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英国邦瀚斯拍卖行举行的秋季艺术品拍卖中,两件文物再次引发中国人关注和争议。这两件文物分别是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和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
据拍卖公司介绍,这两件拍品最早是英军第67兵团的上尉军官阿瑟·朱尔斯·罗伯森在1860年从中国“夏宫”(当时西方国家对圆明园的称呼)带出,托人带回英国家中。在拍卖宣传资料中,还附带着罗伯森当年留给家人的信件,记载了与这两件玉器相关的内容。
两件流失文物一出现,就引发华人关注,也引发相关部门和人士的抗议。11月2日,英国邦瀚斯亚洲艺术品部主管科林·希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原拟于11月8日拍卖的两件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已确认撤拍,文物的持有者已收回这两件藏品,不再参加8日的竞拍。拍卖行深表歉意,邦瀚斯从未想过要冒犯中国人民。截至目前,邦瀚斯已与中国国家文物局取得联系,希望通过媒体澄清此事。
随着收藏热升级,国内市场上的收藏品资源越来越少,很多买家和藏家瞄准海外市场,而国外市场的确也出现一些中国艺术精品,这正是国内拍卖公司和艺术品经纪人注重海外市场最主要的原因。据中拍协统计显示,中国拍卖市场形成20年来,通过拍卖回流的中国文物已有10万多件,其中就包括近年来高价成交的吴彬的《十八应真图》、曾巩的《局事帖》、《研山铭》、《砥柱铭》、《孔子弟子像》、《淳化阁帖》等作品。
英国邦翰斯拍卖行撤拍这两件中国流失文物,也为到海外“淘宝”的中国艺术品的藏家和买家敲响警钟。很多专家表示,随着拍卖市场发展日益国际化,信息快捷,且比以前更加透明,到海外捡漏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在海外购买中国艺术品更要谨慎。
在对待类似圆明园这样的流失文物时,买家和藏家都要保持清醒头脑,不应纵容不法分子的不良动机,应该以正常的渠道使这些流失文物“回家”。正确看待这些特殊流失文物,避免付出过大的经济代价,遵从国际公约和相关规定,解决文物回流的障碍,勿使流失文物成为拍场天价艺术品。
而且,有的拍卖行利用某些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大肆炒作一些艺术价值并不高的艺术品,牟取利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0年香港佳士得和蘇富比两大拍卖行举办的圆明园的牛首、兔首、虎首的拍卖。这一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很多人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抵制和抗议,然而,这3件艺术水准一般的工艺品仍旧拍出了天价,其价格完全是拍卖公司和不良商人运作的结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拍卖业发展升级,中国流失海外的艺术品在国外拍场频创天价,而海外淘宝的难度也加大,很多艺术价值不高的作品被炒成天价,捡漏变成了血拼,“爱国人士”拍场争抢中国文物的“盛况”成为一时笑谈。例如,2008年6月,在法国图卢兹拍卖会上,一枚清康熙皇帝玉玺,最终以5000多万元成交; 2010年11月,在英国班步瑞奇拍卖行,一件估价80万英镑至120万英镑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最终以5.5亿元成交;2011年3月22日,在纽约苏富比“戴润斋清宫瓷器工艺品珍藏”专拍中,一件民国时期的蓝釉描金印花粉彩开光壶,原本估价800美元至1200美元,经过多位中国买家的激烈竞投,以1800万美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民国瓷器全球最高拍卖纪录。
有的不法商人看中中国流失文物的巨大“商机”,试图从中牟取暴利,才使一些艺术价值原本不高的海外流失文物造就天价。到海外寻宝的中国买家将流失在外的中国艺术品价格推向高峰。在热闹的国际市场上,中国买家的频频出手,让不少流落到海外的文物精品重回国内。然而,一些拍出天价的艺术品,有的价格远远脱离其实际价值,作品的艺术价值完全被忽视。
此外,在海外购买中国艺术品尤其要留意赝品,不法商人通过不良手段,牟取高额利润,比如,有人将一些价值不高的新仿、高仿的艺术品送到海外,编撰故事,成为私人藏品,在拍卖场上以高价竞拍回来,人为拉升了其价格,再进入国内市场流通,让赝品出口转内销。而一些通过非法途径流出的文物,经过境外操作,成为流传有序、海外回流的艺术品,在国内拍卖场上以高价成交。
随着海外中国艺术品资源争夺日趋激烈,国内买家参与中国艺术品交易时更要了解海外藏品的特点和渊源,深入了解藏品知识和市场行情,避免不理性的抢购行为。
【编辑:宋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