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岗的士兵》
第二章 军事题材绘画及其尚丁的艺术选择
《左传》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与和平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主题之一。相对于军事题材美术创作,包括战时宣传,战后纪功与宣教,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世界各地区域民族的美术发展史中,留下了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与军事有关的美术作品,这些重要的艺术史资源给予人以有益的启示。
在古埃及石板浮雕和壁画,苏美尔镶嵌画,亚述石刻浮雕,希腊瓶画等上古文明时代的美术作品中多有表现战争的图像。16世纪以后,与军事有关的美术作品如达·芬奇的《安吉里之战》,鲁本斯的《费顿的沦陷》,伦勃朗的《夜巡》,普桑的《耶路撒冷的占领》,委拉斯贵兹的《不列达城的受降仪式》戈雅的《5月2日太阳门之战》德拉克瓦罗的《希阿岛的屠杀》、苏里科夫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等都是人类美术史上不朽之作。⑶
而国内也是同样,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题材的作品和画家。罗工柳的《地道战》,艾中信的《红军过雪山》,黎冰鸿的《南昌起义》,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全山石的《永不屈服》,何孔德的《出击之前》,还有陈逸飞、魏景山的《攻占总统府》都是这一系列的优秀作品。作为第三代军事题材创作的画家尚丁,虽同样经历过文革的洗礼,但在体裁选择,关注视角,以及绘画表现手法上和他的前辈包括同辈们都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开启了军事题材画法全新观看和创作之门。
一 尚丁军事画的体裁选择
1,体裁的选择
20世纪70、80年代是尚丁军事题材绘画创作的高峰期,创作了大批的优秀作品。而在他数百张的军事画作品中我们几乎看不到文革时期美术作品中“高大全”“红光亮”的样板戏似的美学样式,和戏剧性的场景或是英雄的纪念碑式的概念化手法。他在体裁选择上更多偏重于构成军队的普通士兵个体的生活状态,以士兵日常的生活为依托,不过分追求场面的宏大,情绪的夸张,而是立足部队生活,站岗放哨,训练中间战士小歇,洗衣做饭,出发前的准备,战斗中行军休息,喝水,挖战壕,擦枪,等等作为自己创作素材。一切都画得真实可信,特别是尚丁先后数次到老山前线,深入对越自卫反击战场画的大量写生,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战士跃然于画布和纸上!他带给我们的这种真实不是一般意义的写实绘画的记录,更不是纪实性的照片,而是对士兵个体实在的,真挚的而又充满感情当下直观。
2,关注视角
纵观尚丁军事题材绘画,我们不难看出他在体裁选择上和他周围的军旅画家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更多的源于他的对于军事画的关注视角有着很大不同,无论是早期的《连续作战》《神枪手》,还是中期的《为了祖国的安宁》,《五个战士》,《出发之前》还是后来的《途中》,《热土》,《梅雨》都能看出其生活化的人道主义艺术视角。这些作品都是以士兵日常生活为蓝本,不过分夸张情节,不一味塑造典范。尚丁更多的关注基层官兵在日常生活和训练战争当中表现出来的朴素自然的品质所呈现和升华的人格美。而正因为战士身上透出的这一品质恰恰是他的军事题材绘画想要展现给大家的,所以他更热衷于这种对于士兵个体实在的,真挚并充满感情的的朴素美的人性的表达。⑷虽与70、80年代军事题材绘画和文革美术以来乃至当下的主旋律不太一致,但它的价值恰恰于此。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对于士兵生活和生存状态人性的关注,他画面中的人物鲜活而生动且个性分明,朴素而真实,没有丝毫矫揉造作,是一种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一如“文艺复兴”似的人性反思与自醒。
1986年,他以军艺学生唐志冈和姚尔畅同学为模特创作的油画《士兵》,中世纪镶嵌画般的对称构图,卡拉瓦乔式的光线设计和写实的手法,两个荷枪实弹的士兵一脸茫然,一坐一站,仿佛在掩体内等待一个无法预知的任务,墙洞中的白色残烛有种生命逝去的象征,桌上的苹果宛如士兵自身命运一般,永远无法由自己所掌控。在政治,权利和责任的支配下,作为士兵个体命运与人性将何去何从?尚丁的军事画创作由原有的单纯意义上的感知,敏锐捕捉生命个体生理个性和内心情感特征,生动真实表达对象,逐渐转向关注以上因素的同时,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对士兵个体生存意义和价值以及命运的人性的思索,体现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人文关怀。如约翰·伯格所言:“德加最美的作品确实惊世骇俗,因为他们的开始和结束随时寻常事物,却总具有某种难料而阴郁的东西。而此种阴郁乃是对痛苦或是需要的回忆。”⑸尚丁的军事画中我们隐约能够感受到有一种与此相近的气质。作品《士兵》更能让我们感知,借约翰·伯格的话就是,他们的存在诉说着某种意义。“他观察,注视,认知,穷听周遭外界的事物,同时,他仔细思索,漫不经心的整理他察觉的东西,尝试找到一种超越五官的感官。在他所见当中找到的感官,无论多么游离含糊,却是他唯一真正的财富。”⑹
何以造就尚丁如此不同的军事画创作视角?这和他个人成长经历有着密切联系。用他自己的话说,从小 成长于到处是兵的军区大院里,特别是五十年代的那些朴素而热情的军人形象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参军以后自己对士兵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着敏锐感觉的尚丁很清醒的认识到一个人应该明白自己喜欢什么,能画什么,只有这种个人的偏好和兴趣才能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日趋成熟。正如他的老师靳尚谊所说,“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才会变得更有力量。”尚丁善于从平凡的东西中找寻不平凡,在生活中寻找创作主题。加之他比较喜欢实在的、真挚的感情自然流露的作品,而战士身上正蕴含了这种东西。这也是他选择画军事画的原因。
长期生活在连队,身份就是一名普通战士,所以他更多的是以一个基层士兵的视角来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文革时期的军事美术创作中,那种样板戏式的美学模式没有对他的军事画创作形成过多的影响。加之他的作品反映了真实健康的部队生活,使得他这种现实主义生活化的军事题材创作与文革前后有一种很好的延续,进而出现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的创作高峰期。而同时期乃至以后的军旅画作或多或少的受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美术创作理念和模式的影响,而且部分画家对基层战士生活了解有限,创作主题仍是革命图解式的,豪情外露,不自觉地采取俯视,这与尚丁强调的生动鲜活真实的表达相去甚远。当然对于一件好的油画作品而言,单凭体裁和视角是不够的,能否开创出一种与之相适合的油画语言就变得尤为重要,而尚丁在这方面就有所突破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