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区产业项目形成的条件
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邓刚向本报记者介绍,红坊艺术区项目的形成具有一定偶然性,但经过多年的理念和实际操作的磨合,红坊艺术园区内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业态。尽管如此,在他看来,产业园区定位于文化,“风险仍然比较高”。
邓刚告诉记者:“艺术园区首先是要有特定的目标客户群体,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发展得很好。只有在一线城市和部分文化较发达城市,在已经具备一定文化氛围的情况下,才有发展艺术园区的需要。因为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决定了城市的文化消费群体。”他认为,目前文化艺术园区的定位,在中国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不是所有城市都可以拷贝。
其次,邓刚认为,文化园区的定位,相比一般的商务园区更难。文化艺术真正做到运营良好是个艰苦过程,不能指望有太大的盈利前景。“只要定位于文化就要适当放弃过高的盈利目标。这是有很大的阻力和很高门槛的。”
以红坊艺术区自身的发展经验,邓刚建议在艺术园区打造过程中,必须有社会资源、文化艺术资源的机构介入。“必须能坚持。因为始终会遇到效益和业态的矛盾。机构的入驻有门槛,门槛的高低决定谁的进入。这是个很痛苦的过程。经常会遇到利益和主题的冲突。”
最后,他认为,艺术区的运营要做很多工作,打造艺术区的软硬件,并非一劳永逸,后续仍需要做大量工作。“这包括要求艺术区内机构参与社会互动,使业态之间有比较好的关联性。”他说,“每年除了运营,我们要围绕一些主题做很多工作,投入很多的人力和财力。”
由此可见,艺术区项目的开发与运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很多配套环节和运营投入。在其中,文化机构与商业机构的业态平衡是艺术区发展的重要难题。
文化与商业的生态平衡
邓刚告诉记者,目前,真正给红坊艺术区带来盈利支撑的是那些“泛文化机构”——一些跟文化艺术、创意有关联,但盈利模式比较传统的公司和企业。“比如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甚至香水研发类公司等等。这种公司其实是园区的最主要客户,他们的收入很稳定。但他们所有的收入部分,是产生于园区之外的业务。”
据他介绍,红坊艺术区目前的画廊、民营美术馆等有8家,而“其他机构”则约有80家。也就是说,尽管红坊艺术区的定位是文化艺术产业,但支撑这个产业运转的却并不是艺术产业。
据了解,目前上海的艺术区大多是有专门的机构、企业进行组织运营。邓刚告诉记者,“上海的‘莫干山50号’和‘红坊’艺术区的项目区位都是在城市的中心区位,商务成本比较高。所以企业对园区的效益考量会更刚性一些。”这就意味着,在保证有效运转的前提下,这样的艺术区并不能为资金投入有限的艺术家个人工作室、非盈利空间等提供更多便利。
尽管,在莫干山50号,仍有一些艺术家租赁工作室,但是对于市场化程度高的艺术区来说,一般的艺术家个人很难待下去。而对于像红坊艺术区这样市场化运营程度较高的区域,一开始的入驻就是以机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