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燮达 作品
第一次见到王燮达的雕塑作品是在“2007——上海优秀青年雕塑家作品展”上,当时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于是在随后发表的《上海青年雕塑的现状与反思》一文中,我毫不吝啬地表达了自己对其作品的肯定与喜欢。再次见到他的雕塑作品是在次年上海城市雕塑中心为其举办的名为“子曰”的个展上,那次个展是我有机会得以完整地了解他作品的全貌,同时也萌发了想要进一步了解他的冲动。但当我真正走进他的工作室时,时间已经进入了2009年。
近年来对雕塑的关注与研究,使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当代雕塑所面临的现状:一方面,中国古代雕塑传统到今天已经基本断裂,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从教学到创作)都是建立在西方观念基础上的,在越来越强调艺术的文化身份与民族特性的今天,如何摆脱对西方追随?另一方面,从历史上看,由于雕塑特有的材料要求和中国当代雕塑面对古今和中西文化选择上的矛盾性,长期使它处于艺术的边缘生存状态,一直无法从恰当的视角切入,对艺术和现实产生有价值的影响。因此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对传统文化的承转,对当代文化问题的介入就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但如何深入而有效地完成这种承转和介入却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工作。王燮达——这位用近乎用“隐逸”方式生活在上海大都市里的艺术家,让我欣喜地看到了他立足于个体经验基础上,着力完成这种艺术使命的文化情怀和执着努力。
王燮达的雕塑作品最吸引我的是,它们既有中国文化特质又不乏当代性的双重特征,他将脱胎于书法的中国式线条在现代立体构成法则的指引下,创造出既轻盈又高古,既灵动又深邃,既纯净又博大的各种形式趣味。我想,这首先是得益于他多年以来临池学书,苦心研习,当然也得益于他对西方形式主义美学的巧妙汲取。他在吸收外来艺术养分和回溯本土传统的道路上开掘了新的文化资源,并成功地实现了中国本土文化基因的当代性开拓和转化,他以这种实践和探索来回应中国当代雕塑的两大基本问题:什么是“文化性”?什么是“当代性”?
中国书法线条讲究骨、筋、脉、肉、皮五体具备,这样的线条无疑显得特别有厚度,即便是在二维空间上也能让人隐约感受到线条的立体感,这种立体感是否是引发王燮达将书法的线条转化为雕塑线条的触发点?这我或许只是我一厢情愿的猜测。在王燮达的雕塑作品中,那些用于造型的线条,浑厚紧敛,典雅含蓄,秀润清朗,不仅增加作品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让人感受到其间蕴涵的丰富内涵和生命力,相信那一刻,观者内心尘封已久的古典之弦会被轻轻拨动,根植于血脉中东方民族所特有的审美意识也将被悄悄唤醒。面对外部世界复杂的乱象,现代都市人的心灵渴望单纯,明净,企求在凝固而静止的艺术中领略到生命的风采、心灵的律动。可以说,王燮达的雕塑作品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审美心理上,都与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知和心理需要是相对应,这也是他的作品当代价值之所在。事实上,也使他与那些借西方思想、西方文化、西方的价值观来描述中国当代生活的时尚艺术拉开了距离。我相信,在当代艺术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语言的完善,而是它是否为当下文化和社会所接纳。因此,寻找大众文化认知相吻合的点加以切入,不失为艺术家寻求与社会建立平衡的一种有效途径。
对于纯粹形式构成的青睐,使王燮达的雕塑作品常被归入抽象艺术的范畴,但在我看来,他的作品与西方现代性意义的抽象雕塑有着显著的区别。西方抽象雕塑是西方现代工业革命的产物,它是以科学理性为宗旨,而在王燮达的雕塑作品中,手工感超越了工业感,中国文化的抽象审美思维取代了西方的科学理性思维,这也使其作品表现出与西方经典抽象艺术迥然不同的中国韵味和气质。
评论家李旭称王燮达为“在当代生活中执著寻求古意的人”, 然而,文人高士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古代文人的某些品质要素仍在继续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王燮达作为一个有着浓郁古典情怀的当代艺术家,他对古代士人所体味过的那种旷远洞明的境界有着别样的兴趣,但是在美学上,他始终透露出一个现代人对历史与生命本体的思索与探求。他的作品基本已经抽离了传统的文化语境,但是在古朴简逸中洋溢的沉着与从容,诠释出一个现代人对古典精神的积极超越,这种超越恰恰将古典精神的过去与现在连接了起来。
综观王燮达的雕塑作品,他并不直接表达或描绘现实生活的遭遇和感受,更多的是反映了现代人灵魂深处的一种精神性诉求,在这个日益践行世俗化与平面化取向的时代,他的艺术追求着一种精神的高度,引领心灵完成超越本我。这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理想与审美趣味在他身上的延续,体现着一位中国当代雕塑家对传统艺术的文化式观照。他在造型、观念、形式语言等方面体现了中国雕塑的现代性,但在精神内涵上和艺术视野上却具有典型的当代性与国际性,充分体现中国当代文化的内涵。在今日多元文化冲突中,王燮达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完成了有意义的选择。
唐代著名绘画史学家张彦远曾在《历代名画记》中断言:“迹有优劣,艺无古今。”我相信,真正优秀的艺术,能够超越时空,既能重返源头,又能对接当下。
【相关阅读】
【编辑:于睿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