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明 蓝调系列
画家叶向明先生将其作品称为“蓝调系列”,是指作品中那种以靛蓝或深蓝为基调的画面,抽离物象,具有表现性抽象表达的心象。大体而言,叶向明的“蓝调系列”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画面气氛与表现情调:一类是以舞动的线条融入既统一又富于变化的抽象色面,意图透露出情感上幽怨抑郁的内心情结;另一类画面则线条肌理较为匀称,且表现为圆润流畅,匀整有致的抽象结构,其澄明的蓝色色调中透出安详平缓的心境。无论如何,探讨叶向明先生的“蓝调系列”,我们必须着意于其画面的抽象情调与艺术家的具体生命体验、心路历程相联系起来。尽管这样的解释,在今天各种后现代理论解释话语当中,会有落入套俗、浅薄的危险性,但对于叶向明来说,最难的是准确把握他的内心世界,困惑与孤寂,在寻求沟通时无法通达的痛苦。可以说,“蓝调系列”反映了这种心理和情绪,作品与他的个人经验也就有了一种对应的关系,也就成为了他的心理真实和个人经验的解码。
叶向明的艺术创作有着一段不平常的历程,其从学院主义走到现实主义,再从现实主义走到抽象表现的阶段。事实上,写实性水彩本为他的专业所长,其水彩作品以深入精细而通透的画面赢得了美术界中众多的荣誉与赞许。但从2003年起,他决然全身心地投入了抽象画的创作。据叶向明的解释,酝酿抽象画创作是由来已久的事,一则,其本人并不喜欢传统的写实性画法,觉得那套繁琐的程序束缚了自身的想象与感觉;再则,2003年前后,由于环境的改变给他带来许多心理上的反应,敏感多虑、孤僻自恋伴随而生,给多年沉迷于深研道家文化的他产生了梦与现实的冲突。著名旅美艺术家钟耕略先生曾在《谜样的故事——叶向明艺术的转型》一文指出:“也许,那时他已感觉到写实绘画形式之局限与制肘,无法表达其复杂错综的情绪。叶向明曾有一段时间作闭关创作之举,把自己与烦嚣的世俗隔绝开来,得以在自我禁锢的环境里如着魔般地作画。这种宗教式的潜心修炼,令其得到脱胎换骨之转变,也就不难理解了。”一个艺术家在一个时期内艺术探索的目标与方向,都是受他在这时期的特定环境和心态决定的,心态变了,画面上表现的东西也可能跟着变。更何况,抽象绘画向来是偏重于心灵的直露与情感的表露,对于追求纯艺术的抽象绘画者而言,其有利于指示着一个更深刻和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就像霍夫曼所指出的那样,抽象艺术是苦闷心灵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漂移的结果。
顺着这样的思路,不难理解,叶向明之所以选择抽象表现绘画的缘由,他经历了多年写实性绘画的苦恼与郁闷,遭遇了人生理想与现实环境的冲突与抗争,他可能会走向一个心理描述和精神求索的时期,就像《荷之梦》、《蓝的奏鸣》、《作品之二十二》等作品所暗示的那样,画面洋溢着一种忧郁不安的气氛,隐约出现的女性形象以及悬浮着许多泪珠般的图形肌理,似乎在诉说着某种哀情;同时,她似乎在挣扎,因为环绕着她身边纠缠不清的线条,有令人透不过气,以靛蓝和玫瑰红为基调的浓重的色面更像一种心理的暗示,他体验到了生存的困境,本能地将一种生活化的体验转化为了精神的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叶向明蓝调系列中,还有着另一类略显安详静谧的画面,如作品《作品之三十九》、《作品之四十九》、《作品之五十一》等,匀称的线条之间,隐约可辨心形、花形、小天使等形象,旅美艺术家钟耕略先生认为叶向明在这些作品中流露出,“或许,此时的作品反映了作者渐趋平缓的心境,一种心灵上的救赎,显示了压抑之解脱。一种宗教般的肃穆与宽宏,萦绕着那安静与澄澈的画面。”客观而言,如果一个艺术家很真诚地进行创作的话,那么他的作品就是他的自传,就凝聚着他的个人经验,反映着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叶向明亦是这样的例子。当他蓝调系列作品中表现出那类苦闷忧郁的主题时,实际上他也经历了自己内心痛苦的裂变;当他的情绪趋向平缓时,其蓝调抽象作品中亦显然流露出安详平静的气氛。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隐约可辨的心形、花形、小天使等形象是叶向明在寻求作画时的个人情感的象征表露,其带有隐藏的象征性,那种梦幻般的单纯与平静是对成人世界的一种否定和逃避,也正如他作画时的态度一样,在一种超然的心态中向人的本性回归。
从这个意义上看,叶向明蓝调系列的两种不同类型作品在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但语言形态却发生了细微的变化。首先,叶向明的蓝调系列有着抽象叙事的本质,不同的叙事语境决定着语言形态的变化。通常而言,通过形象简化过程接近绘画的自律性是抽象艺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它提供了视觉实验的自由和广度。叶向明的蓝调系列有着从具象叙事转化为抽象叙事的过程,这在其油画前期阶段的《音乐女子系列》作品中,我们或许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他是如何从具体的客观形象逐步转化为抽象解构的。亦即是说,叶向明的抽象绘画艺术乃是植根于写实绘画基础之上抽离物象的表达。因此,简化造型形象,强化线条的质量,着意于肌理效果,营造画面的叙事氛围,表达个人情绪,乃是其抽象语言的重要特质。也因如此,叶向明着意于以平面化的空间,从线条、肌理、色彩、画面氛围等方面去营造画境。其次,叶向明的抽象绘画的另一个形式动力,来自于中国书法在运动中的时间观念和平面上的空间意味。中国书法是以墨线为基础的,基底墨线的回旋曲折、纵横交错、顺逆顿挫、驰骤飞舞等,对形成对象形体的气势作用极大。叶向明注意到中国书法的这种特殊意味,表现为画面线条“气”与“势”的运动与冲突,以及这种运动所形成的丰富的视觉变化所给予人的复杂心理感受。再者,色彩的纯化一直是抽象画家或表现主义画家所刻意追求的色彩关系。叶向明的抽象色彩则是以靛蓝、玫瑰红、深蓝等隐含自身情绪和画面氛围的色调为基础,具有浓郁的东方情调。
宏观而言,如果我们单纯分析叶向明“蓝调系列”作品的形式的话,可以归纳到表现的抽象类型。自85’新潮美术以来,中国抽象艺术大体上表现为三种类型,分别为风情性的抽象、表现的抽象和观念的抽象。所谓风情性的抽象,是在绘画形式上,从中国传统水墨画、彩陶、青铜器、书法和民间美术等样式中抽取抽象构成的成分和文化象征性的符号,造成一种历史感和文化感;表现的抽象是汲取西方现代艺术反映在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在形式和结构上的表现成分,注重对纯艺术语言和画面情绪性的追求,倾向于表现性的抽象化表达;观念的抽象则是抽象绘画与材料或装置的结合,以观念艺术为一种价值标准,不仅从视觉结构上推进抽象绘画,同时也使装置与绘画结合起来,成为观念艺术与传统绘画形式的中介。但事实上,假设我们把叶向明的蓝调系列简单地归纳为表现的抽象,又未免过于单一化和模式化,尽管叶向明也较为注重抽象表现画面的张力和情绪的表达,但对于其蓝调系列而言,重要的不是类型的划分,关键的是把握视觉张力与生理乃至心理的对应关系,体会到抽象语言与意象的结合,心灵与艺术的契合。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想起了美国纽约画派的著名画家巴尼特·纽曼对抽象艺术的独到见解:“形是有生命力的东西,是抽象的复杂思想的载体”,“要评论美国艺术家创造的真实的抽象世界,只能在隐喻的内容中进行讨论。”他还指出抽象艺术在更高的层面,触及现代人的心理状态与意识流动。即以叶向明来说,抽象绘画不仅是源自其个人经历,更是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记录他在命运旅途上的苦闷与徘徊。
但客观上,叶向明的蓝调系列却又具有这样的范例意义:即不仅关注抽象艺术自身的叙事语言,更注意如何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现代人的精神状态,从心理上而不仅是视觉上传达现代意味。
【编辑:于睿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