艮春 点击:
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里汉子,靠多年辛苦打拼发家致富,60岁的他本应在天津安享晚年,但却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携自己一生收藏的历史文物回到家乡,自建“乡渺历史博物馆”,向乡亲们免费开放——他,就是满城县岭西村农民企业家赵占发。

满城六旬农民自建博物馆 用文化回报家乡父老

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里汉子,靠多年辛苦打拼发家致富,60岁的他本应在天津安享晚年,但却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携自己一生收藏的历史文物回到家乡,自建“乡渺历史博物馆”,向乡亲们免费开放——他,就是满城县岭西村农民企业家赵占发。

“就是想让乡亲们开开眼界,长长见识,让他们知道中国地大物博,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在外面飘了这么多年,也算是在有生之年为家乡做点贡献!”赵占发的话语饱含着对父老乡亲的一份真情。

信义赢得创业成功

1952年,赵占发出生在满城县西部山区岭西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弟兄五个排行老三。由于生活困难,他卖过苦力、做过小买卖。1992年,已是不惑之年的赵占发为了一家老小,毅然背起行囊去天津打工。

山里汉子特有的淳朴善良和吃苦耐劳很快得到房地产老板的赏识和工友的信任,第二年他便当上了领班,三年后自己便带人承包一些小工程,成为一个“小包工头”。起步阶段异常艰难,但无论是赔是赚,他发给工人们的工资总是最高最及时,每一项工程总是按质按量完工。

曾经有一位河南的打工者刚到他工地上班就害了大病,赵占发立即把打工者送进当地医院,正在困难中的他又自掏腰包,花了几千元为这位工友看好了病,并亲自将他送回老家。当一家人千恩万谢准备还钱时,赵占发却“傻乎乎”的说:“靠打工挣钱你们不容易,何况在我那得的病,我应该给你治疗。”

就是靠着这样的诚信和义气,他带领的建筑团队越来越大,承揽的工程越来越多,他的事业一步步走向了辉煌。

奉献爱心回报乡亲

自2005年开始,每年春节,岭西村160多位75岁以上的老人都会收到100元钱,赵占发为村里老人尽孝心连续7年从未间断。

“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没有乡亲们的照顾,不会有我的今天,我应该为社会、为乡亲们做点什么!”1963年特大洪水,赵占发家被洪水冲垮,政府送粮送物,乡亲们热情帮助才使一家人渡过难关,这些情景,已深深地烙在了他儿时的心里。

富裕后的赵占发以实际行动开始回报和感恩:对到自己工地打工的村里人来者不拒,并根据他们各自情况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村内近百户家庭在他的照顾下走向富裕;村里修路、搞文化活动等公益事业总是第一个出钱资助;每年教师节,学校教师都会收到他的爱心祝福……不仅如此,只要困难群众需要帮助,他从没推辞过,无论国家哪里发生灾情,他也总会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当有人问及赵占发这些年共捐助了多少钱的时候,他总是微微一笑,然后简单地说:“那都是我应该做的,人活着就要对社会做点什么才有意义!”

在赵占发家,那一张张大红证书证明着他的爱心:2008年捐资济困优秀政协委员、2009年热心公益事业优秀政协委员、2009年敬老助老奉献奖先进个人……

建博物馆传播文化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赵占发,来到大城市后,被丰富的中华历史文化所感染,并开始钟情于文物收藏。工作之余,他经常流连于京、津等各地文化古玩市场,发现有自己喜欢的,都不惜重金淘到自己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藏品越来越多,包括古文字画、奇石、钱币、瓷器、铜铁器等千余件。

每天看着这些珍爱的藏品,他开始思考如何让他们发挥最大文化价值。在外多年,只有初中文化的赵占发深深懂得城市和农村最大差距就是文化思想意识。物质的帮扶只是解乡亲们一时之困,从文化思想上的帮助才是他们脱贫致富的长远之计。于是,他决定在家乡建一个自己的文化收藏博物馆。

自去年起,他把天津的工程交给儿子,回到家乡全心全意筹建文化博物馆,几个月后,一座别致的二层小楼矗立在岭西村保涞路旁。今年9月,乡渺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为家乡农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

“‘乡渺’的名字是我自己起的,就是乡下最小的意思,但也能体现我国厚重的历史文化,能让老百姓热爱中国,喜欢中国文化就行。”他的想法朴实而真挚。

走进乡渺历史博物馆,迎面是用各色奇石组合的屏风,屏风里面正中是由110盘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玛瑙石构成的平面展柜,赵占发给它命名为“玛瑙奇石宴”。展馆四周墙面上方悬挂百余幅历史名人字画,字画下是青铜器、瓷器、玉器、陶器等各种立体展柜。

博物馆开放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赵占发总是不厌其烦地对展品进行解说,尽自己最大努力传播文化知识。参观者还可随时品尝他的泡茶。“茶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每当那时,赵占发总是兴奋不已!

 【相关链接】

农民自建博物馆留住乡村记忆

88岁老八路自建红色收藏馆


【编辑:谢意】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