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综合体:全能“孵化器” 2012-11-08 16:47:15 来源:投资有道 作者:马文刚 点击:
文化与艺术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美国文化与艺术产业收入4500亿美元,占GDP比重超过25%,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而美国最大的400家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与艺术企业。

“艺术综合体”形成了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尤其在孵化和培育艺术家及打造资本与艺术家对接的平台领域,具备了很大的优势。

很多领域如果用跨界的眼光去看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那么,不妨用经济学的思维去思考一下艺术——艺术为何不能像传统产业那样去打造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呢?

假如从青年艺术家的培养、包装、作品展示直至拍卖能够集中在一个整体上实现,那么既为艺术家节约了大量精力,更为收藏者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

打通艺术产业链成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并在加速实现。在正戎投资控股集团董事局副主席、世界智本家总裁协会理事长孙云龙的眼中,“艺术综合体”无疑是打通产业链和助力青年艺术家的最佳选择。

孙云龙表示,综合艺术创作、展览、交易、交流、商务等功能的综合性平台将应时代和艺术文化发展的需求而生。

热潮催生产业链整合

文化与艺术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美国文化与艺术产业收入4500亿美元,占GDP比重超过25%,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而美国最大的400家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与艺术企业。

2012年1月初,艺谷文化创意园区在上海嘉定区南翔镇开园。园区占地30亩,拥有超过5000平方米的全亚洲最大的单体艺术画廊、艺术品版权交易中心以及艺谷总部办公大楼。

国内外艺术市场的火爆,使得艺术产业的力量正在飞速放大。在此趋势下,艺术无疑更需要与大的产业链对接,通过融入更大市场和经济体而释放能量和活力。

然而目前国内画廊、拍卖行、艺术家、经纪人等多个角色“分而治之”,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因此,能够贯通产业链的艺术综合体呼之欲出。

便捷艺术产品化金融化

纵观西方艺术市场的发展路径,随着中产阶级家庭的兴起,艺术从家族收藏模式中被解放出来,艺术市场开始了真正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变革,一些投资机构开始布局未来的艺术产业链条,从投资艺术品转向投资艺术产业。

“艺术的样态多种多样,有艺术群体和圈落、艺术展览展示平台、艺术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等,这些样态虽属同一个产业链,但又基本各自为政。”孙云龙表示,综合艺术创作、展览、交易、交流、商务等功能的综合性平台将应时代和艺术文化发展的需求而生。

孙云龙认为,艺术综合体的本质是一个地标性的艺术建筑,通过定期举办画展、拍卖艺术品鉴赏以及艺术家培育等系列活动,将市场中各个环节有效结合并形成合力。

同时,艺术综合体在孵化和培育艺术家及打造资本与艺术家对接的平台方面,具备了很大的优势。一个完善的艺术综合体可让艺术家在其中自由地创作,随后高效便捷地实现艺术的产品化和金融化,最终形成艺术的产业化。

艺术+实业+金融的探索

“正戎集团准备依托文化中心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将‘艺术+实业+金融’结合发展,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依托并互为支持,产生综合体效应。”孙云龙表示,正戎集团已开始规划一个旧工业建筑改造为艺术综合体的项目—“东方艺术金融广场”,项目基地位于黄浦江东畔,隔江与陆家嘴(600663,股吧)相望。

他们将和中国美协及人民友协合作,选送全国最优秀的50名艺术家于今年12月赴法国卢浮宫展览,2013年则计划策划“紫禁城-卢浮宫”展览,将国外的优秀艺术家作品吸引到中国。“打通了国际和国内最重要的两个展览平台”。

孙云龙表示,公司已整体规划了一个30亿规模的文化与艺术产业基金,并在今年投入3千万元资助相关活动。“优秀作品放在艺术综合体里长期展览,既可给民众和青年艺术家学习和观摩的机会,同时也可促成交易,且这些措施都和地方政府合作,在产业政策、税收、人才等方面会给予很大的支持和优惠,现在上海以周边多个城市已密切和我们沟通希望项目能够早日落户。”

综合体比拼综合实力

目前,国内青年艺术家的发展道路除了入选国内外大展外,还有不少人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即在国外拿大奖、在国内被报道。大多数“曲线救国”的艺术家回国后会走上教育之路或进入社会公共领域。

该现象也折射出全球化的经济结构支撑着一群彼此关系密切的收藏家、策展人、批评家和艺术家等。同样,大大小小的商业画廊正在中国百花齐放,世界各地的藏家也争先涌入中国的艺术市场进行收购,中国的艺术市场体系正呈现出多线索、多层次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

在孙云龙看来,目前我国的文化与艺术产业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群魔乱舞、内外竞争”的格局,谁能创新商业模式,谁就能占得先机。

目前国内从事艺术事业和产业的企业及组织众多,但最终比拼的不是资金、数量及硬件,而是文化与艺术系统性整合资源的能力和优势。

“谁的商业模式创新、谁整合国际国内资源实力强、谁能将文化与艺术产品化、规模化和金融化,那么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