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偶在博客随笔写几小文。就一些所谓艺术事件进行剥离,发表一些作为一个艺术理想主义者角度的看法,却遭遇个别读者的人生攻击。本以为是笔者在表达文意时措辞疏忽而至,并撰文进行善意阐释。结果,事情好像并非如笔者所想。有些读者博文也许就是以骂见长的。但是在整个事件中,出现了几个关键词和问题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如:纯粹的艺术、职业艺术家、对牛弹琴、蠢驴等等。本文就这个四个关键词语发表自己的浅显看法。
一、纯粹的艺术
有没有纯粹的艺术?读者们也可以就这个问题思考下,个人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曾几何时我在网易博客上见到这样一位老者,老年学画。说实话,画得很差,其所画题材皆老百姓喜爱之题材,如牡丹、竹子、牛、鸡之类。其画形制粗糙,色彩俗艳。这位老者每画必晒,众网友从无贬低之意。笔者起先看其作品,以挑剔之目光看后并不欣赏。但此老者,很有兴致,越画越起劲,越画形制越大。尤然让笔者起敬,越发越觉得这位老者画的很好。而此时左右笔者感觉的是老者对待自己作品的那种热情而非作品本身。也许脱离语境看老者的作品,依旧一个普通初学者的水平,可是当你了解老者这样一个过程时,也许作品不是大众的艺术,但却是老者的艺术,知者的艺术。其中最为可贵的应该是做艺术的精神。谈完老者,我们再谈梵高,历年来研究梵高的文章数不胜数,有人研究梵高说是其犯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作为正常人来说,诚然如有读者讥讽的那样,梵高只不过是精神病患者,但笔者不禁要问,从艺术的角度,到底谁才是疯子呢?梵高用作品证明了自己终其一生的艺术的价值,那暖暖的黄色温暖了世俗的人心。那么,一个不知名的老者和一个艺术大师梵高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其中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度艺术的热爱和忠诚。那么,此时如果问我有没有纯粹的艺术,我会回答读者是有的。这不是作品的好坏,而是一个艺术家为了自己的艺术梦一生索求。偶然记得吴冠中先生的一段电视画面,吴冠中先生端坐在雨中构思着自己的作品,而其夫人站立其旁,为其默默的撑着伞。
二、职业艺术家
有读者撰文讥笑我的“纯粹的艺术”,让笔者诧异的是讥笑我的读者是一位在艺术博客上赫然标注了五个字“职业艺术家”。也就是说一位以艺术为职业的所谓专业艺术家根本不相信有什么“纯粹的艺术”,不仅他不相信,并讥笑别人相信,并给自己挂着职业艺术家的牌子,甚至在名片赫然印着“职业艺术家”的字眼。
其实,我想艺术圈里的很多人都明白,很多人是混艺术的,不是做艺术的。混艺术的人往往喜欢惹来公众效应,不管是不是好事,只要有人关注,有媒体关注,越多越好。而做艺术的人,往往更多的在探讨自身的艺术方向,艺术理念,当然在这个信息化、经济化的社会,也会奔波于一些应酬,偶然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笔者曾经见到一位所谓的美籍华人艺术家,走到哪都有人捧,晒自己和一些艺术明星的照片。这些本不足以说明什么,但一次学生帮其布展时,这位艺术家关心的不是学生们别碰着伤着,而是撂下冷冷的一句话“小心点,碰坏了你们可赔不起。”其中意见,笔者不多言,留读者细品。
三、“对牛弹琴”、“蠢驴”
多好两种动物啊!牛和驴,鲁迅当年著名诗句“俯首甘为孺子牛”,如今他的梦想好像笔者被实现了。一位不相信“纯粹的艺术”的“职业艺术家”大批特批笔者不懂艺术。其实笔者认为这位笔者批的是。一是,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懂艺术,读了那么多艺术类的书籍,我没找到一个完整的概念定义,除了探知,对艺术唯有敬仰;二是,人家是职业艺术家,职业的,说你不懂艺术,你肯定不懂艺术。真不知道,“对牛弹琴”这个词语是怎么被人想出来的,一直在想那么个场景,一个琴艺高手在一群牛面前大显其才艺,临走是愤然说下一句,一群笨牛连艺术都不懂。驴和牛一样都是畜生,而且是较为温和的畜生,“蠢驴”按笔者的会意可能比较愚蠢的“驴”吧!但如果有一天笔者西去,上帝愿意给笔者一个重生的机会,让我在蠢驴和骂蠢驴者选其一的话,笔者会毫不犹豫的选“蠢驴。(其实,本文看是就具体事情谈论,实际上它也代表着现代艺术界的一个生态现象)
【相关阅读】
与韩士连谈艺术的纯粹性
【编辑:于睿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