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沅芷《最后晚餐》油彩绢 73×91cm约1930 年早期作
在我以往读过的中国艺术史里,并没有朱沅芷(1906-1963年)这个人的名字,一直都没有。所以他于我,是崭新的人,他的艺术、他的身世、他在现代艺术道路上往前奔走的身影,一律是全新的,或称是模糊的。这种崭新,不知应该算成是一种悲伤,还是该算成一种欣喜。
不知道某个艺术家,或我们没有书写过他,不是一种无法更改的错误,也不是不可弥补的缺失。
知道我们的认知有限,书的下一个章节即刻可添上他的名字,以丰盈我们的艺术史。
但是见他画得那样的好,好得那样的令人惊异,心上总是忍不住遗憾与叹息,惋惜着发现他,究竟太迟。
又知他为艺术献身的后半生,是在孤独与精神疾病中度过,这沉沉的悲伤就压在心头,如磐石一样难以去掉。
所幸,眼睛转到他的作品上,一种扬眉舒心的喜悦即刻降临。
二十世纪之初的中国,在我们几乎只有单一的传统艺术、尚未开启对西方油画的初级认识、国门只为少数人打开一条门缝之时,竟然已有一个中国艺术家,靠了自己的天赋与勇气,画出那样完全不同于东方且一点不逊色于西方艺术家的现代风格的作品,真是要让人瞠目结舌了。
要知那个时代的中国,在西方人的眼里,无论是国力还是文化,都是羸弱的,正在受着他们深重的歧视。
一个东方人要有怎样的才华与精神,才能站在强手如林的欧美现代艺术阵营里,令人们为他侧目?
从容貌上看,朱沅芷是典型的广东人,高眉深目,肤质黑黑的,瘦瘦小小的,眼神坚毅,气质精悍。
从他留传下来的作品中也可发现,他的签名大多一直沿用广东话的拼音:Yun Gee。
是的,朱沅芷是广东开平人,出生的家庭稍稍有些富裕,这大约是因他的父亲,一直在美国当华工的缘故。
如大多数读得起书的人家的孩子一样,朱沅芷从小接受私塾教育,吟诗诵词写书法,要把“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以来的所有道理,记个透彻,学个明白。
朱沅芷是个很早慧的男孩,读书描字之外,尚有天生看画识图的能力,在他的少年时期,已经拜当时的“岭南画派”中的高剑父、高奇峰两兄弟为师了。
“岭南三杰”中的高氏兄弟在当时是中国的新派人物,到日本留过学,研究过东方及西欧的各种绘画技法,艺术眼界高于常人,在思想与政治眼光上也是觉悟了的革命派,留学日本期间就已参加过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余生也是一直沿着艺术革命的独立之路走下去的。
这是一条了解朱沅芷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线索,在接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姿态上,朱沅芷有一种强大而颠覆的能力,百分百的勇敢,百分百的吸收与百分百的超越呈现。这种敞开胸怀的吸纳力,高氏兄弟对他的影响,是最初的也是最直接的。
15岁那年,朱沅芷前往美国旧金山去与父亲团聚,不为留学,而是做一个永久性的移民。
这相当于是说,他将与自己的母亲永远地诀别。彼时的中国,因为国力落后,与他国之间的往来有诸多的限制,当时所谓的“排华法案”就不允许女性移民,因之,少年朱沅芷只能在双亲之间选择一个人。
父母均希望孩子有出息,他们选择了看上去有可能更光亮的那一个前景。
于朱沅芷,这个决定虽然让他神伤要离开母亲,但那个未知的憧憬中的未来世界,对他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他后来立志于献身现代艺术,是他非常切实的一个想法,一个大大的雄心。
不过这里也留下了一个情感上的小裂缝,他再也说不出来的被深深包裹了一生的隐痛:乡愁与爱。
凡是自小离家的人,乡愁是终生的;凡是太小缺失母亲怀抱的人,在心智上的成熟都是迟缓的。
他可以有大才能,可以有大抱负,也可能真的创造出属于他的精神财富,对世界作出贡献。然而在爱的能力上──我是指他爱与自爱的能力──都会是缺失的。
早期到美国的朱沅芷有父亲的照看与庇护,对美国普遍持有的那种对华人的种族歧视、以及文化上的隔离感,感受尚不深刻。
相反,因为他有勃勃的生机,有热烈的单纯的眼力,有柔软的生命质地可供塑造,便如鱼得水般地一头扎进新世界,奋力畅游。
18岁入读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并接受名师指点习绘油画,随后又得知名艺术家指点,对现代艺术由陌生到了解,由了解到热爱,直至最终抱持了坚定的信仰,要用现代艺术打开自我才华的大门,建立起与世界平等对话的可能性。
那个时代,一个单枪匹马、羽翼未丰的中国人,在艺术流派多样、艺术体系成熟的西方世界立下这样的抱负,听上去好像只是匹夫之勇。
当然,但若真是匹夫之勇,我们后世的人就不会知道他,也不能一睹他的过人才华了。
要感激他小有富裕的父母,一个是美国华工,一个是家庭农妇,却有胆识让他从小受教育、拜名师、习丹青。
他到美国时虽然年龄尚幼,但已具备了本国传统文化带给他的个性特质,良好的哲学及诗词功底,以及,勇敢的先锋意识。
能在短时期对他国文化发生巨大兴趣并与之碰撞出自己的思想火花,全是由他的前期积累带来的底气,并非是他自我想像中建立起来的空中楼阁。
朱沅芷早期的艺术实践,也就是他20来岁在旧金山的那些日子,受立体主义的影响与浸染,他的画面几乎全由明度很高、有线条走向的大面积的色块组合而成,也就是当时人们所称的共色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