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博”隐藏的学院痕迹——寻迹中国十大美院 2012-11-14 15:58:5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劳霭华 刘学明
若论国内青年艺术学生的创作,难越“艺术学院”的樊篱。虽说“学院”这一西方舶来品,在中国土壤中扎根、发芽仅仅百年,但已取代传统私塾、皇家画院成为近代中国艺术人材的摇篮。

3、川美:自由创作的重视

四川美术学院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异军突起的。当时,高小华的 《为什么》、罗中立的《父亲》、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等一批四川美院学生的作品开创并推动了“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在中国的发展,从而衍生了“伤痕美学” 与“乡土写实”的绘画风格,并促使以川美为主流的“四川画派”声名鹊起,走出了张晓刚、周春芽、张杰、庞茂琨等当代艺术的大腕。

与中央美术学院对基础造型训练的坚守不同,四川美术学院在教学中更倾向于对创新思维的提倡。川美的年轻艺术家一直都很活跃,不少人学生时代的作品就很有影响。川美油画系的教学实践是走在全国前面的,整个教学系统比较严谨,对油画以外的其他艺术样式,比如新媒体的材料的都有所关注。

目前国内大部分美术学院都在沿用工作室制度,而川美早已把工作室制分解了,改成课程制,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适合的自身的课程,因此每个人做的东西都比较独立。这更符合川美的特色,实际上从近些年毕业生的状况来说,这种改革也是有效的。在教学中加重了创作的比例,学生能比较早的进入创作状态,这也是四川美院一直创作比较活跃的一个原因。

近几年,川美培养的青年艺术家更倾向于新表现、新抽象、新卡通、都市人格和底层人文描绘等。川美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催生出新一代的艺术家,与保持关注社会,尤其是关注底层草根的传统有关,对此,川美院长罗中立认为:“首先,四川美术学院处在城乡结合部的位置,这里不是中国发展中最光鲜的一面,而是各种现象杂处的状态,这对于思维的触发和感受力的积蓄具有很好的先天条件。”

张子叶《你想起了谁系列三》油画.jpg

张子叶《你想起了谁系列三》油画

张子叶《你想起了谁系列三·4 》油画.jpg

张子叶《你想起了谁系列三·4 》油画

作品解析:张子叶 《你想起了谁》系列 油画

在这个系列的油画肖像系列中,人物形像是用带有流洒感的笔触塑造出来的,富有层次的色彩和颜料像涟漪般地传递和扩散。画面传达出艺术家对艺术表达方式的探索试验与个人精神状态的描述。

郭延军 《净地系列》 油画

郭延军 《净地系列》 油画

郭延军 《净地系列》 油画

作品在抽象与具象之间结合,集中探索色彩、肌理、质感,营造出类似新媒体影像效果的新视觉。用鲜艳瑰丽的油彩去描绘传统山石,以错落的造型结构,紧密的笔法建构出不同于中国传统文人水墨画的立体效果,展现了年青创作者更倾向于打破求同的稳定模式,强调高度个人化、原创和多样化的语言。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