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价值中的精神性——兼议弘一法师书法 2012-10-26 16:36:01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晓林 点击:
艺术价值的大小与其本身所具备的精神性密切相关。什么样的艺术才具备精神性?至少不是停留在悦目的层面,它的主体或者说本质是以赏心为归旨。

  
附:

思弘一法师“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仙去时留下了绝笔“悲欣交集”,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猜测!不少的高士在做着精密的解答,谁来裁定解答的正误呢?悲为何?欣为何?因何而悲?因何而欣?

世间万物尽在变化中,悲欣自然也可以互换。悲欣之名,陈事物之态。凡陈事物之态,若美丑高低者,岂有定论哉!且智慧登峰造极者,亦有不解,亦未能以一己之心全测其他!“圣智无知,万品俱照。法身无象,殊形并应。”二道相因,方生道义。二取随眠,以成人间。

弘一法师,大贤无疑。悲欣交集,先生感涕。求其微,无人得。识主客潜行之变,足参其大略!

注:1、“圣智无知,万品俱照。法身无象,殊形并应。”见《维摩诘经序》极高明的智慧是无分别的,人物皆有异,但求同在先。弘一法师也罢,如来佛祖也罢,“道超青牛,论高白马。”(青牛指老子,白马指公孙龙)的其他智者也罢,我们在论其言行时首先要基于他们是“人”这一事实之上!(圣、佛、仙皆由人出)

2、二道、二取可理解为主观与客观、或者阴阳。随眠指变化,世间所谓成功者无不谙变化(规律);无不游刃于出世、入世间,不可偏执!(或纯主观(理想)或纯客观(现实))“智门照有,慧门鉴空。”只有表象与本质兼顾之人方能舍一己之高低贫富而尽享“无挂碍”之人生。

李叔同对话赵朴初

苍穹下、青灯旁两尊历经人间万幻的古佛相遇了。一为李叔同,一为赵朴初。同者,一体也;初者,一体也。当两尊大佛的名字落于纸上后,我写了这“冒出”但并非没有道理的“一体”。莫非二人内心早已相通?莫非鸿蒙有不可言的讲不清?我们来看九天居士为两位智者“设计”的对话。

智者的对话是不必细究谁先启问、谁先回答的,也许问答早已化为表述的形式,他们说了就足够了!

李叔同:“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赵朴初:“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谈话结束。愚钝如我者,发现了惊人的相似:柔水繁花天边月,在他们的心中“流淌”而出。一花占枝春已满,圆月本非天心,本非天心月已圆!清风兮澄澄明月,盈盈人间。在又不在,人们实在是没有必要费尽心思去寻觅它们。你说呢?

万幻而来,万幻而去。世间万象必归虚幻!开始如此,结束如此。虚幻并非没有,而是不可知。

我在《我想老子说》中有这样的文字:“既然世界永远存在未知,那又何必绞尽脑汁使自己成为“全知”呢?于是老子《道德经》的开篇为了避免产生自寻烦恼之事,就给自己铺好了“自我解脱”之路:“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世间万物是不可能彻底弄清楚的!这样一来“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其实“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可以讲通!)就顺理成章了;管它无之前是什么呢?何必庸人自扰呢?”今天我找到了宇宙中早已“埋下” 的“暗合”:“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条件,都有其成因。因上面还有因,可以不断追上去。但是要问最初的因是什么?回答是没有的。佛教不承认第一因,也不主张有最后的果。我们讲事物的因果,是指在长河中截取一段,这一段有因有果。万事万物,无始无终。”(赵朴初居士语)的确,开始在哪里?开始是是什么?终点在哪里?终点是什么?开始是有还是无?终点是有还是无?智者会极力的挖掘自己的主观潜能,会坦坦然接受自己的“客观无能”!让我们闭上眼睛、倾心聆听一次弘一法师的《送别》吟唱吧!“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古道、芳草连天、风拂柳笛、夕阳山外----这些客观的它们会存在多久?“知交半零落”、“问君此去几时还”,我能做到的只有“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人生长吗?看同何物相比!人生短吗?看你如何来想!我是宇宙,我在宇宙中。但宇宙又确有不同!云若无心何以淡淡?水如不竟岂能潺潺?

万幻而来,万幻而去。想不开时就看看李叔同与赵朴初的对话吧!看后实在想不开,抱头大睡管它呢!?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