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o Cristiani(左)与苏晏
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真正开始发展是在2000年左右,随着画廊和拍卖行的成立,艺术市场的产业链条也在慢慢成型。常青画廊,2004年入驻北京798艺术区,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画廊,一直致力于推广外国艺术家在中国的发展。业界对它存在诸多疑问:为何选择中国为其海外发展的第一站?又为何在开业5年零销售的情况下,继续选择留守中国?本期“晏之艺”借着到上海参加常青艺术基金会慈善晚宴的机会,邀请了常青画廊的意大利裔创始人Mario Cristiani,来谈谈他对收藏以及中国收藏现状的一些看法。
苏晏=苏
世纪墙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艺术银行》杂志出品人
Mario Cristiani = MC
常青画廊创始人、总监
苏:当初你们是怎么选择在中国北京开设分画廊的?
MC:常青画廊是1990年由三个合伙人创立的。我们三个人有完全不同的背景和家庭环境,当初创立的初衷非常简单,就是喜欢艺术,但是我们并没有钱,所有事情都要从零开始。1999年,我们去参观威尼斯双年展,在主题展上发现了中国艺术家陈箴,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开始接触来自中国的艺术。之前全都是道听途说的关于政治、文化、历史的琐碎信息,但从来不曾知道中国的艺术是什么样子的,更加不了解中国的当代艺术。总之那一次,我完全被陈箴的作品折服了。这算是一个契机吧。2004年,常青画廊参加了第一届北京 CIGE艺术博览会,同年,我们在798做了个艺术项目,第二年,我们就决定在北京开画廊了。
苏:听说北京的常青画廊在开业的前5年里没有卖出过一幅作品,是真的吗?如果是,为什么不选择离开?是什么力量让你继续坚持在北京开画廊?
MC:这个很难说。在意大利的常青画廊,从1990年成立到2000年这10年间,都是支出大于收入的。不是说我们一件作品都没有卖掉,只是比较少,不足以支持画廊全部的开销。所以北京的情况跟这个比起来也不算什么。就像我们画廊的名字一样,continua(中文直译“继续着”),我们会一直继续做这个事业,不会中断。我还要重申一点,在成立一开始,我就很清晰地把画廊经营分成两部分:营利的画廊买卖和非营利的公共项目。我希望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所以我觉得做一些有意义的公共项目是非常有必要的。
苏:那么北京的常青画廊卖出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
MC:2009年,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个展,我们卖出了一件小的雕塑作品,卖给了一位中国藏家。虽然金额不多,但我们很受鼓舞。
苏:常青画廊的藏家大都来自什么地方?
MC:我们的藏家可以说是遍布全球,欧洲、美国、阿联酋、中国、韩国都是主要的藏家来源。
苏:中国的藏家和国外的藏家相比,有什么不同?
MC:得到的信息非常不一样。还是有不少中国藏家买东西的时候存在一种投机的心态,对于买的是什么,他们并不太了解。还有许多人购买艺术家的作品只是因为艺术家的名气,并不完全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相反,在欧洲,许多藏家都有相当长的收藏历史,可能在某个艺术家还没有名气的时候就开始收藏其作品了。我觉得投机的收藏意识是很危险的,因为这类藏家很可能购买一件价值不菲的艺术作品之后的三四年,觉得没有升值,或者市场并没有预期的好,就将其抛售,并从此退出收藏圈。这些情况对艺术市场的发展很不利。
苏:零收藏经验的藏家应该如何选择作品?你有什么建议或者忠告吗?
MC:首先,我觉得无论买什么样的作品,一定要够了解这件作品,知道艺术家为什么要去做。不断地学习,做好功课在收藏中是非常重要的。
苏:常青画廊在意大利和法国也都有分部,你觉得在欧洲经营画廊和在中国经营画廊有什么不同?困难在哪儿?
MC:语言不同是不用说的。我们三个合伙人都不会说中文,也许一辈子都不会说了。语言的障碍让我们无法与藏家直接交流和讨论。也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中国销售的不是很好,但是我仍然希望常青画廊能提供给中国观众一种不同以往的观看艺术的可能性。
苏:你自己会买作品吗?对于藏品的保存和维护,你们有经验分享吗?
MC:我会买给我的女儿们。我有3个女儿,最大的14岁,最小的8岁。当然,她们不一定每次都喜欢我买来的作品。我家里有许多艺术作品。就油画来说,挂在墙上,没有太多机会接触火、水或者尖锐物品就没有安全问题。另外,意大利人可以说是艺术品保存维护的专家。我们和意大利当地最有名的研究古迹修复的学校曾有过公共项目的合作。他们是非常专业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大都是他们在进行修复的。当然,如果是当代艺术作品,艺术家还在世的话,修复就相对简单很多,可以直接找艺术家寻求帮助。又比如,一些过世的艺术家,像是陈箴,买了他的作品,如果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他的妻子问询。他的妻子现在全权负责他的作品。
苏:如何选择画廊展览的艺术家?
MC:对于营利经营的那一部分,我们三个合伙人会一同商量选择艺术家;而对于公共项目艺术家的选择,我会和项目的策展人商量,这方面我很依赖策展人,因为公共项目不是只为我一个人服务的。
苏:你最喜欢的中国艺术家是谁?
MC:一定是陈箴,还有蔡国强我也非常喜欢。蔡国强可以说是第一个我可以从他作品中看到艺术的通用性(Universality)的艺术家。即便我们的教育成长背景如此不同,我还是可以欣赏他的作品。除此之外,我也很欣赏他的人品。他曾经在2001年和2005年两度慷慨解囊,参与并支持我们的非营利公共项目。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难得和珍贵的。
苏:如果预算两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6万至17万元),你会建议买谁的作品?
【相关链接】
【编辑: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