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狂欢到价值回归—中国当地艺术面临的市场困境及出路探索 2012-11-14 16:04:0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曾形象地描述过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一面是热气腾腾的拍卖,一面是冷瑟瑟的画廊业;一面是在聚光灯下那几个热得发烫的成功人士,即所谓市场皇帝,一面是既狂欢又失落的大批画界寒士;一面是热闹的媒体,一面是冷眼相观的市场。

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曾形象地描述过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一面是热气腾腾的拍卖,一面是冷瑟瑟的画廊业;一面是在聚光灯下那几个热得发烫的成功人士,即所谓市场皇帝,一面是既狂欢又失落的大批画界寒士;一面是热闹的媒体,一面是冷眼相观的市场。

通俗的写照,描绘了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纷纷扰扰,好似江湖。

如此说来,江湖里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真相的现状究竟如何?诸角色处境如何,有何难言之隐又有着哪些满心欢喜?对比国外,这江湖是领先了,还是落后?对比过去,这江湖是进步了,还是止步?这场高雅的江湖大戏,到底有着哪些隐忧、甚至于暗流涌动的危机?解开这些谜团,不妨顺着智者们的足迹和声音做一番别有风情的探索。

“跑调儿的”天价狂热

“刷天价”正在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一个典型非常态。自1990年代张先《十咏图》以1980万拍出后,天价的递增速率和幅度都愈发惊人,直到近年,井喷现象令人瞠目结舌:1.69亿的吴彬《十八应真图卷》,4.025亿的王蒙《稚川移居图》,4.255亿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且天价的狂热势头似乎还将继续如此轰轰烈烈地演绎下去,以至于不少业内人士面对这种非常态已深感忧虑,如芷兰雅集文化机构杨玉峰不无警惕地指出,资本介入为艺术品市场带来了新问题,比如价格的泡沫和过度的投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龚继遂毫不客气地指出,2012年将是一个挤压泡沫的过程。可是,年岁过半,过程似乎尚且不见清晰。

在买卖炙热的同时,这首本来就有点“跑调儿”的曲子,更是突兀地弹出了一些弦外之音:假拍、拍假、串拍、挟拍、拍杀、走拍,等等。西沐先生说得很到位,不消解诚信“毒药”问题,中国艺术品市场永远无法赢得投资者的喝彩。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评论员更是将矛头指向了监管部门,他认为,监管缺失和行政渎职是引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价值嬗变后的怪圈

按理说选购艺术品可能会考虑收藏、鉴赏、美学、艺术、人文等等价值,但当投资绑架艺术,艺术品由此而来的过度经济化,从长远看,将会殃及艺术品市场,让它彻底沦为一个江湖乱局。

当投资价值压抑了其他所有价值以后,原本具有复合价值的艺术品将变得乏味可陈,艺术家将可能随波逐流,如同参展2012艺术广东博览会的一位深圳青年油画家说:“市场是我们作画的指南,这种本身不合规矩的事情,现在大家早已习以为常了。”这就是投资价值幽灵在作祟,让艺术品沦入“资本-交易”的怪圈之中。

这也激活了一大批艺术品投资基金等金融工具,而这些工具又折返回来倒逼艺术家们按部就班地创作迎合市场的作品,由此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艺术品市场交易数据看好的同时,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却在渐趋淡化,这不失为一种悲剧的狂欢。即便是基金操盘者,对此也不无忧心——Z-Ben Advisors公司的评论员就指出,“基金需要出售储藏的艺术品,以实现对投资者的回报,但这些艺术品能否卖得理想价格将是巨大挑战。”造成这种悲剧的本因正是因为艺术品价值缺失所致,当艺术品的欣赏价值被遗忘,则它已经变得和机械复制时代下的艺术品差异无几,它身上本身所具备的“光晕”也会渐次消亡(即使存在,也将被人所遗忘)。

常规艺博会的尴尬:香肠、性与沉香

艺术市场非常态远未止步于拍卖场,各类常规的艺术博览会正在成长为一个体量吓人的“巨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艺术博览会。有论者基于交易额、展会数和观展者等数据,对此高度评价。但一位参展2012广州艺交会的画廊展商曾以“行情伪装术”来向笔者形容“艺博会”的价值。近期在广东举办的一个年度艺术博览会上,记者看到的是,收藏品占据了半壁江山,恰如一位“艺博会”观察者所痛批的那样——香肠、性和沉香成了艺博会的关键词,而同时一些艺术家抛弃画廊代理,自己走到了市场的第一线,最应该活跃在艺博会上的画廊,却更像个配角。

国内常规艺术博览会发展至今,受制于优质展商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内成规模画廊数量有限、增长缓慢,而优秀画廊更是稀少,每一个艺术博览会的展位招商均仅限于这些稀缺的好的画廊上,展会主办方的被动性已成顽疾。优秀展商的缺失,使艺术博览会的形象宣传、品牌建立、市场拓展等举步维艰,难免落入同质化、单一化,甚至低俗化和庸俗化的窠臼,更遑论学术性、前瞻性与时代性。

艺术距离消费很远吗?

纵观中国艺术品市场,除了投资资金的高歌猛进外,难道中国人不需要艺术吗?
曾有一个故事,郑州一对新婚夫妇乔迁新居后,想置办点艺术品装饰住家,却遇到了令人难堪的问题:地摊货看不上,画廊的买不起。偌大的艺术品市场却满足不了普罗大众的需求,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姑且不论“平价艺术品”在逻辑上是否合理,但这个个案的的确确折射出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大诟病:价格作为一道愈发不可逾越的鸿沟,阻断了大众与艺术品的联系。

一位市场资深人士不无悲观地认为,名家艺术品市场属于行家领地,当代艺术品则被年轻时尚的成功人士占有。哪里还有民众的位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的艺术品市场,但虚高的交易额下是大而不强的真实,天价拍卖品堆积的数据令艺术品业内人士忧心忡忡,何以为继?全球第一的光晕之下,并非建筑于坚实的艺术消费市场之上的、封闭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远未成型,如何撬动城市中产参与到艺术品消费之中,打破艺术与消费之间的距离感,成为中国艺术品经营机构寻求变局的重要课题。

撬动这个富于想象力的强大市场并非艺术品机构的一厢情愿,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人已经向世界展示了惊人的购买力。两年前和讯网所做的一份网络调查显示,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购买艺术品的行列。参与这项调查的人群中实际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占72.97%,10-100万的占21.62%,100万以上的占5.41%;而他们当中已经买过或者有计划买艺术品的比例高达89.19%。这部分人群已经或者正要成为中国艺术品消费的主力军。这些购买艺术品的人抱有投资目的的仅占25%,大部分还是抱有长期收藏、装饰等目的,比例达63.33%。装饰家居是大众购买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一位艺评人曾这样写道,“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回归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就是价值的发现和认知。”这恐怕就是对艺术品价值单一化的最好回应。

“大艺博”等的变革力量

近一年来,艺术院校大学生与青年艺术创作群体成为各种展览的座上宾,毫无疑问,年轻创作群体的作品价格成为平衡中国艺术品市场价格杠杆另一端富于想象的力量,虽然面对诸如他们尚未进入创作成熟期,其作品质量参差不齐,过早让艺术院校学生面对市场是否是一种透支的质疑,但市场乐见其成,正如即将在2012年12月开展的“首届大学生(广州)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大艺博”)主办方在宣布这将成为持续举办的艺术院校毕业生作品年度联展时收到的反馈那样,艺术消费者、艺术学院和年轻创作者对参与其中表现出积极的意愿。“中国每年毕业的艺术专业学生达30来万,这些身份明确、经过严格艺术培训的大学生、研究生的作品,在经过严格筛选之后,其作品质量不应受到质疑,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艺术院生的毕业联展。

而在售价方面,‘大艺博’展出作品的平均售价不超过3万元。我们欢迎一切喜欢艺术,希望生活与艺术发生直接关系的人们进入这个艺术博览会。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经过艰辛的艺术培养的学生能在‘大艺博’实现其市场价值,坚定地走艺术创作之路,为当代中国艺术展示丰富、多元的面貌。”“大艺博”主办方之一的广州华艺文化有限公司总裁李峰向媒体明确表示,“我们就是大张旗鼓地帮毕业生卖作品!”

西沐等学者希翼的,“中国艺术品市场需要一种艺术自觉与启蒙”,如何实现?让艺术进入生活,这应该就是一条现实的路径,“大艺博”以及为撬动艺术消费市场而摸索的一切力量,是否真的将改变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生态?我们拭目以待,这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这种变革的力量对于市场的真正成型却是积极的。

 

 


【编辑:刘建英】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