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Apple的产品发表会毫不意外又吸引了全球的目光,iPhone 5 往更轻薄的工艺极限又推进了一步。身为一家执世界工业设计牛耳的科技公司,这次的新机得到的评论却不是一面倒的讚赏,除讽刺新一代iPhone 只会像光剑般愈伸愈长的网路恶搞外,业界也指出新机缺乏惊喜元素、设计了无新意。让人不免怀疑Apple在痛失乔布斯后,在创新领域是否已黔驴技穷。
作为首家把使用者体验与产品设计做为核心价值的科技公司,愈来愈多同业目睹Apple在1998年推出果冻iMac后,在消费电子市场赢得的一连串成功,因此开始循其模式,竞相在产品设计上投入更多心力。而相互複制成功经验的结果,也让市面上的产品彼此间愈来愈近似,成品也有了被过度设计的趋势。这时我们不禁要问:
当设计已经成为今日的普世价值,有什么能够让产品能在竞争中胜出呢?
John Maeda是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RISD)的校长,日前他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当今人们的需求不仅仅是科技与设计的结合,人们需要一个可与他们协同工作的夥伴,需要一条途径可以展现自身价值,让他们达到所能、所想、所应该到达的位置。而像这样子的创新,单凭设计无法满足,我们还必须涉及艺术的领域。
创新的关键来自于揉合左脑的神奇科技魔法与右脑的人类感性。但我们必须晓得“设计”与“艺术”是截然不同的。设计师提供的是“解决方案”,一项产品或服务能够推动我们向前进;但艺术家创造的是“疑问”,对于目标的审视反思,让我们偶尔必须退后或踌躇改道,才能发掘它的真正所在。
在商业领域,乔布斯可说是艺术家执行长的象征。如同《乔布斯传》一书中的描写,身为艺术家就必须像是个精明的混蛋,对于凡人无法想像的理想做饑渴的追求。大多数的人往往难以理解这种境界,因此我们对艺术家的刻板印象是他们大多精神失常。在现实中,真正的艺术家往往贡献一生,牺牲舒适的生活,不求名利愿意用自己的一切,换得一般人认为微不足道的东西。
在乔布斯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他对于数位产业生态系统锲而不舍的追寻,科技将如何对我们现在与未来的生活、文化产生影响。我们购买Apple的产品,不仅仅为了它们运作正常、设计精美,而是为了购买乔布斯严谨的作品,这让我们参予了乔布斯对于未来的愿景,而不介意它们稍为高昂的定价。
艺术品将我们视为人,而非“人力”来沟通。在这个金钱万能、电脑全知、自动化的世界里,艺术展现了人性的价值。艺术家提出其他人所不敢问且用钱无法回答的问题。就像是Apple、皮克斯、哈雷机车所做的,艺术家的创作感动人心,在商业市场上取得深切的迴响,进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该如何取得更多类似的成功?除了揭橥艺术的重要,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培养新一代的艺术家,由他们来寻找未来的目标。当我们提到创新时,对于技能的着墨其实已经太多。读者可能难以想像,如今矽谷的明星程式设计师们,已经有了专属经纪人,一些国家也逐渐将程式设计当成是教育重点。在美国大选年,政客更屡屡提及了STEM(科学、科技、工程与数学)的重要及各项改进政策。
但是如果我们希望培养下一代的艺术企业家,STEM应该加入艺术成为STEAM。除了技术面以外,也需要兼顾人文的素养。唯有对艺术投入关注,才能够在产业界一片倒的技术琢磨与设计竞争中,找到感动人心的新蓝海。
【编辑:刘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