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巴黎摄影节(Paris Photo)上周四在大皇宫(Grand Palais)开幕,又是大腕云集,人头攒动。在我们身边,有关“摄影之终结难以抗拒”或“摄影之界限不可突破”的论调一如往日。这次,ARTINFO来盘点本届摄影节上十位运用全新摄影观念、技术或方法“突破界限”的摄影先锋。
1. 亚当·杰普森(Adam Jeppesen,1978-)
丹麦探险家亚当·杰普森最有力量的系列摄影作品源自2009年的487日旅程,沿同一经度环游北极、美洲和南极。由此而来的“平地营计划(Flatlands Camp Project)”呈现那些人迹罕至之地的孤寂与转瞬之意。杰普森对静电摄影术(Xerography)进行实验,再对生成照片进行剪切和拼贴,与该项目的档案、记录性相融。
2. 亚历克斯·普雷格(Alex Prager,1979-)
亚历克斯·普雷格照片的色彩有如芭比娃娃脸上的粉黛,主题与形式皆有50年代美国的气息。 最近的“强迫(Compulsion)”系列则近乎“事故窥视狂”——着火的房屋,飞机坠海的遇难者等图像与一只感性或色情的眼睛并置,造成一种精微而简短的恐惧感。被《每日电讯报》称作“希区柯克门徒”。
3. 艾德瑞斯·卡恩(Idris Khan,1978-)
艾德瑞斯·卡恩年纪轻轻就以《米罗在伦敦(Victoria Miro in London)》名满天下。“摄影作为物”是其重要理念,这位伯明翰艺术家将贝多芬的乐谱,贝歇夫妇的摄影作品,塞·托姆布雷(Cy Twombly)的快照以及伦敦的“标准照”拍摄、糅合在一起,成为具有全新肌理和动态建筑形式的景象,其幻视感令人想起罗伯特·朗哥(Robert Longo)的超级写实主义素描。
4. Ina Jang(1982-)
对生于韩国,生活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Ina Jang来说,“物”亦是创作的核心,她将某种形状或色彩剪切、粘贴或插入有关人或物的图像之中。将有机形态与几何形状相结合,鲜明易见,又超乎现实,有无限的阐释空间。
Taiyo Onorato & Nico Krebs的作品
5. Taiyo Onorato & Nico Krebs(1979-)
这对摄影组合在2005至2008年间将经典美国公路题材处理得微妙而富于电影感,带有大卫·林奇的影子,也不乏达利、大地艺术和极少主义的幽灵。最近的“地理表现(Un Espressione Geografica)”(2011)系列则颇得建筑感之助,并以各种矩形和正方延伸建筑的规模。
爱思忒·温普龙,《Surselva》,2009-10
6. 爱思忒·温普龙(Ester Vonplon,1980-)
爱思忒·温普龙 的作品首先是美的,关于情感记忆及埋藏于其下的神秘。这位瑞士艺术家的“阳光不再(Es Gibt Nicht Mehr Sonn)”系列(2007-09)将宝丽来照片发给科索沃家庭中的各个成员,最近的“Surselva”系列则回到她家人仍居住的故土,向被遗弃的图像献礼。
萨娜兹·马兹纳尼,《我们在一起》,2011
7. 萨娜兹·马兹纳尼(Sanaz Mazinani,1978-)
在《我们在一起(Together We Are)》 中,伊朗裔加拿大艺术家萨娜兹·马兹纳尼用大明星帕丽斯·希尔顿(Paris Hilton)和带有头巾和炸弹的自杀爆炸女的图像生成万花筒般的图案。她的作品细腻精准,对每一个细部和层次都一丝不苟,纷繁炫目。
马修·勃兰特,《美国湖,华盛顿7(American Lake,WA D7)》,2011
8. 马修·勃兰特(Matthew Brandt,1982-)
洛杉矶摄影师马修·勃兰特的方法与众不同。在《湖泊与水库(Lakes and Reservoirs)》系列中,他游历许多湖泊,拍摄照片,而后将冲洗出来的照片放在所拍的湖水中浸渍,色彩在水中降解,造成一种类似油画的“酸效应”——这是一种基于破坏的创造,对勃兰特而言,照片的物理特性与内容一样重要。
9. 尤素福·赛文可莱(Yusuf Sevincli,1980-)
生活在伊斯坦布尔的艺术家尤素福·赛文可莱是运用光影的巧匠。他的“好狗(Good Dog)”系列作品在全球巡展,对黑白的出色运用带来极佳的深度和强度,亦有电影剧照和布列松名作的质地,使观者深陷其中。
10. 杰安娜·迈亚拉(Jaana Maijala,1984-)
对这位芬兰青年艺术家来说,形式与图像一样意味颇深,她醉心于拍摄到的最小细节,苦心经营并添加手绘,使天然的肌理浮出作品表面。图像的结构充满黑白和正负空间,照片成为艺术家和观者之间变换着的经验轨迹。
【编辑:刘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