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益还是快乐?
——探究贵重藏品的持有动机(巴克莱财富报告之一)
引言
2012 年5月,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著名画作《呐喊》(1895年版)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1.2亿美元的创纪录价格成交,拍卖过程仅持续了十二分钟。自此,《呐喊》成为了包括毕加索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成交价:1.06亿美元)在内的少数几张亿元画作之一。
世界范围内的收藏盛景基于这样的童话:投资者低价购入的画作、葡萄酒或古董,几年以后就能以数百万的价格售出,这样的故事在大众媒体报道中俯拾皆是。2011年,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一幅画作卖出近4000万美金,十三年前,其拥有者仅以200万美金购得。同样,2011年乔治·斯坦布斯(George Stubbs)创作的‘Gimcrack on Newmarket Heath’在伦敦拍出2240万英镑(3600万美金),成功跻身古典大师作品最高拍卖价格前五名,据悉,该画作于1951年以12,500英镑(20,000美金)的价格被买走。
可以理解,种种价格指数增长的故事激起投资者对藏品世界的兴趣。当传统金融市场仍然非常不稳定且利率处于历史低点时,艺术品、葡萄酒、古董及其他收藏品依然可赚取可观的回报,且与更广泛的金融市场毫无关联,这点的确诱人。再加上后金融危机时期人们对专业金融工具产生怀疑,一种看法认为,在动荡时期,有形、稀缺且无法替代的投资品可以提供一种稳定的价值储存手段,这也难怪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大了他们对艺术品、葡萄酒及其他藏品的投入。
对当今富有的投资者来说,获取并持有贵重藏品就像建立一座珍宝仓库。他们收藏这些贵重藏品的理由或许千差万别,但大部分人会将个人喜好放在首位,这些藏品可能会给藏家带来情感或审美上的享受,或者作为一种爱好想要与朋友分享、讨论。这些富有的投资者可能对艺术品、古董或雕塑十分精通并充满激情,也可能享受在博物馆中展示藏品,或是将它们带到一场愉快的精品展示会中展出。与此同时,这些个人持有的藏品也成为个人总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介入各类收藏品市场及获取贵重资产的途径比以前更为便捷。拍卖程序被引入互联网,使收藏者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便捷地进行竞标,获取拍品。目前,各类收藏品市场的特征越来越与金融市场趋同。已经有了可以让人们间接对艺术品、葡萄酒及其他贵重资产进行投资的市场指数和特别基金(specialist fund)。甚至还出现了可以让收藏者凭借其自身财产进行借贷的资产支撑性金融产品(asset-backed financing products)。
持续增长的投资吸引力(investor interest)和更加健全的市场基础结构(market infrastructure)的结合激起了投资者多元化投资的浪潮。根据Art price(著名艺术市场信息公司)的统计,2011年对于艺术品拍卖行业来说是最好的一年。这一年是佳士得(微博)拍卖的大年(bumper year)。其销售总额较前一年上升了9%,达到了创纪录的57亿美金。而其老对手苏富比做得甚至更好,年销售总额上涨了21%,达到了58亿美金。
但拍卖行业的繁荣并不会自动转换为投资者的高回报。各类收藏品市场(collectible markets)仍然受困于效率、透明度和流动性的缺乏,又极度地不稳定并充满风险,同时还会牵涉高额的交易、储存、保险及估价成本。在某些司法管辖区(jurisdictions),比如美国,价值评估可能还会招致高昂的税收负担(tax burden)。有一些贵重藏品种类特别容易受变幻莫测的风尚所影响。当藏家出于获利目的而做出这些品类的收藏时,需要十分小心谨慎。众所周知,股票及其它金融资产类别的投资者容易受到认知偏见(cognitive biases)影响,从而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尤其对于艺术品、葡萄酒及其他贵重资产种类,这些偏见可能会更加根深蒂固。举例来说,当藏家购买一幅绘画作品时,他的理性很容易被情感操纵(heart rule their head)。而依附在贵重藏品上的情感和社交需求意味着投资者极有可能会对购买、销售和价格做出过于乐观的判断。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从经济和感情两方面调查了持有贵重资产的动机,把它们放在个人财富背景中,探索应该如何看待它们。我们对多种关键藏品近期的市场走势进行了观察,同时评定了将贵重藏品作为更多样化的金融投资组合的组成部分进行评定,评估这一做法的风险和行为偏差(behavioural biases)。当投资者持续对金融市场状况感到焦虑的时候,艺术品和古董这样的有形资产会对他们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但我们仍然坚持认为驱使他们持有贵重藏品的主要动力来自精神愉悦而不是任何潜在的经济利益。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