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真,陶艺家,陶艺评论家,陶瓷文化国际交流策划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会员,美国国家陶瓷艺术教育学会会员,加州陶瓷与玻璃艺术家协会会员,加州南湾大地陶艺中心主持人,美国中华陶瓷艺术学会创办人,Chinese Clay Art电子月刊/英文版主编,台湾《陶艺》杂志特约撰稿人,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他1953年出生于上海,1989年赴美,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硕士。自1999年起,他先后组织了年度中国陶艺家代表团赴美,参加美国陶瓷艺术教育协会的年会,组织美国陶艺家代表团赴中国交流访问,及举办了诸多中美陶艺交流展览。
周光真长期关注中国当代陶艺发展,并致力于中美陶艺交流与联系,最近上海国际陶瓷生活艺术博览会(CERAMICSH)就中国当代陶艺及其与西方陶艺的差异等相关问题对周光真进行了采访。
记者:如何评价中国当代陶瓷创作态度?
周光真:中国的陶艺从起步到现在只有10多年时间,从事陶艺创作的人从10年前的不足100人到现在遍地开花,近10年来发展很快。中国是陶艺大国,这是一个荣耀也是一种负担,特别是景德镇,如今想要突破传统的框框很难。
记者:如何定义当代陶瓷艺术品?
周光真:我在百度百科中创建了当代陶艺词条。当代陶艺如同美术史中的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概念一样,不止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当代陶艺应是当代主流美术中的一部分,是绘画与雕塑的结合,是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的结合。
记者:中国和美国以及西方的当代陶艺有什么差异?
周光真:人们常说中国的陶艺家举办多人参加的群展像一个人办的个展,而美国的陶艺家办个展则像群展。中国的陶艺家集中在一个小圈子里,对于材料、创作都有很多限制,不断地模仿自己和别人的作品。而西方的陶艺家标新立异,不断有新的作品创作出来。这就是中西陶艺家的最大差异。
记者:怎么看待陶艺家和陶瓷机构的合作?
周光真:陶艺家可以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创作自己喜欢的陶瓷艺术品参加展览,也可以为了客户的需要创作陶艺,有公司签约是好事,陶艺家不用拒绝。能把这两方面都做好的陶艺家一定能获得成功。
记者:我们看到景德镇的陶艺家不太注重陶艺设计与企业、生活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
周光真:我认为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氛围,景德镇的陶艺家长期处于景德镇的传统中,与当代时尚接触的有限,在创作中跳不出传统的框框,第二是技艺,景德镇有些陶艺家对于传统的釉等方面的技艺研究很深,他们的创作也跳不出传统的框框,没有陶瓷与生活结合的思维。
记者:中国陶艺应该做哪些突破才能回到顶点,融入主流美术领域?
周光真:第一是硬件方面。中国陶瓷创作的材料目前有相当大的限制,这一点美国做的很好,任何颜色的瓷土都能买到。其次是艺术家要开眼界,创作的作品要避免题材撞车。在陶瓷器皿设计方面要跟家具、装潢等配套,多接触当代时尚,掌握时代的特点。
记者:怎么看待当前中国青年陶艺家的创作理念和技艺?
周光真:中国有些陶艺家的创作理念很新,这是很好的事,但材料的限制可能会成为他们的阻碍。还有一点就是真正的陶艺家必须了解陶瓷生产的整个工艺和过程,这并不难,现在的陶瓷烧制都是由电脑控制的。
记者:从99年起中国的陶艺家陆陆续续前往美国,美国是如何看待他们的作品的?
周光真:中国的传统已经达到了顶点,他们的作品在美国人看来可能缺乏个性,但其中包含着许多中国的文化,西方人无法体验中国文化中微妙的变化。我们现在也带一些中国陶艺家去美国,教美国人制作中国陶艺。
【编辑:上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