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重要的是生活—“意生活”及当代艺术的另一种可能 2012-10-29 15:01:28 来源:艺术国际作者博客 作者:刘军平 点击:
艺术重要的是什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是人类一直试图探讨又未了然于心的话题,两者的边界关系更是当代艺术领域中的重要话题。而日常生活美审化的理论是不能完全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局限性体现在易走向世俗化和人类经验的粗糙化阶段,并可能会变成大众文化遭遇的尴尬阶段。

五、「意生活」的视觉实现:有意味、非偶然、简单、环保、有效

意生活的视觉实现途径很多,可以通过艺术行为实验,创建的一个全新的生态、艺术、文化、心灵相互循环的当代化生活,这个生活状态不是传统的隐居生活,而是带着问题意识进入当代。主要用中国美学中的「造境」、「山水精神」、西方美学如佛洛依德、荣格的「潜意识」理论,把研究的视角放在整体世界尤其是我国当代文化中来审视城市的文化艺术。对我们现居城市的生活现象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对城市化境遇中出现的问题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也是探讨寻求一种适合于城市的生活方式、空间行为方式,不是让人们逃避城市,而是探索在当代城市有限、特定的空间环境中如何使人们生活地更好,使人存在地更和谐。用「和合流变」、「场所精神」、「城市肌理」、「天人合一”等思想性的哲学关怀,也探讨「众志成城」、 「控制与自发」、 「开放多元」、 「场所更新」等解决城市文化问题的方案。

针对当前大消费和城市化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环保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意味着剥离一切不必要的浪费与欲望,通过最少量的索取,享受与整个自然的融合。因此,「意生活」的核心内容是有意味、非偶然、简单、环保、生命、节俭与有效。整个艺术理念在创造中循环,在循环中创造,有生成和感受的逻辑性。「意生活」的生态饮食:讲究无污染、生态、食疗的健康生活(Eating),因为这个时代吃的问题很多,各种色彩斑斓的加工食品都有:果汁(味)饮料类、碳酸饮料、冰淇淋、雪糕、冰棍、糕点、果冻、蜜饯、肉脯肉松、腊味香肠……这些食品都要重新打量。意生活建筑:放弃房屋这一人类生存最基本的占有物(housing);意生活服装:简单的极致、朴素的自然(Dressing);意生活行为:今天打渔、明天种植、后天探讨哲学(Action),去除占有之念,移动化生存(Living) ,放弃污染性的、耗能性的交通工具(Traffic )。西方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杜威一直强调这个体验和过程,「现代的……同样根本性的现象在于这样一个过程:艺术进入了美学的视界内。也就是说,艺术成了体验的对象,艺术因此被视为人类生命的表达」[20]

两个人的案例值得我们去思考:一个是艺术家任戬,另一个是一个化学家区纪复。任戬不但有一套意生活的理论,而且身体力行地「意生活」:经常远离城市居住,自己租田地种粮食种菜、养鸡养羊,自己也加工梁食,不通过其它非生态的途径。但是他还是工作在城市,经常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通过行动体验这些新的方式。对任戬的一次参访中,他这样认为:「以往艺术家们也谈到行为艺术,但这种行为艺术的行为带有很强的表演性、欣赏性,由于这种行为本身与艺术家自身生活距离,同时也形成了与生活大众之间的距离。我们这里所说的行为,是指艺术家与个人现实问题相关的直接的劳动,这一艺术过程可以成为一种后行动艺术或者说是劳动者艺术。」[21]所以,他在武汉新历史小组时的90年代广州现代艺术双年展上针对“东方自恋”所进行的消毒行为,说明了中国艺术家话语转型的艰难性,因为他们要转换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已被自然化了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如果不进行这种转移,艺术的价值及效益将是一个永远没有着落的问题。

另一个人是区纪复,他的生活极简单,对日常所需再三反省后,留下几件简单的电器用品:为开放生活体验用电灯,为与人联络有电话,为保存食物而有冰箱,为了解台风状况而有收音机。计算机、电视、冷气机、洗衣机、瓦斯炉、电饭锅等等都放弃。生活以挑水、捡柴、烧灶、种菜,采野而食为主,甚至到批发市场捡拾蔬果。度出世的生活,却有着入世的关怀。与自然大地为伍,与天地万物共融,爱护环境,不破坏水土,不制造垃圾,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不使用化学清洁剂、杀虫剂、农药、化肥;不欢迎会污染环境的塑料瓶、发泡体、铝箔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汲泉而饮,采野而食。登山远眺太平洋,溯溪寻觅水源头。本人认为任戬与区纪复的生活都是一种针对当前城市化与现代性问题出发的方式,前者倾向于艺术的方式感受、体悟;后者基本上没有涉及到艺术的方式,是一种生态主义的生活方式。另外,当代艺术家靳勒、朱殿琼等人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也上体现了“意生活”的方式。

高名潞的「意派」 旨在建设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化的理论体系,以本土方式去解读中国当代艺术,从而替代以西方价值审定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准。而我们提出的「意生活」更是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实现当代艺术的方式,凡是有生活的地方都可以实施,也可以在展览的场域行为实施。针对当前现代与传统、中国与西方、环保与发展等五类两难问题,提出一套适合当前问题解决得艺术模式。「在西方即称为「两难」(dilemma),正如唯心与唯物的两难——到底是存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存在?在近代西方就一直缠讼不休。」[22]这些问题我们很有必要回到东方,因为东方的思维是生命哲学指向,既不是单纯的指向「道」,也不是单纯的指向「器」,最终在道器之间的生命性的和谐统一上面。「常见的五类「 两难」问题,我们若能深入分析,并运用中国哲学智慧,便知面对这种两难问题,均运用「中道」哲学,然后才能跳出此等「恶性二分法」,透过「执两用中」,破解「两难」困局;并透过忧患意识,化危机为转机,以激发更大的动力,创造更多的新局。」[23]

阿瑟·丹托认为: 「把某事物视为艺术,需要的是某种眼睛无力为之的东西——某种艺术理论的氛围,某种艺术史的知识;也就是某种艺术世界。」[24] 「意生活」当代艺术模式是建立在艺术史的演进和美学理论基础之上,是当代语境的「中国性」 ,以及第二届亚洲论坛所倡导的:「是召唤一种企图对抗文化全球化危机的民族(国家)文化的反思,这些路径除了为标示出‘现代性’如何在亚洲差异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条件下进行自我阐述、发展出专属性(propriety)的「中国生活手势(gesture)」,同时亦指向衔接、反思自身当下的急迫性。」[25]

在西方的视觉来看,中国的当代艺术情况是很特殊的,虽然在国内的艺术家很多,但是在国际上知道的为数不多,除了蔡国强、徐冰、谷文达、艾未未等人外,其他人知道较少,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些永远不可改变,目前,西方一些学者的视角已经关注到亚洲或者中国的当代艺术的情况。在全球语境下,中国的当代艺术不但体现在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更重要的体现在术语(terminology)之间的障碍。中国的当代艺术现在重要的不是重新定义的问题,也不是重写艺术史的问题,本人认为是在强大自身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让对方知道「中国性」,应该在策展实践中大量营造起「在地性」的艺术体系和价值观。这样来说,讨论的「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的思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当代艺术还走在现代艺术的道路上,许多是「满天飞」的状况,大部分人都在市场和自我的空隙及无奈中进行,一些批评家和艺术家难免混入「群氓」的队伍中。最大的问题是,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图像的转换过程中,误读出现太多(本人也并不否认误读的作用和价值),就艺术哲学化倾向的作品来看许多是粗陋的。可以说,这样继续我们全社会都成了唯我主义,整个时代都活在当代,而且许多人都这样干。中国应该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尤其期望出现真正「为学术」的学者及艺术家为之奋斗……

--------------------------------------------------------------------------------

[1] 郭庆藩辑《新编诸子集成·庄子集释》第三册,中华书局,1961年7月版,750页。

[2] 季羡林 吴亨根等著《禅与东方文化》,商务印书馆,1996年,66页。

[3] 吴宁<对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思辨及其评价>,<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87页。

[5] 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2页。

[6]刘悦笛《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79页。

[7] 沃尔夫冈·伊瑟尔《怎样做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00页。

[8] 洪镰德著《当代主义》,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62页。

[9] 观点来自于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7月。

[10] 同上注,100页

[11] 阿珞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735页。

[12] 亚洲艺术论坛讨论论议题,2011年5月18日,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

[13]王明辉主编《何谓社会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5月,第7页。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