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顶公司展览现场,没顶员工们正在进行日常工作。
2012年11月17日下午,由于上海地铁2号线的故障和严重晚点,本网小编被堵在了在赶去红坊看“没顶”的路上。一位喜欢看展览的圈外朋友由于我的极力推荐特意奔去民生现代美术馆看了“没顶”和李杰的个展。临近3点开幕打来电话说“展览好像还没开始,里面乱糟糟的,都还在准备”。当本网编辑告诉没顶公司的成员徐震时,他听完点头讲到:“对啊,这和平常上门拜访的没顶不同。其实对我来说,新鲜感不是很大。但对于美术馆来说,让观众看一个不是传统标准意义的展览,让观众也有参与性,慢慢地也会觉得,这样一个以展示艺术日常工作为展示方式,展览定义为一种看到的内容,未尝不可。”
而这样一次以曝光没顶公司(以下简称“没顶”)完成形态和日常工作内容为主的非传统标准的展览,可谓是一解许多好奇人士对这家特殊的艺术公司的种种疑问。这次的展览将没顶的研究与行政区、artbaba 办公室、作品展示区、平面作品制作区、立体作品制作间全部移师民生现代美术馆一层展区。徐震笑称,其实还有一间他的办公室没有搬过来,所以到明年年初展览结束前可能会经常两头跑着办公。
没顶员工:金丽萍Vigy(左上)、陆平原(右上)、关超群和何越(左下)、李强(右下)
没顶是如何运作的?
目前,没顶的工作人员有:徐震、金丽萍、关超群、余玮、陆平原、郁天柱、奶粉、林晓彤、沈葳葳、汪嘉伦、沈卿、朱慧、郭利、余菲菲、周菁、王强、张俐、夏云飞、孙葳、何越、何雪峰、仇银美、李强、汪国雄24位。
没顶的行政总监金丽萍Vigy,负责整个没顶的运营和管理。据Vigy告诉本网,目前没顶所有的员工加上兼职一共有20多名。与普通公司相同的是,员工每天10点至18点都需要进行打卡上下班,公司也按照国家劳动法规定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扣除这些,发到员工手中的工资,平均下来是每人三四千元。与一般公司不同的是,没顶大致分为行政部、创意部、制作部等,而制作部会根据项目需求按创作项目分为不同的分部。员工的分配根据项目需求进行流动,没有一人一岗的制度。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多名员工参与多个项目和部门,属于交叉进行的工作状态。就如同徐震调侃“我们看上去是有分工,其实没那么规矩。”
平面设计出生的陆平原,从2007年左右与徐震相识,担任比翼艺术中心的职员,2009年也自然而然的加入到没顶当中。据陆平原告诉本网,“目前我负责项目的文案和具体施行细节比较多。比如说《意识行动》系列中,徐震决定应该有物体向上抛起,而我就去想具体什么物体向上抛起合适。基本每天上午徐震会和大家在办公室里聊天,很多想法和创意都是在交流中产生。比如说,他觉得用布进行创作挺好的,然后就告诉大家‘我们用布来做点东西吧’,然后大家都觉得可行就开始着手了《蔓延系列》。”从行政角度上来说,陆平原觉得没顶与其他公司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每天都是打卡上下班,每月按时发工资。但从工作性质上,他觉得自己却“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艺术这件事上,这是件很愉悦的事”。不会像在广告公司,考虑商业因素比较多。
李强,被同事们称做是没顶的“工头”。从2002年就与徐震结识,并一直合作到现在。没顶所有的大型装置和手工不能直接完成的部分,全部是由他带领部门同事完成的。在2002年之前,李强给一些商业展览做广告美工的工作。与徐震认识的这十年,无论是从早年的个人作品,还是没顶的各种装置系列,大都在他的手中,将概念一点点的制作变成实体。而问起为什么一直与徐震合作,并全职在没顶时,朴实的李强回答道:“因为装置好玩啊,对这个感兴趣。”
何越,没顶布艺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建筑设计毕业的她从学生时代就认识了徐震,因为经常有往来,毕业后也就顺其自然的加入了没顶。在展览期间被调配至创意部进行作品图片分类和归档的工作。看着一进展厅大大的工作台上铺满了关于《意识形状》的资料图片。本网编辑上前询问是否平常工作都是用照片进行资料归档,为什么不用电脑进行归档时,一边忙着整理分类《意识形状》动作分解图片,一边回到:“当然是为了展示给观众啊。平常我们都是在电脑上进行归类和整理,但展览期间总不能让观众看着我们一直坐在电脑前吧,所以我们把工作的内容也展示出来给大家看。”在这为其一个多月的展览期间,何越会将这些分好类的图片资料再贴至展板上,最后做出统一呈现。
在随机采访的过程中,本网编辑发现大部分员工都是与徐震相识多年,最早的在2000年就与徐震相识。像想出心灵健身操《意识形状》具体十式的中法混血关超群就是以前徐震担任艺术总监的小平画廊(Shopping Gallery)的同事。
从个体创作到艺术中心总监(小平画廊)再到艺术媒体(artbaba论坛),徐震的身边有一群人在一起做一件事情。无形之中就把大家集结在了一起。而这个时候,徐震认为“第一,过于强调我个人的名字,我个人觉得好像还不如做个品牌,对大家都有一定的好处,我自己也比较感兴趣。第二,做一个公司品牌之后,面对问题很多时候是一种新的方法。就比如说我们老去看敌人是一个角度,但可能我们自身改变之后,对敌人来说,我们是新的敌人。所以工作方法可以得到一些改变。”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