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雕塑越来越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山东省青岛市的五四广场,有一尊标志性的雕塑作品,它高达30米,直径27米,重500多吨,名叫“五月的风”,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钢质城市雕塑。它的创作者是安徽籍的雕塑艺术家黄震。今天的节目就请您走进黄震的世界。黄震现在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安徽省会城市合肥,他的工作室就处在合肥近郊的一幢三层的房子里。走进这间工作室,你会看到到处是陶土、半成品或成品的雕塑、收藏品等,墙壁上挂着他的美术作品。虽然很凌乱,但屋子里的热烈氛围感染着每一个进入这里的人。就在他的这个工作室里,黄震就他的生平与记者从头道来。
黄震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郊区,父亲是个兽医,于是他对农家饲养的牲畜非常熟悉。但在他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有一天我大哥去合肥,带来一些笔,就是蜡笔,六彩的。原来有十二色的,十二色的对我来说都是奢望。他带了六色的回去,回去以后,他自己就这么画。他画了有一幅画,在我脑子里面现在很清晰,就是这幅画触动了我。他画的是一个太阳:山是青的,水是蓝色的,天空也是蓝色的,(太阳)光芒万丈,有很多光芒,然后中间有个巨大的太阳。现在想来,它应该就是一副涂鸦,就是这张画触动了我。”
青岛五四广场雕塑《五月的风》
从此,少年黄震就对绘画着迷了,他就画小人、鸟雀、瓜果,也画一些他看到的花草树木。很快,他就表现出在造型方面的过人的敏锐,他似乎凭着直觉就能捕捉到那些简单事物的精髓。他画的那些器皿能够让人感受其特有的质感。他的一个中学美术教员鼓励他做一个艺术家。
可是,从一个乡村少年到一个艺术家要经过一个这样的历程呢?他考上了美术学院,却因为一个意外没能进入学校。他流浪到了北京,在经过兴奋、茫然、探寻后,他有幸先后在两个中国最为知名的雕塑家工作室工作过。机会出现在1996年,这一年冬天,黄震在济南工作,他从朋友口中得知了青岛五四广场雕塑招标的消息。整个招标是两个月,他们得知消息的时候就剩一个月了。费了一些周折,黄震还是拿到了标书。这之后不久,他去了一趟五四广场,那时的广场还象个工地,到处是沙土,一片荒烟蔓草。他回忆说:“荒草一片,风吹得哗哗的。我们顺着这荒草,越过去看市政府。站在五四广场边上,就是海边上,我们靠在栏杆上,一阵海风打过来、冷风打过来,给我打了一个寒颤、一个激灵。冷颤这么一打,我说怪了,这东西出来了。我那个时候,一阵风打过来的时候,我脑子里旋起了一阵风,就是一阵旋风啊。”
由这阵风,黄震联想到了当年的五四运动。青岛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就像一场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给人带来了新鲜的思想和力量。确定了用“风”作为素材的想法后,黄震开始动手设计起来。他又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家乡的田野中常会出现“小旋风”,孩子们都喜欢追着跑。“后来我就回来,回到老家过年,我在火成上就把这个草图勾了出来。这个草图至今还在,有几个草图,草图多了。其中最成形的就是在火车上勾的,都很小,不到一个鸡蛋大。”
过完春节,黄震回到济南开始用水彩画效果图,可总是不如意。这时候,他遇到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他在济南推销电脑正是这位年轻人帮他用电脑新技术帮他制作了效果图。
后来,这个取名为“五月的风”的雕塑作品中标。经过在北海船厂的封闭制造,雕塑《五月的风》在1997年底在青岛五四广场立起来了,一时间就成为公共事件。雕塑取材于钢板,并辅以火红色的外层喷涂。旋转的造型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向上的力量,整个广场的景物都向这件雕塑聚拢而来,呈现了一种莫名的秩序。无形的风从天上来,从海上来,从历史深处来,黄震捕捉到它,并用500多吨钢铁将它固定下来。这团钢铁的风象红绸飞舞,又象火焰燃烧,总之,它让人浮想联翩。他记得,剪彩的时刻天空下起了雪,轻柔的雪花一片片落在钢铁质地的雕塑上。“剪彩那天那热闹非凡,彩球满天——都是气球,巨大的气球,鼓声、炮竹声,还有发言,很热闹。开心是肯定的。自己心中的一个蓝图,从那么小——象板栗那么大,纸上的一个草图,然后一点点放大,逐渐变成一个实体,放置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面。”
这个雕塑作品一时风靡,在报纸、杂志、电视,甚至教科书上,到处都能看到它。沿着《五月的风》的足迹,黄震做了一系列《五月的风》的类似变体,从形式、材料、色彩的使用,雕塑的体量,都与《五月的风》有着连续性。这期间,黄震迷恋上中国的过去。他提到敦煌壁画,他说这些斑驳迷离的壁画固然有赖于那些最初的工匠,但无疑地,时间也参与了其中。他还提到中国古代的工匠们穷尽自己的想象,用一生的时间,用美丽的石头打制一件器物。“他一定是有内在需求,发自内心的需求,才能让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能静下来,坐在那儿。你想这样一件东西,他要做多长时间啊!全身心的投入。最后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理由,什么理由能够说服我们,让我们相信:这个工匠他们能够持续地穷其一生,持续投入如此之大的热情在这一件礼器上。”
五年前,黄震应邀成为浙江省舟山市标志性雕塑的主创人。在方案出来之前,他历时一年半,深入舟山市的海岛渔村采风和体验生活,考证舟山的地域、历史、人文、城市建设等特点,而其中的东极岛之行带给他灵感。“就是在东极岛上,我又一次被触动了。早晨太阳那么大,巨大,挂在海上。这使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时候我真正地发现了太阳的美。就那一瞬间的太阳出来,一下子感染了我。我觉得这个地方应该做个太阳。我们的古人刻在石头上的那种图腾崇拜理念,就有太阳,大鸟背负太阳。”
最后确定的方案是雕塑《日出》,黄震说这件作品是他用来向中国文化传统致敬的作品。《日出》是表现一个即将浮出海面的太阳,以相似的红色钢铁圆环,等比例大小不同的渐变,用组合的异变性,来构成球状。“我希望通过它产生一种节奏与律动感。通过日出和日落之间的关系,它产生一种虚幻的(意念)。早晨太阳升起,照在东边的小的拱跨,由小到大,你从各个角度,从不同的面,(会看到)有一个不断变化、在移位的(效果)。那么这个光影就产生了律动,它就会有一种很分明的、很清晰的节奏感。它呈现一种运动状态。每时每刻它都是不一样的,实际上这也是我对时间的一个思考。”
雕塑《日出》非常柔美,有一派天籁和鸣的气象。这似乎表明黄震已经和他所处的世界、和他自己达成了默契。你要是能走进这尊雕塑的内部,那些构成这件作品的红色圆环就象星辰行经天宇而留下的完美弧线,广漠无垠的宇宙触手可及。
黄震有时会到各个城市自己的雕塑作品前看看,那个时刻他真切地感到:现在它们已经不属于他一个人了,它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我一直很相信我冥冥之中有一种神秘的东西推着我。我觉得我还在还不断地完善(自己),我觉得如果生命是一个坯的话,我还在不断雕凿。”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