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捡漏时代来临了吗 2012-11-28 09:23:20 来源:新华网 作者:喻珮 王贤
“这是"捡漏"的好时机,各位买家请大胆出手。”随着中国嘉德拍卖的率先举槌,2012中国内地艺术品秋季拍卖就此拉开序幕。然而,在经过了前三年的高歌猛进之后,今年的秋拍市场始料未及地打了个寒颤。

“这是"捡漏"的好时机,各位买家请大胆出手。”随着中国嘉德拍卖的率先举槌,2012中国内地艺术品秋季拍卖就此拉开序幕。然而,在经过了前三年的高歌猛进之后,今年的秋拍市场始料未及地打了个寒颤。

业内人士观察,受经济不景气影响,今年艺术拍品市场确实较去年减少3至5成,此外去年拍卖成交破亿元人民币的藏品近35件,今年却屈指可数,拍卖市场受大环境影响正经历低谷期。

在中国嘉德最近三年的拍卖中,身价过亿元的书画和古代瓷器不断突破投资者的想象力,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更是拍出了3.08亿元的天价。从2009年到2011年,从心惊肉跳的千万元拍品到令人麻木的亿元天价,艺术品市场不断刷新纪录。

然而2012年,艺术品市场行情急转直下。10月下旬起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秋季拍卖会,延续了春季拍卖的冷清。不仅加价均不如往年激烈,单笔拍品的成交价萎靡不振,总体的成交额也呈现大幅下跌趋势。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中国艺术品拍卖总额为281.60亿元,同比2011年春下降了34.27%,环比去年秋季下降34.22%。荣宝斋上海的总成交额只有3.23亿元,较去年秋拍跌六成。北京保利与中国嘉德的四季拍中,书画、瓷杂等传统板块成交寥寥,成交率均不足70%,可谓“跌跌不休”。

书画板块一直是整个拍卖市场的风向标。2012年秋拍中备受瞩目的香港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中,贴有中国符号标签的当代艺术名家集体遭遇滑铁卢:或在泡沫挤干的低价位上不断流标,或以市场价30%或更低的“白菜价”成交。策展人顾振清将其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黑色星期天”,这标志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寒冬”真正到来。

这股寒流不仅波及拍卖市场热络的北京、上海等地,也对武汉、重庆等二线拍卖市场的小型拍卖会上的藏家卖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整体市场遇冷,艺术品价格下滑趋势明显,卖家惜售情况十分严重。“这些翡翠饰品色浓水足,为上乘之品,成交价竟不足万元。”在日前落幕的武汉中信2012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位翡翠收藏家表示,他目前不会吐出手中藏品,将继续观望。

北京大学[微博]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艺术经济学家马健认为,在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捂紧钱袋子“过冬”,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买家的观望,未必是因为他们真的准备远离艺术品市场,而很可能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以更低的价格“淘宝”。

武汉诚信拍卖公司副总经理饶方华说,从2011年下半年起,国家加大对拍卖市场的监管力度,对人为的假拍、泡沫炒作、市场投机的成分进行了有效管理,使得整个市场正处在重新认定和调整的阶段。

虽然市场持续低迷,但是有人依然保持乐观。“虽然单幅书画的成交价只有近万元,但是一家企业拍了近二十幅。”武汉中信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犇说,虽然公司这场秋拍中最高成交单价仅75万元人民币,但是拍卖会之后,许多企业家闻讯前来邀约书画,潜在效应可见一斑。

马健认为,判断市场繁荣与否,不应只关注总成交额和“天价”拍品的单价,而应重点关注成交率指标。“我希望看到的是,我们不再将"屡创新高"和"高价突破"视为艺术品市场回暖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

湖北省博物院研究员蔡路武认为,中国政府已制定新的文化发展战略,决定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文物艺术品的收藏与交易不会一直低迷。目前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处在深度调整期,体现为激情回归理性,投资与收藏统一,发展策略调整以及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相关阅读】

中国艺术品热全球升温:勿盲目竞购

中国艺术品的美国市场


【编辑:文凌佳】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