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南著名摄影师扎克曼 唯有崔健没变 2012-11-28 17:43:33 来源:外滩画报
13日中午,天又下起了雨。55岁的帕特里克·扎克曼将自己裹在一件厚实的黑色棉衣里,穿过车水马龙的南京西路,赶到人民广场附近的餐厅赴约。迎着风,他把头缩在衣服的兜帽里,只露出一片宽阔的额头。

扎克曼资料图

进入12月,上海的冬天才刚刚露出它冷冽的面目。

13日中午,天又下起了雨。55岁的帕特里克·扎克曼将自己裹在一件厚实的黑色棉衣里,穿过车水马龙的南京西路,赶到人民广场附近的餐厅赴约。迎着风,他把头缩在衣服的兜帽里,只露出一片宽阔的额头。

走进餐馆,还未坐定,帕特里克·扎克曼又拿出自己的相机,隔着餐馆的玻璃窗,取景拍摄对面的美术馆。这座曾经是旧上海跑马厅的英式风格建筑,现在正挂着充满现代气息的“双年展”海报;美术馆楼下就是繁华的街道,人们在楼下往来穿梭,早已对这座楼古旧的面貌熟视无睹,却引起了扎克曼的感慨。

“中国的变化太快了。建筑很快被建起来,又很快被夷为平地,在人们还没来得及欣赏它、享受它之前,就已经拆掉了。新的建筑又从废墟中被建立起来。”帕特里克·扎克曼说。

此次上海之行只是顺道而过。刚刚结束在广东的“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帕特里克·扎克曼选择从上海回巴黎。作为玛格南图片社最著名的拍摄中国的摄影师之一,从1982年第一次来中国,直到现在,扎克曼已经不能确切记得,这是第几次来到中国。北京、上海、广州,乃至山西、云南、汶川……尽管还不怎么能说中国话,但凭借着摄影师敏锐的直觉和手中的相机,扎克曼对中国的文化和民情,已称得上是了如指掌。但有时候,他还是会对中国的现状感到迷惑:“这个国家发展这么快,生活于其中的人民如何受得了?”在一次采访中,扎克曼曾发出过这样的疑问。

而在12月初的“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帕特里克·扎克曼作为嘉宾拿来展示的作品,也是和这样的困惑有关。在上海,扎克曼拿出图片集,向记者展示那组《城市的伪装》,样子好像在做某种猜谜游戏。

“你看,这个人是真的么?这座楼呢?是真的,还是假的?”

照片被平摊在桌面上,北京、上海和广州,城市中林立的高楼,坐落在整齐的绿树、池塘间,待人仔细辨认时,又会感觉很陌生。图片中的城市,似乎更像是一个簇新的未来世界。

然而这个簇新的未来世界都是假的。

最近几年,扎克曼来中国的次数很频繁,城市间从极高的地方一直降落到地面的楼盘广告,给扎克曼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那些正在建设中,或尚未建设的摩天大楼,被开发商制做成巨大的效果图,悬挂在工地周围,或者,挂在市中心最繁华的街道旁边。

很少有人路过时,会特意驻足欣赏这些美轮美奂的效果图,但在扎克曼的图片中,隔着一个精心设定的距离,这些楼盘广告突然变成一种可以以假乱真的城市背景,与广告旁边真实却并不光鲜的街道形成一种奇怪的重叠或衔接,仿佛电影《盗梦空间》中天才女孩艾里阿德妮制造出的梦境。

拍摄这些楼盘广告,扎克曼花了三四年的时间。当路人走过广告画的瞬间,就是扎克曼想要的画面。在《城市的伪装》中,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在夜幕中,垂着头走过被制作得夜景辉煌的高楼广告,或两个扛着随便捆扎好的棉被的外来务工者,走过仿佛未来世界般的新楼盘广告,都会让人产生一种虚实莫辨的幻境感。

然而我拍到的所有行人,没有一个人的眼光,是被这些广告吸引的。他们都漠视地走过,对这些被设计过的、属于未来的城市视而不见。”扎克曼指着照片中的人对记者说。

《城市的伪装》,是扎克曼大约从2002年就已经开始的一个项目,在连州摄影展上出现,并不是这组摄影作品的第一次展示。在国外,扎克曼的这组作品有着广泛的影响,很多人通过这组照片,对中国快速的发展,有了新的看法;而在连州展出之后,也有人在网上这样评论,“城市的繁华也正像一张海报一样,一撕就能撕得下来”。

而对扎克曼本人来说,巨大的地产广告也让他有一些别样的感触。当他在上世纪80年代来到中国时,满眼看到的都是那些用油漆刷在墙面的标语,或横跨街道的条幅。他还特意翻出一张黑白老照片,那是在温州的某条街上,一条横幅出现在照片最醒目的位置:“严禁毛蚶上市,严防肝炎传播”;此外他也知道更早些年的“革命宣传画”。在扎克曼看来,这些张贴物的形式是一样的,然而岁月流逝,张贴画里的内容已经完全不同。

“以视觉术语而言,这些广告图像大量出现,使得现实和未来的界限变得模糊。在现实和虚拟之间,传播着一种信念转变和权力平衡的社会理念。人们仍然记得‘文革’时期的巨幅宣传图像,但这早已被一个无所不在的信仰所替代,一个实实在在纯粹的物质力量,即市场经济。”在《城市的伪装》前言中,扎克曼写下了这些句子。

12月中旬的上海,正值贺岁片《赵氏孤儿》的宣传季。在聊到扎克曼最初来到上海的经历,记者给他递过去一本印着陈凯歌封面的《外滩画报》,问:“你还认得他么?当年拍《霸王别姬》的导演?”

扎克曼的第一次中国之行,正是和电影有关。

1982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不久,这个时机吸引了远在法国的扎克曼。“中国正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我认为这是到中国的最佳时机。”扎克曼回忆说。

他选择了上海,作为他了解中国的开端。为了完成有关上世纪30年代上海黑白电影的报道,扎克曼筹划了一次中国之行。

在之后的几年里,他拍过刘晓庆、巩俐,也拍过陈凯歌和崔健。现在再一次看到陈凯歌的封面,扎克曼一边仔细端详着,一边对记者说:“他真是变了不少,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我几乎完全认不出他来。”

“刘晓庆的变化也很大。”扎克曼饶有兴致地回忆说,当年的刘晓庆很美,眼神中有一种特别迷人的东西,但最近几年再见到刘晓庆,她已经变成一位干练的商人,“眼神中那些柔软、妩媚的东西都没有了。”

扎克曼当年看见的刘晓庆,正是她拍《芙蓉镇》的时候。为了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黑白电影报道,扎克曼先后到了上海和北京的电影制片厂,在谢晋的剧组,他还受到过“格外”的照顾。

那时候,剧组里的外国人不能直接和中国人交往,扎克曼不能抛开专门为他安排的向导和翻译单独行动。吃饭时,整个剧组都在同一个屋子里,扎克曼坐的地方却被用帘子隔离开来。直到现在,扎克曼想起当时的场景,仍然感到凄楚。“我有很多问题想和导演演员们讨论,却没有机会。其实语言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官方的翻译,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

“在我当初拍过的这些人中,只有崔健没变。17年前我就已经认识崔健了,他现在老了很多,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又没变。当你在中国能够找到一些事或者一些人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时,感觉真的很好。”扎克曼感慨道。

除了这些在当年已经崭露头角的电影人和音乐人,扎克曼还花了大量时间,穿行于中国大小城市,拍摄中国的街景和路人。

“他大概有将近1米8的样子,一头鬈发。他很爱开玩笑,但拿着相机的时候,总是很果断。他很爱抓拍一些东西,总是能很快判断哪些瞬间是他想要的,能用在什么地方。而且他走路很快。”《东方早报》的记者兰卉这样评价他。在世博会期间,《东方早报》邀请扎克曼来拍世博会,兰卉一直陪着他,在展馆之间记录他感觉有趣的瞬间。

从1986年到1997年,扎克曼整整花了10年,完成了一个关于“全球华人”的拍摄工作,收录在他的大型摄影集《在长鼻子眼中》。那本摄影集,后来成为西方人认识中国的最经典图像集之一。

1982年的一天,北京。一个长鼻子、鬈发的小伙子走出电影院,刚想上车,就被“发现”了。好奇的人们聚集在“长鼻子”的周围,拥挤着试图和真实版的“老外”亲密接触,有的甚至还想上前摸摸他。“长鼻子”抓起随身携带的相机,冲着围观的人群按动了快门。十多年后,这张名为“围观长鼻子”的照片成了《在长鼻子眼中》的封面。那个“长鼻子”就是扎克曼。

完成《在长鼻子眼中》的十年,到《城市的伪装》,中国在“长鼻子”扎克曼眼中,已经发生了惊人的改变。

“我现在想拍的,是关于中国的‘身份’。中国对于当今世界来说,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民,他们的身份是什么?在急速发展和转型的背景下,这个国家如何构建自己的‘身份’?所以我认为还是关于‘身份’的,只不过是整体上,而不是个体的身份。”在一次采访中,扎克曼这样回顾自己的历程。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