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回忆13 70cm×60cm 布面丙烯 2010
海上花072 150cm×100cm 布面丙烯 2010
海上花074 100cm×100cm 布面丙烯 2010
看李磊的作品,犹如听旋律优美的纯音乐,没有歌词的引领,你只能凭借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它的美与情绪,意义的解读存在于内心深处,音乐的节奏与旋律牵引着你在想象之中漫游,如同打开的记忆在时空中回旋激荡,体味蕴藏在情感之中的精妙。那让人心灵悸动的音乐,是看似轻松之中的沉重,还是悲悯情怀之上的无助;是欢快之中深藏的忧郁,还是幸福之上的逃避躲藏;是压抑之中的情绪释放,还是孤独之上的纯粹理想;是灵魂深处的自省与清净,还是混乱之中的失落与沉沦……李磊那由点、线、面构建的画面节奏与韵律又何尝不是如此,情感化作恣意宣泄的笔触痕迹,在画面之上的情绪,何尝不是他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的真情流露与表达。作品里渗透着李磊对生命的思考,对现实世界的感悟,隐藏着他与生命、生活诚恳真挚的对话,那正是他在生命的流动中借助画面和时间诠释过去、当下、理想和未来。
艺术创作只是李磊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一种自我解放。他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解放了自己,也在试图拯救混乱现实中飘荡的灵魂,那掩藏在内心深处的人文情怀和悲悯时刻伴随着他,促使他通过画面寻找情感的突破口。
李磊是一个研究型的艺术家,多年来一直在抽象艺术领域里孜孜不倦地探索与追寻。或许对于李磊来说,最重要的永远不是风格,而是有关情感的一种宣泄与表达。记得吴晨荣在与李磊的对话中谈到:“你一直醉心于中国哲学中的道与禅,近作亦更加表现为一种对于绘画艺术的本质直观和对于当代艺术的图像世界的反省,这些研究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抽象与具象的形式概念,而是向艺术本质的敞开。”他所选取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伴随着情感体验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他绝不会固守在某一个风格之上,因为大道从无形。在艺术领域里,他是一个孤独的行者,一直走在通往未来的路上,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正是基于这种理想和追求,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他曲高和寡,难觅知音,这越发激励自己不断探索向前迈进。这是一种真正的孤独,他从不奢望人人都能理解他的作品,他要的是一种表达和呈现,从《地狱变》到《我爱小小鸟》,到《止观》,到《月亮蛇》,再到《禅花》、《天堂的色彩》、《醉湖》和《忆江南》,无一不呈现出他的思考痕迹和情感历程。
“我要将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与国际成熟的抽象艺术语言相结合。”正如李磊对自己作品所阐释的那样,他的思想基础来源于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儒、释、道的文化融合,那是一个完全融合的境界,有着出世的精神和入世的作为。它更多的是一种内省,是一种自我要求,是一种修养,是面对自我的。这种思想传统不仅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已经渗透到他创作实践的方方面面。李磊抽象绘画的价值,不仅仅只是抽象艺术本土化的成功实践,将东方人文思想和西方抽象艺术表现语言的完美融合,他还将西方抽象主义中的行动绘画——以波洛克作品为代表的动态滴洒的价值,从单一的对艺术形式的创造和突破延伸到与生命连接的持续,只要生命存在,情感体验就会不断在艺术创作上相对应,是一个多重的走向无限可能的维度。从物质存在形式上看,李磊的作品很多,主题也很多,无论是早期的意象、象征风格,还是后期纯粹的抽象风格。但实质上,李磊自始至终是表达一个主题,在做一件作品,这件作品就是和他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多维的价值重构,他的艺术作品就是生命延续中的诸多可能性。
李磊作品另一个特点是画面中的诗情画意,这得益于他对诗歌的研究和喜好,对诗意和诗词永不厌倦的解读和吸收,进而转化到画面当中,甚至直接用诗词为作品的题目命名。龚云表和尚辉老师等将他作品这一特点叫做“诗意的抽象”,是非常贴切的。这一诗意还来源于李磊的人生经历和广泛爱好:童年的他就很迷恋漫画和神话故事,热衷于想象;他还热衷于旅行和冒险,在四川海螺沟风景区的一次探险中,对风景的迷恋和沉醉竟使他失足跌进了冰川河,险些丢掉性命,冰崩、冰洞和迷雾的生命威胁没有改变他的求知和冒险欲望,这足见他的人格魅力和浪漫情怀;他还热衷于欣赏古典音乐、交响乐等,善于从音乐中提取美的节奏和悲怆的力量进而在创作中灵活运用。由此可见,李磊在骨子里就是一个诗情画意的人,作品不自然地流露出诗情画意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正如李磊对生命和理想的不断思考和解读,对画面的不断重构与探索,宗白华先生在论中国绘画表现本质的时候谈到: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李磊早已从现实的有限和世界的虚无思想中摆脱出来,顺应生命的大道,把人生、艺术与流淌的生命完美地融为一体,正所谓:生命同在,心灵之约。智者不惑,行者无疆。
【相关阅读】
【编辑:于睿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