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京侠:“微体验”迷宫——青年当代艺术实践 2012-12-01 11:50:47 来源:艺术国际 作者:覃京侠
在这个“人人都是极客”的时代,世界变化得太快,平板电脑极大普及、Iphone变身街机、Android系统一派繁荣、Mango系统异军突起、移动互联网更是几乎走进每一个角落……数字时代终于使影像的生产拥有了工业生产的规模,数字媒介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一、“微”时代“微”生活

在这个“人人都是极客”的时代,世界变化得太快,平板电脑极大普及、Iphone变身街机、Android系统一派繁荣、Mango系统异军突起、移动互联网更是几乎走进每一个角落……数字时代终于使影像的生产拥有了工业生产的规模,数字媒介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让我们的生活逐步趋于数字化、虚拟化、碎片化。这个精心制造出来的数字世界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效率,又如此牢固地控制了我们的生活本身。有多久不再愿意动脑子记忆?因为掏出手机就可以谷歌百度;有多少次在餐桌上相对无言,低头翻看手机?因为微博海量的信息更新和热切的互动,因为在线更新的电子书和各种叫人欲罢不能的游戏,让我们忽略身边的风景和人情。有多久没有认真捧读一本纸质的书?总是尽量下载一本电子书浏览,阅读体验的变化好似更抽离了切实的生活本身……有这么多种方式可以选择,人们以为自由了,事实上却被这种虚假自由割裂了生活本身,碎片化时间、碎片化记忆、碎片化文字,构成真正的“微”时代“微”生活。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写了本书叫“娱乐至死”,说电视时代因为印刷媒介的没落和电视媒介的蒸蒸日上而对人们生活产生改变,电视使得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重现,从而极大地改变了所有的公共和私人的生活空间和话语方式,人们沉湎于享乐而失去自由。在这本书里,尼尔·波兹曼总结的是美国社会在20世纪后半叶的情状,而在现时的中国,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的媒介在近些年开始急速膨胀,伴随印刷媒介的没落,我们正在经受电视和网络的混合冲击:一方面在电视媒介下被牵引着麻木沉醉,一方面在网络海量的信息轰炸中迷失,在各种烦琐的相关或不相关的事件中,生活本身变得支离破碎。

尼尔·波兹曼预言:“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他并不是危言耸听,他的预言正在逐渐变成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如何探查社会微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如何在数字媒介的包围中,在工作、生活的同时,而仍不忘最本质的身体和心理感知?“微体验”艺术正是在这“微”时代,表达对于“微”生活的感知,以提示人作为自然个体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艺术思考和独特的表现语言,为我们呈现出中国当代艺术一个新的趋势和可能性。

二、微体验

以1978年为分水岭,由于新一代领导人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社会由此产生巨大变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层面都一直处于急剧变化中。我们注意到,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一代青年艺术家,与前辈鲜明地强调艺术的“观念”表达不同,更愿意以一种平静、内省的方式去面对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以艺术的方式提醒我们静心关注那些被忽视的生活中细微的感受。我们将这种艺术方式称之为“微体验”。 “微体验”是前述碎片化“微生活”在艺术上的直观映照,而具体的表现为对“细小叙事”的观照。艺术家避免直接的批判方式,而选择“细小叙事”的方式表现他们对自然的感知、对生活的理解,以幽微、含蓄的方式曲折表达对这个碎片化“微”时代的抵抗。

所谓“细小叙事”来自当代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的《后现代状况》,在这本书里,他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即在后现代语境中,“宏大叙事”将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细小叙事”。“细小叙事”与“宏大叙事”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细小叙事”关涉的是日常经验世界,而“宏大叙事”关涉的则是超越性的层面;另一方面,“细小叙事”关注的是“行为方式”,即在日常生活经验中人的行为方式如何变得合情合理,“宏大叙事”关注的则是“行为目的”。在利奥塔看来,这类虚幻的目的只对“现代性”的语境有效,而在“后现代”的语境中,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后现代”蕴涵的乃是无超越层面、无宏大目的、具体的、实用性的知识,因而“细小叙事”将会取代“宏大叙事”。也许利奥塔关于替代的预言有待更为深入的探讨,但他对“细小叙事”的强调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种“微体验”的艺术方式首先有别于对批判立场的强调和对人类终极意义的追寻。“后现代”对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消解,新媒介为个体参与艺术提供的保障,这些都为个人的创作自由提供了可能性,也为个人摆脱集体神话、权威叙事提供了可能性。这种表达因为相对个人化,“细小叙事”反而显得更为真实。“细小叙事”抛弃了“宏大叙事”的全面、统一和定性,采取了以碎片化、拼贴、反讽的方式来反映当下,从中我们感受到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文化越来越面临趋同的危险,“细小叙事”由于创作个体的自由和传播的便利,有助于释放小群体和个人的自由空间,从而呈现出多元的状态。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在世界变成地球村的时候,“细小叙事”的补充和发展,给这个日趋同质化的世界增加了无限可能。

三、“微体验”与当代艺术实践

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出生,尤其是1985年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在他们记事以来的整个生活历程中,没有苦难、革命和崇高的人文理想,也没有民族性和现代性的悲悯纠结,他们出生并成长于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一直以来处于迅速变化的时代中,工业革命以及由科技革命引发的信息革命,随着改革开放一同涌入并呈现爆发性增长,给中国人的思维、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都造成了极大冲击。伴随着改革开放前后出生的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是物质的急剧膨胀、科技的迅猛发展、文化的迅速繁荣,艺术观念、思潮的快速更新,文化艺术形式日新月异,呈现出既丰富多样又极具本土特色的形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流派纷呈,“乡土现实”、“中国波普”、“新生代”、“玩世艺术”、“艳俗艺术”、“卡通一代”等艺术思潮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蓬勃发展,更有艺术家以行为、影像等方式表达“观念”,力求明确的意义。与这些作品直截了当地表达对社会问题的“观念”不同,在改革开放前后出生的这一代人看来,艺术不仅仅是作为艺术家对社会问题所做的陈述存在,他们开始更为关心艺术的审美因素和幽微的情感体验,这些青年更愿意选择含蓄、内敛的语言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对生活、对艺术本身的多层次体验,以此反映出对于社会生态、新视觉形态的敏感度,回应“微”时代下正在经历的这场碎片化冲击。

对于青年人来说,传统并不意味着巨大的包袱,反而是无尽的资源,跨越不同的艺术风格,汲取可资借鉴和利用的因素,以新的方式进行融合。作品摒弃哗众取宠的喧闹,不带鲜明的观念言说性质,作者的倾向和感情自然地从作品中流露,而在视觉上,呈现出愉悦感。这种方式本身就预示着青年艺术家正朝着生气勃勃的方向迈进。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们对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作品进行了筛选,这些作品的创作题材丰富、类型各异,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面貌:

(一)呈现创作者对身体感知与生命感受的捕捉与珍视。其中有部分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画面呈现令人回味无穷的丰富体验,在给人愉悦的感官抚慰的同时,更以一种独有的感性方式,提示观者进入自我感官的通道。这是“微体验”叙事更有意义的延展之所在。还有人反复描绘变迁的现实,而时间的意义在此间凸显出来。“22小组”和亚日痴迷于描绘儿童时代的物件儿,“22小组”以儿童时代的零食为主题,亚日则痴痴地描绘儿时玩具火柴枪,追忆美好的童年时光,饱含了对童年纯真无忧年代的浓浓眷念;张晋熙则以琉璃人物的形象回顾童年嬉戏的场景,画面形象纯真,场景温暖动人;陈芸的琉璃作品则结合材质、主题与形式,提示观者追问生命本身的意义;李雄伊以绚丽的色彩和极富表现性的笔触描摹他梦幻般的纯真世界;祝虹则以复制或镜像的方式描绘绚丽而极具均衡感的风景。

(二)部分参展艺术家描绘日常之物,表达对日常生活的敏锐感受,试图唤起被主流叙述所遮蔽的叙述方式,用个体经历来补充、替代集体文献记录的叙事话语。封帆在门上进行系列绘画创作,他将日常的场景描绘到日常的物件(门)上,还原日常的观看体验;蓝惠媛以女性蕾丝内衣图案和人体X光透视图等为题材,进行或透明化或填充的置换处理,提示观者关注物的异化;莫芷将自己的形象与书法、昆虫或动物等符号并置,以日记般的方式描摹自己梦幻而又似用碎片拼贴般的瞬间;王岱山以稍显凝重的画面描绘与自己紧密相关的日常场景,再现那些不安、孤独甚至有些神秘的瞬间;王敏的作品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女子头像,画面简约而又体现出时尚的疏离效果;朱可染以铅笔精细描摹自拍角度的个人肖像,画面内敛而安静;蒯连会以表现性的手法日记般地记录了日常生活中不断变化的现实场景,她通过将不断变化的场景和人物并置,体现了她对于物象变化所产生的视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更提示出时间流变的意义。

(三)意在表达对历史文化、生存处境和社会状况的观察和反思。薛扬通过描绘一个个怪异荒诞的梦境,呈现后现代的自然与文化危机,表达她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忧虑;杨光以废弃的电路板粘贴、包裹于木乃伊表面,藉此表达对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的隐忧;易连的影像作品《黄灯区》录制了一位女子为墙这头伸出的农民工的腿进行足浴服务的过程,表达了他的底层人文关怀;金亚楠制作的录像中,不同时代的中外著名雕塑仿佛植物、动物一样生灭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于雕塑、文化、历史以及时间的观念;宋晓君以各种透明玻璃器皿的组合,通过被覆盖包裹的布勾勒出整体的外形与被覆盖之前的状态,构成两组鲜明却简约的对比图景,隐喻和暗示了历史和现实中关于遮蔽的意义。

以上只是对本次部分参展作品的一个粗略归纳和陈述,难免有挂一漏万之憾,而这些简单的文字远不足以描述这些作品幽微的细节考量和作者深沉、敏锐的思考和创造,而创作者各自的探索往往也具有相互交织的多重属性,以上勉为其难的划分仅仅是为了方便地陈述和介绍本次展览,以期呈现展览的基本面貌。

最后,有必要再次强调,“微体验”艺术并不是主张取消对宏大叙事的观照,而是避免空洞、直白地言说“观念”本身。事实上,许多作品也体现出对历史文化、生存处境和社会状况的观察和反思。我们注意到,这种观察和反思大多从自己的日常经验出发,而且,这种观察和反思并不是基于单一的批判视角,更多的情形是,艺术家所表达的仅仅是对客观社会问题的主观感受和切身体验,在“微体验”艺术中,个人话语的细小叙事逐渐消解传统的宏大叙事,面对复杂的现实折射出一种原态真实,最逼真地切近自我的身体与心灵感受。只有我们亲历的生活和世界,才能描绘得如此鲜活而真实。而这种个体、日常的叙事方式,有助于解构主流话语强调的集体的、整体的、一元化的叙事模式,从而建构丰富多样的历史。

青年一代以“微体验”方式证明,视觉艺术本身既包含了内容、意义的一面,也包含有形式、技巧的一面,艺术创作并非一定要对社会有所言说并表达明确的观念,世界和生活本身都具有多元性,艺术创作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的方式和对象。

艺术本身就如同一个曲折幽微的巨大迷宫,艺术家各有探索、穿越迷宫的路径,而观者从自我的路径进入、观看、体察,在创作与观看的过程里,经验与观看体验交融,各有不同的体悟,这些个体的“微体验”最终汇集成丰富立体的历史图景,这或许便是艺术最为引人入胜的所在。

【推荐阅读】

【99保利交艺汇】北京保利2012秋拍系列报道之近现代书画

行为艺术该不该纳入艺术课程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