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谦专栏:商业对艺术的改变(上) 2012-11-20 09:28:57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姚谦
这周在台北将举办台北国际博览会,在艺术产业化又连结在城市文化的当下,这个博览会的意义非同寻常,于是想从博览会的形成历史看看台北,也看看当代艺术因为亚洲经济的兴起,所造成的西方与东方差距在哪个方向拉近了,在哪个方向又变大了。

这周在台北将举办台北国际博览会,在艺术产业化又连结在城市文化的当下,这个博览会的意义非同寻常,于是想从博览会的形成历史看看台北,也看看当代艺术因为亚洲经济的兴起,所造成的西方与东方差距在哪个方向拉近了,在哪个方向又变大了。

交流一直是艺术滋长的最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是“静态”的交流,例如在美术馆展览、在某一本书里或在网上被搜索引擎发现等,被阅读的片刻表象是静态的,实质上却是一种很独立主观而且深入的交流。而“动态”的交流则是一种交互式的交流,在一个观点上,透过参与者的理解与反应,进行来回的互动,拉大了主观有限的视野,有累积、有解构,然后各取所需。历史上有许多艺术的辩论都为当时的艺术演进留下了不能抹去的痕迹,也供给了相当大的能量予后来发展。

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艺术在交流方面的管道越来越多元,这也代表着艺术本身也有了多元的质变。特别是当商业行为彻底地改变人们的行为与思维之后,艺术也难免被商业改变了,艺术与商业的关系,在最近这100年中,一直是相互渗透,或者是此消彼长。这半世纪兴起的艺术博览会潮,更是把艺术品与画商、城市、人群的微妙关系给推到了某种天涯若比邻,却又比邻若天涯的虚与实难形容的关系上,是一种既荒诞又合适于当下世界的方式。

所谓的荒诞并非贬义词,最主要是因为艺术本与商业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在博览会,这样有计划地把相关的产业销售窗口聚集在一起,然后把可能的买家和媒体吸引到这里,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说明、推广和交易,对别的产业来说,也许是有效力的一个方式,但是艺术+博览会这种组合形式,其中玄妙之处值得再三推敲玩味了。艺术不像其它的商品,可以列出规格、菜单直接比较,那是各自独立的东西,每一件都与另一件没有直接关系,在汪洋一片的会场里,是一场智慧与直觉的考验。但是说来也奇怪,商业活动最大的魅力,就是当有共同兴趣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让他们一次集中地看到他们有兴趣的事物,就会产生很多平日分散阅读所不会发生的变化。所谓市场,一方面是平台,运作得当,当然也是最好的手段。

艺术博览会这种形式从欧洲兴起,至今依然盛行,比如元老级的德国科隆艺博会(A rtC ologne)、马德里的拱之大展(A R C O )、法国巴黎的艺术博览会(FIA C )、伦敦的Frieze艺术博览会;指标性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A rtBasel)开始于1970年,由当地画廊主发起,到今天已经是当今地球上最重要并成功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博览会展销的是来自全球各地300多家重要画廊的艺术品,从南美到拉丁美洲,欧洲、亚洲、澳洲到非洲,近2000位艺术家的作品在这里汇集,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录像等各种门类的当代艺术品。因为一座城市能把世界艺术透过博览会这样的市场形式整合,造成了商业与艺术两方面信息交流的成功模式,同时也为这一座城市,塑造了一个强大的形象和新的存活模式,世界各国许多大城市也跟进效法。

2000年后亚洲经济兴起,亚洲各城市也纷纷办起了自己的艺术博览会,然而当代艺术的话语权仍旧在西方,亚洲各艺术博览会的国际观始终迈不开,还是以自己地域内的画廊唱主角,直到近几年中国也成了经济大国后,有了快速的质变。2012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也把亚洲营运得最好的香港艺术博览会纳入系统,同时也表现出长久以来国际艺术市场话语权的东倾微调。(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艺术经济:当艺术遭遇商业

瞿广慈:扛起商业寻找艺术

为艺术而艺术,还是为商业而艺术

 


【编辑:于睿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