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有句话也挺有意思的,“我画画就是为了讨好几个朋友”。专门问了这话啥意思,原来,他非常崇拜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我写作是为了使岁月的流逝让我心安理得,其次就是为了我的朋友。”刘溢特别认同这话,他的不少朋友并非圈内人或艺术家,他们是他生活中的好友,看他擅画,就会来挑衅:“刘溢你能画个奥巴马啥的么?你敢画个奥巴马光屁股么?”刘溢当然不服气,就会立马去构思去画。听到这里,真的觉得艺术家还真不能没有一点童真或是“幼稚心”。
那幅遭遇了国内网民无数遍解读的《2008——北京》,到底是如何来的呢?90年代初,刘溢夫妇住多伦多时,斜对门的犹太邻居过来敲门说:“我妈妈以前学过中国麻将,你们可以跟我们一起打麻将消遣么?”于是就有了四个人在刘溢家打麻将的桥段。没想到,后来这段还入了画,当时打的那副80加币的麻将就成为绘画道具了。
当刘溢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在那里解读所谓“刘溢密码”时,感觉非常惊讶,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那么多人有这份解读的意愿。刘溢说:“客观上看,我在画里确实添加了一些政治上的现象,但解读的人们自己又在很多地方进行了发挥和宣泄。”
“一级市场算是被毁啦!”
1991年,刘溢去了加拿大,四年后他加入了加拿大安太略省美协,这是很多年来该美协第一位投全票进入的画家。93年到99年,刘溢和夫人在多伦多开了刘溢画廊“LuiLiuStudio”,生意很不错,他们用赚的钱买了房子。“不过加拿大真的没太多艺术市场的,还是要看美国。”
之后,有几家美国画廊代理他的作品,“在那里卖的画,我只得一半报酬,但跟我自己卖的全价差不多,因为美国的市场好,美元比价高。还有,画廊的许多生意,是在富家晚会或高层会议上进行的。上层社会中的那么一些经纪人(许多是同性恋)深谙室内布置和名人私生活,他们有教养又有感觉,比如提到普蓝色人家说MidnightBlue(子夜深蓝)、深红是WildStraberyJuice(野莓浆红),老实说打死我也干不好这种差事,我宁愿把钱分给他们一半。”
根据雅昌网资料,刘溢油画首次进入国内二级市场是2006年保利春拍。那一次,他的创作于1989年的《我讲金苹果的故事》突然没有任何前戏地被买家们不断来回飙价,最后由资深藏家唐炬出到137万的高价拍得。在后来的五年多里,刘溢的作品在苏富比、佳士得、保利、嘉德、翰海等国际国内大拍卖行里均有成交记录。
“其实在06年那次拍卖之后,我的那些挂在西方画廊里的作品在一夜间就几乎被一扫而空。国内的买家积极地去以画廊的价格买进作品,然后过一阵它们又会高价出现在国内的拍卖行里。”说到这里时,刘溢的面部表情呈现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作品能在二级市场有尚佳表现自然是好事,可是在那些原本正常作业的西方画廊里,他还怎么敢挂很多画呢?“如果把画价提得很高,那么西方人根本出不起国内买家的价格来购买!嗐,我的一级市场,算是被毁得差不多啦。”没想到,画家还会面临这种奇特的窘境。但充满激情的刘溢还是很用功地坚持每天十来个小时的创作,不太理会市场。
那么之前收藏他画的西方藏家是否会把作品拿来中国拍掉呢?“真的不太会啦,有跟外国藏家开玩笑说,你现在可以去把画卖掉挣些钱啦!而人家却反问说,难道你想让这幅画离开这面墙壁么?”说到西方普通人的对艺术品的喜欢,刘溢又给出两个例子:一个广告业的导演很喜欢他的画,然后他把客户方带过来,也给人家秀了刘溢的画,然后说“拜托你以后多给我发一些单子来做,让我可以赚多点钱来买他的画!”甚至来刘溢家修理的水管工也看上了他的画,然后攒了钱来买画。
但他也在新书中分析了北美与欧洲市场的不同之处。“欧洲百姓理解油画,如同中国北方百姓理解京剧,所以有基本功的中国画家更易适应;而北美普通百姓对画中的功力与教养不太关心,中产阶级则更喜欢标新立异的视觉刺激。这给艺术家提供了抛头露面的机会,虽然其中多数是俗不可耐的东西。高高在上的大款,更喜欢靠得住的名人作品。我现在的契合点,就在这中产与大款之间。”
他的“胡大爷系列”在西方卖得挺火,“那是表现个人和文明的不协调性,没有很多的政治批判性。”刘溢告诉我曾经有著名的美国作家在他的波士顿个展后如此评论道:“这个来自北京的小子,居然敢在西方艺术前扭起Hiphop。他冒着媚俗和平庸的风险,把北京和波士顿的两边都开了个玩笑。”
在那些爱画的零星客户之外,刘溢的藏家面颇为广泛,上海的刘益谦、郑好,北京的唐炬、谭智,今日美术馆、泰瑞艺术基金、多伦多的PeterMunk(加拿大最高纳税人)等都藏有他的一些作品。他说还有不少他自己不知道的各地藏家,因为画廊和拍卖公司有时不一定公布客户名单。
爱写字的画家
愿意给刘溢写评论的人并不多,陈丹青在看过刘溢的画后评论道:“刘溢沉迷于大量幻象——是幻象,而不是主题——并赋予这幻象各种复杂的剧情。我不确定他是着迷于这类自己编撰的剧情,还是剧情的绘画效果,在他画中,二者都很夺目,过于夺目,以至我总是很难决定被哪一部分吸引:是他的画艺?还是这画艺描述的剧情?……”
跟陈丹青一样,刘溢也是个爱写字的画家,都好写书写文章这一口。想是叨在同类吧,难免很有惺惺相惜的那种气息。他评价说“中国唯一的一个没有挂靠任何机构而独立在画画的人就是陈丹青”。
闲时翻看了这本《作品的背后》,感觉它还是对得住那些在签售会上曾经排队到上美二楼的“溢粉”的。全书分“论幽默”、“论梦”和“论创作”三大章,每个章节里都有比较理性的类似学术研究般的论说,但也同时充实着大量的来自直接经验的非常有趣的想法与说法。阅读该书时,读者应该有多次爆发出会心笑声的可能性,否则,可以视该读者为毫无幽默感、不太做梦、对艺术及创作没有兴趣。
原本刘溢希望这本书会是一本纯文字书籍,但人民美术出版社还是说服了他,让这本总计220页的书里,每个左页都印有一幅刘溢的油画(整体或局部)。虽然这没有让刘溢如愿以偿,但购书人应该还是很高兴在阅读的同时,让负责审美的视觉系统也得到一些直接的享乐。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