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芽:本能绘画 2012-11-17 14:41: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唐子韬
在展览上见到周春芽总是被记者包围着,作为当代明星艺术家之一,人们对他个人的关注常常大于对他艺术创作的关注。 周春芽的工作室在成都郊区的“荷塘月色”,这里的新蓝顶艺术区是一些著名艺术家们工作室兼别墅的聚集区。

周春芽:本能绘画

周春芽

在展览上见到周春芽总是被记者包围着,作为当代明星艺术家之一,人们对他个人的关注常常大于对他艺术创作的关注。

周春芽的工作室在成都郊区的“荷塘月色”,这里的新蓝顶艺术区是一些著名艺术家们工作室兼别墅的聚集区。市场给一些艺术家带来了财富和声誉,让他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证明自己,也让“艺术”这个词变得不再那么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情感的色彩

周春芽工作室门口蹲着一只巨大的“绿狗”,这是他近年广受欢迎作品中的一类。这个符号化、卡通化的“绿狗”,张着血盆大口,却带着一种泼皮的表情,颇具讽刺性。

记者来到周春芽工作室的时候,他正在接待一位比利时画廊的朋友。工作室的一面墙上,挂着巨大的作品:《绿狗》和《桃花》,色彩极其浓烈、夸张。

周春芽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色彩和激烈的笔触。有人把他的艺术和西方的表现主义联系起来。发端于20世纪初的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用夸张的笔触和色彩描绘事物,更加注重艺术家情感的宣泄和表达。

带有生命本能特色的夸张色彩同样是周春芽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绿色的狗、红色的男人体、粉红的桃花、血色的石头,这些激烈的色彩与艺术家强烈的个人情感密不可分。不过,分门别类只是艺术史家和批评家的事情,艺术家,只需要将自己的情感尽情地挥洒到画布上。

1980年代初的中国,灰、蓝仍然是普通人生活的主色调。整个中国的艺术从相对封闭的思维禁锢走向开放。1980年,还是美院学生的周春芽,随着同学来到藏区写生。明亮的蔚蓝天空下,少数民族服饰丰富鲜艳的色彩,给对色彩极为敏感的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仿佛一下子从灰蓝暗淡的世界闯入了色彩斑斓的空间。

直到出国留学之后,周春芽才发现,西方的现代艺术大多是以色彩为主题。“在西方的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中,色彩并不重要。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同样如此。”他说,“但是,我对色彩很敏感,我始终认为,色彩是绘画的一个主题。”

周春芽认为,西方的现代艺术多是以色彩作为主题,很多抽象画本身就是色彩。色彩不再仅仅从属于描绘的对象,而是独立出来,成为内容,甚至就是主题。“色彩就像音符一样,是个抽象的东西,本身就具备思想。色彩是很有魅力的。”他说。

对于周春芽来说,他的创作也与他的个人情感经历密不可分。他画狗是因为与自己家养的狗有感情,画桃花也是因为对桃花有感情。对生活的看法、

思想情感的融入,让艺术家在选择适合自己艺术表达的题材的同时,也就选择了艺术家自己情感的对应符号。而之后对于题材的表现方式则成了个人情感的进一步宣泄。

绿色的狗、红色的人,这种颜色的夸张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周春芽想表达的思想情感。作品用绿色的方式,加强了对狗的理解;用红色的方式,加强了对人的欲望的想象。奇怪张扬的色彩,加上奔放的笔触,这种特别题材和语言方式的结合,造就了一件件优秀的艺术作品。“艺术家的绘画语言一定要有个性,有独特的风格。这个特点越明显越好。”周春芽说。

绘画的可能性

对于周春芽来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德国留学的经历,让他真正了解了艺术在世界上的发展状况,也让他深深认识到中西当代艺术发展的巨大落差。但短短三十年之后,中国在艺术上达到与国际同步发展。

尽管在当时的西方包括装置、影像、行为等观念艺术创作方式已经十分流行,但架上绘画仍然是一个主流艺术门类。看到了许多艺术上的新奇创作之后,周春芽并没有改变自己对架上绘画的热爱。

“我始终认为架上绘画非常有魅力,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它。因为,在一块布上,要想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完全表达出来、实现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难的。”周春芽说。

他始终相信,从艺术家的创作角度讲,绘画作为一种平面表达方式还有很多可以做的地方。“特别是在中国,自古以来,唯一可以脱离实用功利性的艺术只有书法和文人画。而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艺术家才开始学习西方的艺术创作样式发展自己的艺术。”这就让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国,在绘画上可以突破和改造的空间变得广阔。

自1990年代开始,周春芽的画面中多了很多文人、怪石的形象。“那段时间,我到苏州,到那些园林去玩。看到了太湖石,有了很多感触。我开始画太湖石。但这批作品没画太多,不超过十五张。石头只是一个题材,只是用了我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周春芽告诉记者。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怪石往往是单色的,但周春芽绘画中这些名为“太湖石”的石头,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但又有着西方古典主义油画的背景,而石头上常常带有的鲜艳的“血色”,让这些形象打破了文化符号的一般意义,而具有了当下的价值。

艺术的大众化

“绿狗”是周春芽绘画的另一个标志性主题。

狗的题材曾经在一段时间里是周春芽的最爱,画面中的那只怪诞、乖张的狗,是他曾经的爱犬。周春芽回忆说,后来爱犬去世,他心里难受了很久,甚至再也不想画狗了。

如今的“绿狗”系列作品里,除了架上作品,还有很多卡通化的衍生雕塑。而后者,也让他的这一系列作品变得妙趣横生、家喻户晓。由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绿狗”雕塑也从此成为周春芽的作品符号。

“我考虑到受众面,因为很多人喜欢绿狗,喜欢这个题材,所以才会推出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同样是绿狗,我还曾经尝试以一种传统的雕塑形式呈现,但受众面比较窄,只有少数对艺术敏感的人才会喜欢。”周春芽说。

画“绿狗”,为周春芽带来了声誉。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个怪异乖张的形象并不容易让人亲近,更不要说去理解它。而艺术在不能为公众理解的时候,就往往成了少数人的阳春白雪。但是,卡通化的“绿狗”形象,“连小孩子都会喜欢”,这让很多不懂艺术的人也能够欣赏、把玩艺术。

“从经济角度讲,这个肯定不如我的画值钱,但是可以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我的艺术。”周春芽说。

市场与收藏

最近十年,随着中国一些当代艺术家获得了国际声誉,很多艺术品被海外藏家收购。这让周春芽这批“墙外开花”的艺术家们获得了他们不曾想象的“名”与“利”。

说起他们这一代艺术家的成功,周春芽坦言:“其实,艺术家没有变。现在市场上卖得贵的艺术品都是十年、二十年以前的作品。那个时候中国艺术市场还未成形。艺术家没有变,艺术家的题材没有变、画法也没有变,只是市场变化了。”

周春芽认为,中国艺术市场的繁荣,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的情况。“如果中国经济不好艺术品市场也会不好。现在中国艺术品在全世界范围内非常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但是,他认为,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和艺术家的创作并没有关系。即便没有市场,艺术家的创作也会如此。“当然,也有专门考虑市场的艺术家,会根据市场的需要选择题材、风格。这种艺术家也很多,但是优秀的艺术家不会这样。”他说,“只有坚持自己的思想个性、风格才会成为好的艺术家。”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对比以前,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短时间内突然变大了,这也让周春芽无法否认这是“市场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对周春芽个人而言,他更看重的是真正的收藏家的收藏对艺术的推动作用。“热爱艺术的收藏家收藏的艺术作品,包括一些美术馆、艺术机构对作品的收藏,对艺术市场来说是健康的。这与单纯地把艺术品当作一种商品炒作获取更大的利益是不一样的。”

周春芽告诉记者,他能够认同那种收藏多年以后,将已经保值、升值的作品再拿出来卖的藏家行为。而他更加赞许私人收藏能够最终进入公共视野的行为。“大部分收藏家把艺术品买来自己欣赏,但有些人会办私人美术馆,把收藏品展示给公众,让更多的人欣赏这些作品,这对艺术业的发展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编辑:宋林林】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