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的亮相,北京798艺术节、北京画廊周等多种大型艺术活动的举办,透露出的信息表明,当前政府部门、画廊从业者和学界人士都在积极探索画廊业发展的新模式,“要素聚集”战略正在推动画廊业“脱困”。
2012年北京的第一场冬雪比以往来稍早一些,而对北京的美术业界人士来说,画廊业的春天似乎也不远了。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近日也表示,文化部将采取扶持发展艺术品一级市场、整顿规范艺术品拍卖活动和建立艺术品市场法规体系等三方面的措施,支持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成长期的烦恼是没“名分”
10月28日,星期天,记者在北京798久画廊观看了《回望·反思·重读经典》第十六回展“生活图景50—70年代写生”展。展出的42幅写生作品,都是张文新、汪诚一、苏高礼等艺术家背着画箱去农村画乡情,去工地画小人物,通过写生展现的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与社会的真实。
据记者了解,久画廊是以展示中国经典现代艺术为主要特征的艺术机构,艺术总监袁加、靳军走访了几十位相关艺术家,对每位艺术家进行深度学术访谈。并与国家大剧院等文化机构共同协作,力争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艺术机构。
数据显示,像久画廊这样的艺术画廊在北京地区有721家,主要集中在几个画廊聚集区,比如传统文化地区的“琉璃厂画廊区”、自发聚集形成的艺术区的“798艺术区”、“草场地画廊区”、“宋庄画廊区”以及在规划设计前提下形成的“望京酒厂画廊区”等。大大小小的艺术区构成了一个北京颇具规模的画廊行业。
记者通过翻阅相关书籍与资料了解到,画廊其实是一个舶来品。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中国的艺术生态还未得到西方社会的眷顾。澳大利亚人布朗在北京使馆区做私人艺术品买卖,随后创办红门画廊,实行国际化的签约代理制度,画廊在成立之初以餐厅的名义登记;而在上海,瑞士人何浦林首开的香格纳画廊,则注册为礼品店,展厅只是波特曼酒店里的一堵可免费使用的白墙,画廊就是在“走廊展厅”存活了下来。从此,“画廊”这个新鲜名词便率先在北京、上海等地以各种形式落地生根。直到现在,许多曾在香格纳画廊里出售作品,而今已经成为知名艺术家的人心中,仍然铭记着何浦林在夏日的骄阳下满头大汗地骑个自行车做运输工具,自己背着画作进进出出的朴素的生意方式。
尽管国内画廊市场有了20年的发展历史,但有专家认为中国的画廊市场连刚上路还谈不上。主要原因是国内画廊的发展其实“名不正,言不顺”。据了解,国内行业分类中并没有“画廊”这个行业类别,画廊在注册经营商不能作为运作实体出现,大多数画廊只能以注册成为文化艺术公司的方式出现。
“三座大山”或成发展瓶颈
日前,在陕西西安召开的“中国画廊业集群新模式探索高峰论坛”上,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西沐公布了一组数据: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3600亿元,其中画廊业(包括网上画廊)市场成交额100亿元左右,占市场总额不足3%。
伴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日渐繁荣,画廊业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大小画廊星罗棋布。太和艺术空间画廊董事长贾廷峰曾感慨地说,画廊是艺术行业中的最弱势群体,国内的拍卖行和画家1年赚1个亿的大有人在,但1年能挣1个亿的画廊却一个都没有,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个健康的艺术品市场,应该呈现“正三角”的结构,下层是一级市场,由画廊和一些古玩、艺术品商店组成,而上层是拍卖行,主要负责高档艺术品的销售。一级二级市场应共同发挥作用,互为补充。而目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呈现一个“倒三角”,拍卖行发展风生水起,热度很高,画廊业经营困难重重,步履维艰。“倒三角”的结构无法稳固,也由此带来了诸多市场问题。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日前在谈到画廊业的现状和未来时指出,当今画廊业的发展,面临艺术品市场私下交易、礼品市场份额大、拍卖业过度竞争等“三座大山”。他认为,一是艺术品市场私下交易的广泛存在。据不完全统计,私下交易的成交额大约占到了国内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的60~70%。私下交易的猖獗,不仅对一级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压缩了画廊业发展的空间,更颠覆了市场增长而日益需要的规范性与秩序性。二是礼品市场份额大。据统计,礼品市场占据国内艺术品市场成交额的大半壁江山,直接影响市场价值规律的建立及定价机制的形成。致使定价机制形成“倒逼机制”,就是谁的价格高,谁的市场定位就高,谁的学术定位就高,谁的艺术价值就高。三是国内艺术品市场拍卖业过度竞争。由于拍卖业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中的强势地位,在市场交易体系之中可谓一股独大,画廊业的突围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西沐强调,当下画廊业的发展困境到了一个必须要突围的时候了。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不少画廊纷纷将作品备好输送到拍卖会,主要原因就在于税收。易画廊渠道总监蔡汉宏算了一笔账:拍卖会在工商注册的性质为中介,只需交3%的税;画廊在注册时被归属到销售类,需要交17%的增值税,此外,还要按照画廊业绩缴纳相应的税,加起来得交30%左右。
“拍卖如同‘摘桃’,卖的是以前日积月累的桃,但是,桃快卖没了,现在要转向‘种树’。”北京画廊协会秘书长、艺术北京执行总监董梦阳认为,“画廊正是播种机,是园丁,会培育出新的桃。”
良性发展期待良策落实
记者听一位画界的朋友说到一件事:今年4月,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拍的一张祁志龙作品《消费形象37号》被画家本人称为赝品。随后,香港苏富比称这幅作品是真品,他们可以提供香港少励画廊发的真品保证书。针对这一声明,祁志龙的回应是,由于他的记忆失位,给香港苏富比,还有相关机构和个人造成了麻烦,这件作品确实是他的作品,并非赝品。朋友感慨道,如果放在内地,这事不晓得会是什么结果。画家本人都说是赝品的东西,会扭转乾坤呢?
记者日前从文化部获悉,为促进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树立诚信经营的中国画廊行业形象,2004年以来,文化部先后开展了3批“中国诚信画廊”评选活动,共评选出64家优秀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为维护诚信画廊的社会公信力,今年5月至6月,文化部开展了诚信画廊复核以及第四批诚信画廊评审工作。近日,文化部在京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全国12个省、区、市的45家入选第四批诚信画廊的画廊企业举行授牌仪式。与此同时,前三批诚信画廊也将统一更换新牌。截至目前,全国诚信画廊总数达到了94家。
看来,让画廊良性生存还需要多方面的行为与制度规范。目前,画廊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国家从政策层面高度重视和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去年12月,国务院《关于2012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下调艺术品进口关税;文化部发布了《文化部关于加强艺术品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重点强调要培育画廊业,发挥一级市场的作用。并首次明确指出,要推动艺术品行业协会建设。据悉,今年文化部开展了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工作,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的7260家画廊已经备案在册。
年轻的国内画廊业如何才能突出重围?有专家认为,在当前画廊代理机制尚不够成熟前提下,由画廊协会主动发起一些艺术博览会,有助于画家与画廊双方找到更多了解与沟通的渠道。不过从长远来看,从制度上完善画廊的艺术品交易无疑才是根本出路。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