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加强艺术学门类的哲学建设 2012-10-26 15:40:22 来源:《中国艺术报》 点击:
去年,艺术学从文学中的“老四” ,升格成为与文学并驾齐驱的一个学科门类。这给了艺术学发展的机遇,也给它带来了挑战。因为加强薄弱的艺术学理论建设此时已经显得非常迫切。

去年,艺术学从文学中的“老四” ,升格成为与文学并驾齐驱的一个学科门类。这给了艺术学发展的机遇,也给它带来了挑战。因为加强薄弱的艺术学理论建设此时已经显得非常迫切。近日,在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承办的“2012艺术创新与实践论坛”上,仲呈祥、廖祥忠、李心峰、樊希安、周星、李春青、丁亚平、朱辉军等40余位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集聚一堂,共同探讨艺术学科中的艺术美学建设。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晶教授新近出版的《艺术美学论》在艺术美学理论研究体系的构建上作出的探索,为与会者所重点关注并引起热烈深入地讨论。

要不要加强艺术学门类的哲学建设?

有人认为只有具体的美术学、音乐学、戏曲学,没有打通各个门类普遍规律的艺术学。如果照这个思维逻辑我也可以说没有美术学,只有具体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

文化部部长蔡武曾指出,艺术学升为学科门类后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总结规律、加强理论建设。国内外有关学科的发展规律也证明:一个学科是否成熟,很重要的是看它的理论建设是否成熟。当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的时候,它本身包容的诸多缤纷的对象,必须有哲学的思维来统照。人的精神生活最高层次是审美的生活,审美生活是人要超越物质的存在,研究人类的艺术思维不能离开美学,而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所谓美学思维实际就是一种哲学思维。到现在为止,人们认为艺术美学也叫做艺术哲学,通常是把它放在哲学的大门类之下作为哲学的分支。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艺术学给人以缺乏哲学思辨、审美规律性阐述得不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的印象。“当我们成为一门独立门类的学科的时候,我们在理论上确实还要做很多。我们的理论还是欠缺的。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傅利民说。

然而,在争取艺术学升格学科门类的过程中,有人认为只有具体的美术学、音乐学、戏曲学,没有打通各个门类普遍规律的艺术学。针对这些反对声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如此评价:“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哲学思维不过关,如果照这个思维逻辑我也可以说没有美术学,只有具体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我甚至可以说连国画都没有,只有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哪有什么国画。如果没有艺术学,就失去了宏观统领全局的一种哲学层面的营养。 ”

仲呈祥还以中国艺术界的现状为例,指出“反三俗为什么三令五申反不住,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越反越俗?主要是因为在哲学思维层面丢掉了对一个民族艺术思潮流向的整体哲学把握、美学把握。比如说电影界,总是营造视听奇观,认为电影就是依靠电影语言给观众视听感官强烈刺激的一种画面、一种声音。这是艺术美学层面生病的表现。 ”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说:“在艺术独立成为一个门类之后,需要静下心来对它做哲学上的思考,各艺术门类本身之间的差异以及集中起来对它们进行哲学层面研究的基础确实是比较弱。所以当学科成为门类之后对它进行哲学的思考,或者说美学上的思考价值意义可能会越来越重要。 ”

艺术美学研究什么?

艺术学成为一个学科门类后,下辖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其中艺术学理论作为一个一级学科,现在还只是一个大的框架,缺少对其内涵的界定,或者说还谈不上成熟。而这个艺术学理论内部的二级学科更是不够明晰、不够稳定。

从文学中独立出来后,艺术学在很多学理上的问题尚难以划清,文艺美学、艺术美学、艺术学、艺术理论等等到底是什么关系,连有些学者也一头雾水。艺术学成为一个学科门类后,下辖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其中艺术学理论作为一个一级学科,现在还只是一个大的框架,缺少对其内涵的界定,或者说还谈不上成熟。而这个艺术学理论内部的二级学科更是不够明晰、不够稳定。不过有学者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审美,把艺术跟美学联系起来并且进一步在艺术理论的架构下提出艺术美学是顺理成章的,也是合乎学科发展规律的。 《中国文化研究》常务副主编,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杜道明认为,艺术美学的研究是为了艺术学理论全面开展和深化服务的,是建设艺术学科的理论制高点所必须的。

艺术美学这一名称虽然已有,但还远不成系统,真正独立的艺术美学的学理框架建立还有待时日。而艺术美学倡导什么、研究什么,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张晶和他的团队在学术研究及两年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努力的方向。

“现在我们对‘艺术美学’的倡导,尽管还只是一个开始,还很不成熟,没有真正把艺术美学的规律揭示出来,但我想表现的是探索属于艺术学的理论的初衷。我现在并不急于建构这种框架,也可以从其他学者那里得到启发。如果有学者能够建立一个初步的艺术美学框架,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就我本人而言,我想先搞清楚艺术美学的基本性质和它的若干基本元素。 ”张晶说。

然而艺术美学在学理上有不可避免的难点——它和文艺美学是怎样的关系、怎样区分?文艺美学在中国提出,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它的研究对象与原来的文艺学有很大的不同,是把文学和艺术置于一起进行审美研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美学的提出是否显得重复?张晶认为,艺术美学的提出与彰显,从外部环境来看是基于艺术学发展的客观形势,当然也是艺术学理论内部学理建构的需要。因此,张晶研究艺术美学的出发点,是在试图厘清文艺美学与艺术美学的区别。

艺术美学和文艺美学二者虽有区别,学界也正在试图厘清,但二者之间仍然有密切的联系。周星补充道:“无论是文艺美学,还是艺术美学,其实它们之间交融和支撑是很多的。艺术美学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要提出一整套自身完全排他的概念是不可能的,它一定兼容前面的文艺美学很多内容。 ”

张晶的专著《艺术美学论》 ,不仅试图解决学术上的难点,而且从思辨形态的艺术美学、中国古代艺术美学、当代艺术美学三个部分着手,对艺术美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这对艺术学理论的构建、艺术美学研究是有益的探索。

从思辨形态上,它肯定了艺术美学的思辨性,解释了艺术语言、艺术媒介、审美境界、道德境界、审美情感、道德情感、自然情感、灵性、物性等艺术美学命题或范畴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古代艺术美学角度肯定了艺术美学的研究源自古典美学思想传统,对元气浑成、感兴、美学品性、神思、审美主客体关系、形神关系等美学范畴或命题在艺术美学视野下进行了厘清与界定,提出了古典艺术观念应当与艺术美学相互融通的研究思路,为当代艺术美学的研究确立了文化基点。在当代艺术美学层面,张晶选取与当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艺术美学问题进行了探索,对审美文化、文学、视觉文化、艺术自律、图像时代等艺术美学命题或范畴进行了创造性地解释,提出了艺术美学的审美文化取向,即审美文化是当代艺术美学的当然状态。

此外,张晶认为,研究艺术美学,不仅是为科学建设,重要的是要具有学术研究的视野。换句话说,研究艺术美学,要勇于打破体系,从文化视野立足,善于揭示问题,找寻艺术美学的应然状态。

如何研究艺术美学?

艺术研究者要研究实际问题,要关注现实。

我们的艺术学学科发展、学术建设不能简单停留在一种创作刻板的形象,更不能复制,抄袭。

关于艺术美学研究的讨论,在国内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已经提出了建设性的思维和建设性的结论。而研究从什么样的视角展开,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尚没有统一的看法和方法。专家们认为,现在学术界研究从概念到概念的弊病与趋势要避免。艺术研究者要研究实际问题,要关注现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心峰说: “我们过去对美学研究确实有点离开了艺术本体,从概念到概念。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高建平认为: “不只在中国,这些年国外也面临这个问题,其实是理论和实际脱节。这些年美学在复兴,越来越多人关心美学,美学的复兴就是要研究具体的问题,要研究文学的问题、艺术的问题,只有研究这样的问题,美学才能找到它的对象,美学才能回归。 ”仲呈祥认为,艺术美学一定要接地气,要从民族的艺术鉴赏的丰富实践出发回答问题。

除了研究要接地气,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认为,我们的艺术学学科发展、学术建设需要创造和创新,不能简单停留在一种创作刻板的形象,更不能复制,抄袭。 《艺术美学论》一书显示出作者不断的努力和学术创造的思考力,以及作者的灵感。

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谈了自己对艺术美学未来的期待:一个学科的最终发展需要有丰厚的研究成果。从实践当中提炼理论,并能够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艺术门类的专家和从业人员的支持和赞同,这需要进一步努力并付出艰苦代价。只有静下心来,进入到深奥的艺术领域去探讨,才能有更丰富的研究成果。
 

 


【编辑:文凌佳】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