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继雄,可谓是当今上海滩上书画鉴定大师,翻开他的简历足以让人肃然起敬。他1950年出生于上海,自幼习画,曾画过油画和连环画。 1970年所作中国画“乡邮员”、“农村草药房”首次参加“上海市美术展览”并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 1972年任职于上海博物馆,从事书画整理、研究和鉴定工作。 1979年师从著名画家和鉴定家谢稚柳先生。 1983年随师参加中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工作,历时八年,过目历代名家书画达十余万件。1987年评为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1990年至今,在美国、日本、瑞士、中国台湾及中国各地博物馆、美术馆等举办画展,作品为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并为国内外著名拍卖行拍卖。发表论著颇丰,2006年发表“鉴画随笔”专著,2011年发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九卷。
在这次2012年上海艺博会开展之际,笔者来到劳大师的书画室,就当今书画收藏的走向与作为展开了一番对话。
问:前一时期,书画收藏出现了一股狂热,现在好像遇到了盘整,你是如何看待书画收藏走向的?
劳:前一时期,书画甚至整个艺术品收藏确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它上升得太快必然会遭到反馈。收藏历来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国家的经济政策在调整,收藏品价格也会调整。但艺术品收藏还是存在空间,好的艺术品、价格合理的艺术品还可以收。总体来说国家经济形势还是稳定的,现在处在盛世阶段,问题是收藏要回归理性。一些虚高的艺术品会下跌,一些具有潜力的艺术品还会升值。
问:三十多年来,你一直从事书画艺术的鉴定,对艺术品收藏,鉴定是首要问题,您是如何看待鉴定的?
劳:其实对书画鉴定来说,首先是能力,必须看得多,看过真迹,甚至与作者有交往,但绝大部分收藏者可能没有这种机会。但这并不等于不可以购买,不可以收藏。这中间牵涉到诸多问题,对购买者来说,首先要做足功课,比如,你要了解作者的艺术风格,市场价格定位,当然首先要判断作品的真伪,还有作者的为人。
有许多作品,因为作者已经过世,它的真伪往往很难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相信自己的眼光,二是相信别人(某位专家或机构)的判断。相信自己的眼光,是建立在研究学习的基础上,不是人云亦云,更不能一时冲动,凭第一感觉,而是要多看相关书籍,多揣摩作者作品。当然爱好者由于种种原因,他不可能很专业,这时候可以相信别人,相信别人指的是专业人士。
为什么说相信别人很重要,因为对以往的艺术品真伪的判断往往会出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即使鉴赏大家之间也会出现分歧,这很正常。
问:现在出现了许多艺术品真假纠纷,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劳:艺术品真假纠纷自古就有,这很正常,但关键是我们现在一些收藏者的心态出现了问题。我们许多人把收藏都当成投资,这也无可非议,但投资有投资的游戏规则,就像股市,它的格言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艺术品收藏也是如此,你买之前要做足功课,要谨慎出手。现在有些买家,买了艺术品后反复又去问这问那,听到别人说是赝品,就吵上门去,要退货,甚至不惜对簿公堂。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这种现象也许与全民收藏有关,缺乏对收藏的理解。当然没良心的卖家还是有的,但关键还是你自己,要做好功课,包括对卖家的人品认识。
问:现在收藏艺术品有股认名头不认货的风气,你的看法如何?
劳:从艺术品收藏者来说,作品质量第一,当然作者很重要,大师的作品绝大部分质量好。现在许多收藏者认人,认为书画作品都是按平方尺计算的,这是一个误区。对于每个书画家而言,都有精品、一般作品,甚至应酬作品之分。当然每个书画家也有自己的风格和习惯,比如,有些人会有一些应酬作品。我的老师谢稚柳为人热情豪爽,有时会在朋友的盛情邀请下参加笔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陪同谢老师参加一次聚会,饭后朋友邀请老师画画。当时画家画画凭兴致,有人热情索画,盛情难却,谢老师是性情中人,几乎来者不拒,随手画,随手送。一个下午,老师一口气画了十多幅画,我当时在老人家身边,他画画,我替他盖章,看到老师画得飞快,我悄悄地对老师说,将来会有人说这画不是出自你手的。老师幽默地说,出门不认货。前几年,果然有人拿着谢老师当时画的画找到我,让我鉴定,我说是真的,但那人不相信,说许多人都说这画不可能出自谢老师的手。我将这段故事说给他听,买家就信服了。
问:对应酬作品历来有争议,你是如何看的?
劳:应酬作品有它的存在理由,但也要客观分析,总体来说,笔会这类书画作品很难出精品,特别是对一些传统山水画家。我是学传统山水画的,创作一幅画通常需要两三天甚至更长,在笔会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很难画就一张完整满意的画,因此,我几乎从来不参加笔会。但有些画写意画的画家出手快,画些应酬画,增加一些气氛或沟通,也无可厚非。但区分作品优劣,这是至关重要的。大师的作品不见得每幅都好,无名之辈也有好作品。
收藏关键要有个好心态,收藏喜欢的,不要急功近利,把艺术品收藏仅仅作为一种投资,这样会很危险的。当然喜欢某一件书画作品,还要出手谨慎,毕竟价值不菲,要做足功课,了解作品的内在修养,看作品是否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与作品之间有否一种感悟和沟通。如果能够达到这种心境,说明这书画与你有缘,你收藏值了,而且一定会有价值。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