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画家欧飞鸿创作系列喷绘:墙上“农民工”
走在海珠区土华村水闸厂附近的绿道上,远远便可看到道路旁工厂外墙上,描着10来幅等人高的人像。如果你稍加留意,也许画中人或坐在绿道另一旁的栏杆上,或拉着垃圾车正从你身旁经过。
没错!这些画中人,全都是生活在附近的农民工。今年9月起,70后自由画家欧飞鸿为了愉悦他们的眼睛,勾起他们的某些回忆,在土华村沿江外墙上展开“农民工系列”纸模喷绘的“画展”。
缘起:想改变涂鸦自娱自乐之局限
“外来工对于城市来说,是外来的。但在我们这个项目里面,他们才是主角。”
34岁的欧飞鸿是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的学生。3年前,他从广美附近的画室辞工,搬进小洲村,开起了一家咖啡馆。去年,一次与朋友的聚会中,朋友提议进行纸模喷绘。
“之前国内做这个(纸模喷绘)不是没有,只是比较零碎。”不满意目前国内街头艺术中涂鸦领域状况的欧飞鸿与朋友彭文彪一拍即合,把喷绘的对象定为外来工群体。而且,他把“项目”定义为“脱离城市青年人惯有的自娱自乐的玩纸模涂鸦的局限,用传统绘画语言(国画、版画)与主题展现,去做纸模涂鸦。
为此,他开微博办微刊,在豆瓣发起活动,“把资料整理上网除了是完善自我表达,同时也是期待国内做街头艺术的年轻人看到。”
对象:谁吸引他谁随时都可以入画
起初,这个项目的对象并没有特定针对土华村的外来工,只在网络上找了几张外来工的相片。最初两幅喷绘是拍档负责取像、描图、刻板等前期工作,欧飞鸿是在把画喷到墙上时,才真正参与其中。
第一次拿纸模到绿道旁围墙进行喷绘时,周围的群众纷纷在旁围观。其中就有一对小情侣,他们感觉十分新鲜。看到他们的那一瞬间,欧飞鸿突然蹦出一个想法:既然选在了这里,为什么不让这里的群众成为喷绘的主角呢?
有了想法马上行动。欧飞鸿上网了解到,土华村辖内常住人口970 0人,外来人口21700人。从第三幅喷绘开始,他的对象便选定了土华村的外来工。
但土华村外来工这么多,哪些人才能出现在围墙上呢?欧飞鸿说,他不会先入为主去预设对象。哪些人吸引他,就有可能出现在围墙上。
选址:村沿江绿道是农民工聚集之地
开始“农民工系列”前,欧飞鸿曾计划了1号方案。在这个方案里,他希望能把“农民工”喷绘于土华村主道的各店面外墙上。不过,这需要大量与店铺店主沟通并获得他们同意。实施困难,这让他不得 不“另谋 出路”。
距离小洲村5分钟车程的土华村沿江绿道,是他日常和女朋友散步的好去处。像他一样有慧眼的,还有周边的农民工们。他看到,不管是早上、中午还是傍晚,农民工们都喜欢聚集在那里闲坐、聊天。
这地点无疑是“农民工系列”的最佳载体。“表现的对象和受众是一体的。”他期待农民工在那里散步聊天时,会顺便对画作“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这个跟我们去逛美术馆画廊时的表面状态挺接近,至少能愉悦他们的眼睛勾起他们的某些回忆。”他也希望这些日常与艺术无直接关系的外来工和家属看到后都会喜欢,并且乐意自己被他喷绘上墙,甚至街道政府部门人员和偶尔路过此段绿道的城市居民都会喜欢它。
紧张:警察和城管经过都没阻拦过他
选定在土华村绿道沿江外墙喷绘时,欧飞鸿有所顾虑,担心自己的做法受到政府部门的干扰或者阻止。每次,他都挑早上8点多出发,“哗啦啦”地把图迅速喷好,马上离开,“多少有种偷偷摸摸的感觉。”
在随后的作业中,警车与城管车几次经过,他虽然佯装淡定但也不免紧张。幸好,警车经过并无人下来阻挠反而减速观望他的作品。“现在,我想什么时候画就什么时候去。”他笑称现在自己“光明正大”了。
喜悦:从偷拍到农民工自己主动请求
欧飞鸿的第一幅“土华村农民工”喷绘画,是一对在绿道江边散步的小情侣。这是他“请求”情侣入画所成。在创作第二幅喷绘时,则是在街边“偷偷”抓拍所得。抓拍了差不多20张照片,最后他选择了一张单手拉着垃圾桶前行的清洁阿姨。“她的形象特别典型,而且我当时抓拍到的动作姿势也非常有表现力。”随着画像越来越多,农民工们开始主动要求入画。
“这位安徽阿姨非要我给她小孙女也喷一张全身像,就站在小猪旁,我有点为难地回答行,但得排期等一个月后吧。然后她问要钱不,我说当然不用,我是专门为你们服务的艺术家。”第七幅《旗袍小孙女》画完之后,小女孩的奶奶还请欧飞鸿到家中的小茶馆喝茶。
三个月时间过去了,绿道旁边的围墙上已喷有10幅肖像,有年轻人、小女孩、中年大叔,还有一些公鸡、土猪等动物图案。欧飞鸿说,尽量会兼顾到对象的多样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