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著名的形式主义美术史家格林伯格的分析,他认为现代主义的贡献在于:它使人认识到艺术的主题是艺术自身,亦即艺术制作的形式与过程。他最后还指出“符号化”将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典型的理想形式。我国当代绘画在经历了伤痕风、乡土写实风、怀斯风以及政治波普、新生代、艳俗艺术、观念艺术……等等的冲击之后,进入九十年代后半期到至今,逐渐走向语言的纯化之路,其表现于两个转型:一类是侧重于绘画语境的转换,这种往往以理性追求见著的作品不同于传统的一般意义上的主题性绘画,它摒弃具体的情节因素,甚至借助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时空错位的结构方式等,营造出一种超常的情境与气氛,而使作品具有一定的精神含量和学术品格。另一类作品侧重于绘画语式的转换,着力从传统的造型体系中脱出、突破以往的视觉方式,在形的变幻与图式重构中体现出有别于传统绘画的新锐的创意。同时随着绘画语言不断地倾向于个体自语的表达,主观的随意性最终实现了由物象至心象的幻化,从而催生了符号化的绘画倾向——正如格林伯格所指出的那样,当绘画倾向于平面性时,其平面性必然消融于任何可以辨识的“图像符号”之中。近年来,作为后生代的年青艺术家尤为敏感于社会的转型期所带来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心态、审美取向等的变化。这些新的现象需要用新的语式、语汇来表现。因为生活在大众化与传媒文化之中的当代年青人正面临着某种世俗美学的支配,从商业广告、橱窗设计、商标装潢、流行款式、杂志封面、漫画、卡通、小人书到摄影、电视、电影、网络和多媒体电脑图像,这种视觉环境对当代后生代艺术家的绘画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在注重感受经验和情绪表现的抽象绘画和表现绘画的艺术家,他们喜欢从流行文化中抽取其表面化符号,来进行精神图式的自我构建。
青年艺术家邓瑜也是属于我以上分析的那一类后生代艺术家。她的作品更多的是透露出一种时尚的、梦幻的、卡通式的抒情气质。从她的作品《24小时爱情》、《pinku tomie-1》、《tomie》、《tomie爱情公式》、《能不能不分手,亲爱的别走》、《万人迷》、《我们在这里我们无处可逃》、《神系我鬼又系我》、《房子》、《tomie的世界》等,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视觉迷宫所制造的“E时代”童话。在这些作品中,给我最大的感受首先是题材的选择。当她的形式创造转向个人的感受经验时,在题材上也开始脱离早先写实主义色彩,而直接记录自己在视觉童话中的感受。邓瑜选择了童话故事中一个叫“tomie”的角色,作为她创作中常运用到的人物主角。“tomie”这个角色具有漫画般的色彩,隐喻于传说中的美少女,正如邓瑜自我解释的那样:“传说中的美少女tomie拥有不死之身,并能控制所有的男人,爱她的人无数,疯狂的爱她,想独占她,想拥有她,直到想杀死她;然而这是没有用的,因为tomie是不死的。tomie就像一种不断自我复制的病毒、再生、亦不会消亡……。”邓瑜以年青女性极为敏锐的视角来建构她个人童话空间,在她的作品当中虽然淡化了某种表面的哲理陈述,但那种时尚的而不失抒情气质更深刻地折射出年青女性现代生活的精神气质。那些富于幻想的视觉迷宫与超现实的自我心理梦幻结合到一起,这使她的画在一种荒诞的视觉空间中又包含合理的现实隐喻。
在邓瑜的作品当中,形式语言的符号化表达也是另一大特色。她把tomie这个角色进行了符号化的转译,使其生成了具有个人艺术特色的图式符号。于是,她在此基础上,根据童话中“tomie”的角色特点来自我构造。因此,在她的画面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富于创意的构图形式以及现代商业城市中流行符号的挪用,比如具有现代感的字母符号、性征符号、花边条幅等等。色彩上的运用,多以倾向于女性心理的色彩为主,当然,毫无疑问的是她明显受到现代花边纸的色彩影响,再加上她所用于画面的是指甲油,因此,色彩呈光鲜、暧昧、有着无限的柔情,这也增加了邓瑜作品当中某种阅读的愉悦性。
在阅读邓瑜的作品过程中,不免会带给我们有关“符号化的图像意义解读”的思考。根据笔者所熟悉的和所了解到的,当下后生代青年画家的艺术实验有一股倾向于平面化、符号化、漫画化、卡通化的画风,而且视觉符号的承借性是他们的基本艺术风貌。所谓视觉符号的承借性,指的是从流行符号特性(包括造型性、习惯性程式、图像的特殊风格等)中寻找某种借鉴和转译的可能性。这种视觉符号的承借是一种移植,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是在相当程度上的再创造而非模仿的。因此,在解读这类具有符号化的作品时,我们首先必须了解符号的意义指向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所指和能指,甚至在延续性的作品解读中寻求其上下文的语义。
行文至此,笔者还想指出,当下的后生代青年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符号化绘画倾向也存在着某些僵化性的模式:一是符号的雷同与重复;二是形式语言上的如法炮制。有些画家在借助一定的题材表达意向时,但他们又多不具备辨识题材和意向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等等,因此,笔者期望后生代青年画家能够明乎自身的局限性,不断突破自我,不断超越自我。
当然,他们还在路上,还在探索的过程中……。
【编辑:于睿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