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安尼诗·卡普尔的“西方印度”作品 2012-11-29 16:51:13 来源:99艺术网综合 作者:李洪雷
1954年出生在印度孟买的英籍印度裔雕塑家阿尼什·卡普尔是当代英国雕塑界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父亲是印度人,母亲是伊拉克籍犹太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的雕塑作品参加了许多国际性大展,并获得了国际雕塑界的一致好评。

安尼诗·卡普尔

1954年出生在印度孟买的英籍印度裔雕塑家阿尼什·卡普尔是当代英国雕塑界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父亲是印度人,母亲是伊拉克籍犹太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的雕塑作品参加了许多国际性大展,并获得了国际雕塑界的一致好评。1990年,他代表英国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获得了国际评审小组授的"Premio 2000"大奖,1991年他因卓越的艺术成就而荣获特纳奖,1992年他的“坠入地狱”成为第九届文件大展的一个亮点。30多年来,尽管他一直生活和工作在英国的伦敦,但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将印度的传统精神与西方艺术传统的精髓融为一体,体现出他对两种文化的深刻认识。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他常常会运用不同的材质,如石、钢、玻璃等,在表现形式上,他常常在简洁的造型上饰以鲜艳的色彩,因而,其作品表现的主体与形式总给观众以一种雕塑与绘画融合为一体的感受,以及一种空灵、变化和无形的视觉冲击。

上世纪70年代初他到了伦敦,在香雪艺术学院学习艺术,后来一直在伦敦工作和生活。卡普尔的作品被视为是印度和西方精神的结合。总体来说,他的创作确实有些形而上学,擅长超自然层面的探讨。物质与非物质,存在和消逝,空间和非空间这些“玄学”意象都是卡普尔极其擅长的。卡普尔的作品向来非常简明,喜欢使用弯曲的架构,它的意图是要从作品的暗洞之中唤起神秘之感。

卡普尔以创造大型雕塑而广为人知,他的雕塑往往以简单的曲线,伴有凹陷的方式呈现,他用简单的造型和庞大的尺寸营造出一种让人仰望的氛围,作品的凹处所营造的黑暗能唤起观众的神秘感,作品表面的反射营造出特别的视觉触感。从70年代初期,卡普尔在伦敦生活、工作,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展出,并被著名画廊和基金会收藏,其中包括泰特美术馆和纽约现代艺术馆。

安尼诗·卡普尔设计的“无聊之塔”,他是在击败了另外56个“伦敦奥运塔”  设计提案才胜出的。

作为设计者,卡普尔说,奥运塔的设计参照了“巴别塔”的典故。塔的造型寓意着人类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象征着这将是一个探索及重建的过程,而这也是他在奥运塔的设计中试图传递一种“不稳定感”的原因。不过,他让大家放心:尽管奥运塔的样子看上去很不稳定,但是它肯定不会塌掉的,它看上去不那么靠谱的构造,实际上是经过结构设计师反复计算的。

伦敦奥运塔的造价预计为1910万英镑,其中的1600万英镑由钢铁大亨兼英国首富的拉克什米·米塔尔先生倾情赞助,剩余的310万英镑则由伦敦政府支付。建造这座奥运塔需要大约一千四百吨的钢材(4258,-14.00,-0.33%),也将全部由米塔尔的钢铁集团赞助。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伦敦奥运塔的官方名叫“安赛乐米塔尔轨道”。

在米塔尔先生看来,伦敦奥运塔的样子充满了动感与活力——“仿佛一个跳动的音符”。但是英国的民众却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奥运塔的模样公之于众以来,遭受了无数“板砖”的抨击。英国的多家媒体发起了关于伦敦奥运塔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每日邮报》的读者中有86%的读者“不喜欢”这座奥运塔,《卫报》的读者里,有60%的人认为这座奥运塔完全是“一堆垃圾”。

“天空镜”

“天空镜”将放置在一个混凝土平台上,它的无缝的不锈钢的表面,反照出第五街上流动的行人和车辆。这个23吨重的凹面镜将面对洛克菲勒中心。凡艾伦协会(Van Alen Institute)最近任命的执行理事艾迪?沙米称“天空镜”为“一种强有力的‘城市干预’,因为它为过路人提供了机会,让他们发现和看到他们自己在一个难以记忆的公共空间里忙碌的情况。”

作品 大树与眼

被置于安南伯格庭院(Annenberg Courtyard)的《大树与眼》(Tall Tree and the Eye)堪称翘楚。这件由76个抛光钢制球体叠成的装置作品,灵感来自里尔克的《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Sonnets to Orpheus),它秉承了卡普尔一贯的创作风格,造型简洁却难以言尽,近在咫尺又“生活在别处”,正如诗中所言,“就像时间的间隙,布满纯粹的筛眼……在变化与运行之上,更宽广更放任”。

这件受到瞩目的作品,是由重达40吨的蜡、颜料和凡士林混合而成的高三米、宽两米半的红色矩状物,它状似车厢,勉强地穿过拱门,在五个展厅之间的移动轨道上,以难以察觉的速度缓慢滑行,留下一路泥泞和喷溅的痕迹。

血流漂杵的法国大革命?开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火车?“辉煌”的英国殖民统治时代?在南特、慕尼黑和现今的伦敦,不同的展点以它各自的时空赋予了《自生》(Svayambh)不同的诠释,移步换形,姿态各异,这或许正是卡普尔抽象语言的力量。

《向隅而击》(Shooting into the Corner)似与《自生》(Svayambh)有同工之妙,均以红蜡为材并注重心理层面的探讨,较之后者的“社会”主题,前者更侧重于“性别”且“声”势更壮。展厅仿佛阵地,“大炮”矗立中央,两侧红蜡柱制成的“弹药”林立。每隔20分钟,一副机械师模样的工作人员过来“装弹启动发射”,“轰隆”巨响后,对面的白墙便又多了血色残骸,据说展览结束后,“骸重”将增至30吨。

有与无、大与小、繁与简、深与浅、色与空、内与外、凸与凹、硬与软、细与糙、疾与缓、存与缺、吐与纳、清与浊、静与动、真与幻、立与破——安尼诗·卡普尔(Anish Kapoor),这位无法“一言以蔽之”的当代雕塑大师尽兴书写着雕塑的种种可能。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