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峡:艺术的理由 2012-11-21 14:46:59 来源:艺术国际作者博客 作者:杜峡
艺术从一开始就是与时代精神和人类愿望息息相关的。所以,每个时代的好的艺术都是那个时代最当下的精神需求。因此,“当代艺术”这样的说法实际上是不符合艺术史的界定与描述的,因为所有时代所有文明环境下的最好的艺术都是最当代的,都能准确表达那个时代的人们最迫切的精神需求。

杜峡

好几万年以前,当被赋予智慧的人类大脑刚刚开窍的时候,人类就开始了艺术的探索和创作。对艺术的痴迷和创作的冲动已经伴随着进化的过程悄悄的融入到了我们人类的基因和灵魂深处,我们人类的幼童在刚刚能够控制手眼配合的时候,在没有任何成年人指导的情况下,绘画的冲动就表现了出来,当然,在这方面具备才华的幼童,他的创作的欲望会更强烈。所以,艺术从来就只作用于我们人类的精神层面,它千百年来一直见证着人类灵魂的不朽。任何时代的任何形式的艺术,打动我们的程度从来都只与作品的境界有关,而与构成这件作品的材料没有多少关系,材料的使用、偏好和构成手法只是艺术家根据自身性情的个人选择,从而形成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个人识别性,这样,作为独立人格的艺术家之间的相互区别和不可模仿性便在艺术创作的领域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上升到了人格与涵养的高度。

艺术从一开始就是与时代精神和人类愿望息息相关的。所以,每个时代的好的艺术都是那个时代最当下的精神需求。因此,“当代艺术”这样的说法实际上是不符合艺术史的界定与描述的,因为所有时代所有文明环境下的最好的艺术都是最当代的,都能准确表达那个时代的人们最迫切的精神需求。那为何中国今天的新艺术被冠以“当代”这样的时间性的冠词呢?这个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要到什么时候结束呢?如果没有结束的那个时间界定,“当代”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个问题我们要从1978年中国重新打开国门谈起。

1949——1978年之间,中国的艺术都只是政府垄断的一个宣传部门,不存在艺术家的个性、喜好与人格这些跟艺术最攸关的品格。权力垄断艺术的现象在人类历史上不止一次发生过。在欧洲,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黑暗时期,教会一直主导着艺术的创作方向,艺术首次被当作有组织的宣传工具为国家所使用。直到15世纪哥伦布开启的地理大发现时代,突破了铁板一块的宗教意识形态,人们才开始关注并承认人类自身的意识与灵魂,开始关注我们长期被蔑视的人性,才有了文艺复兴这样伟大的艺术运动。即使这时,文艺复兴的巨匠们在通过赞美人类肉体来彰显人类灵魂的作品中仍然需要以宗教故事作为题材。后来的第三帝国时期的德国艺术以及苏联时期的俄罗斯艺术和现在的朝鲜艺术都属于这种被权力垄断的状况。

1978年之后,艺术家开始关注我们自身被压抑的人性的回归,开始突破意识形态的桎梏,在作品中对历史展开反思,中国的艺术开始充满了活力与人性。先是出现了一些反思文革及其灾难的作品,其创作手法仍然是传统的故事化场景描述,只是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之前不被提倡的艺术家的才华这样较为个性化的东西,紧随其后的是更具人性化的乡土艺术,彻底避开政治意识形态的纠纷,让艺术重新回到纯粹审美的范畴。然后,中国的艺术家根据个人的学识、兴趣与判断,开始了艺术群体的分化,一部分艺术家回到了传统,在那深厚的美学土壤中玩味雅兴和才情,他们描绘乡土情怀、异域(少数民族)风情——一种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世外桃源,一种逃避现实的落寞与忧伤;而另外一部分具有反叛精神的艺术家却并不满足于艺术的审美情趣,他们在更高级的层面找寻艺术的精神和意味,他们直面现实生活,他们拷问、反思、批判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现实、政治现实和文化现实,并不回避。他们阅读广泛、视野开阔、他们的野心是创造能跟世界比肩的中国艺术,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远文化传统和特殊现实的大国,应该有与其地位相匹配的国际化的具有活力的现代艺术,而不是自我陶醉地玩味于几百年来已经被恶俗化了的文人艺术。他们自觉地、如饥似渴地阅读今天的世界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以试验性的手段和殉道者般的热情投身于前卫艺术运动之中,先后掀起了东单星星美展、85思潮、88庐山会议、永不回头89新艺术展、后89新艺术运动、泼皮艺术、政治波普以及后来的各类后现代艺术运动,野心勃勃、流派纷呈、蔚为壮观并卓有成效。这就是今天中国的艺术现实,因为有国画书法、传统审美写实油画和美协体制下的意识形态美术等并不当代(或者说并不先进)的艺术样式及艺术群体的存在,所以我们用“当代艺术”来界定那些充满活力、勇于探索、反叛传统的新艺术及其艺术理论。

现在我们来探讨艺术怎样作用于我们的精神和灵魂。当一个孩童兴致勃勃、自言自语地在纸上涂鸦时,他的父母这时会认为他很乖巧,因为他并不给其他人带来麻烦。只有当一个人沉湎于艺术之中时,我们一切的身外之物、世间的纷尘都被摒弃在外,我们这时才真正安静地与自身的心灵对话。一个孩童的绘画行为首先并不是为博得他人的喝彩和赞许,他是首先指向自我心灵慰藉的,只是孩童们天生的表达能力(艺术才华)有高有低,他们因此而获得的鼓励有多有少,这就造成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多数人远离了艺术,极少部分人成为了艺术家。但对艺术的欣赏却是我们人类灵魂中的快感基因,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不论你拥有什么程度的文化修养,你都会被相应品位的艺术所感动。

关于艺术的品位,这是令很多人争论不休的问题,因为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欣赏品位比别人低,为了形成一种相对统一的见识,于是艺术批评产生了。批评家成为了艺术创造和公众品味之间的桥梁。判断艺术的品位,首先得看这个艺术家的态度和立场,然后是他的艺术历程。态度和立场决定了他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表达他的思想的手段,好的艺术必须是有思想的,这个思想必须是能引起少数精英的共鸣的,他的表达手段必须是有新鲜趣味和独特个性的(容易识别的、与前辈艺术家或其他知名艺术家有明显区别的),即使是借鉴,也必须是通过自我思索后的有新意义的重新组合。稳定的艺术历程可以保证这个艺术家的成熟程度,当然,艺术历程更多的是在发生收藏行为和决定作品价格时发挥作用。与传统艺术不同,当代艺术对收藏者的品味和品位提出了要求。当代艺术的创造者更具有思想家和知识分子的品格,当代艺术家实际上是通过视觉语言的方式在充当思想家的角色,没有经历过当代文化教育和熏陶的大众或收藏者是很难理解当代艺术的,因为当代艺术从来不会简单直接的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而总是通过婉转和隐喻的叙事来表达,这更像宗教领域的情况——释迦牟尼或基督总是通过比喻或暗喻的方式来传道。基于这些描述,我们可以判断传统写实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基本区别,一幅花卉静物、风景或描绘少数民族少女的画,因为不具备深刻而宽泛的思想能力,能很容易的被普通大众所欣赏,这就决定了无论它的写实技巧有多么高超,这种作品的品位仍然是不够的。当代艺术绝不仅仅是关于审美、关于优雅、关于情调等中产阶级或小资情绪的,她应该是关于批判、关于解构的和建构的,是艺术家们对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一种使命性的提携和担当。

 

【相关阅读】

给绘画一个理由

杨飞云:中国当代油画的艺术探索

中国当代艺术应该很中国!

 


【编辑:于睿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