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英国《ArtReview》杂志原本只是在小范围内折腾出一个全球现当代艺术“年度权力100强”。尽管这本杂志是当今世界最牛的艺术杂志之一,但它在最初的时候只是带着戏谑和玩笑的姿态表明“一家之言”,而非有什么主导话语权的野心。10年以来,事情的发展越来越跟“小众”的初衷相背离,尤其是波及中国以后,这份榜单演变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界所瞩目的“大众焦点”,并且相应也衍生出了一些中国本土的“权力榜”。因此我们自然也可以认为,《ArtReview》权力100强,已经在大众层面上非常直观地挑明,在西方视界内,怎样的艺术才“有权力”。
2012年的权力榜呈现特点如下:一、画廊、财力雄厚的艺术经营集团占据重要地位;二、以艺术的形式参与政治、社会改造的艺术家极受青睐;三、以给予重要排名但总体数量极少的形式,呈现“策展人”这个艺术活动中关键人物的权力;四、非营利性公益艺术机构的重要艺术策划人整体缺位。
艺术的权力究竟由什么来呈现?这在当今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可以用“金钱运作能力”来作为标准之一,但不应该是全部。可悲的是,艺术在形而下的具体事务中,从来没有真正脱离过受制于金钱、受制于政治的尴尬地位。艺术与政治平行、艺术与经济平行、艺术与社会平行……长期以来,也都只是艺术家才信奉的“真理”。在没有它力参与的时候,艺术是由艺术主导的,在有他力参与时,艺术就演变成一个“标的物”,而缺乏独立主宰性了。但此事只可意会不可点破,一旦点破,对于整个艺术行业(而非产业)来说,它所导向的路线,就赤裸裸扯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
高古轩画廊的主人拉里·高古轩占据了榜单第二。如果不是因为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是公认的当今艺术界最重要的事件,很难保证其策展人卡洛琳能坐上头把交椅而不是高古轩。这家目前世界上实力最强劲的画廊之一,在中国香港、纽约、伦敦等城市都有其身影,最近又在巴黎落了地。有报道说,高古轩旗下13间画廊的总面积已经与泰特美术馆相当。很明显,正是凭借庞大的经营网络,高古轩获得了“艺术权力”。而占据排行榜上第四和第五位的,是另外两家可与高古轩一掰手腕的画廊老板。另一位中国人非常熟悉的画廊老板张颂仁,今年排进67位。
我们可以说,今年的榜单,终于图穷匕见,把艺术权力和金钱权力画起了等号。
平心而论,上榜的这些大佬,为探究艺术方向的各种可能性都起到了作用。然而关键在于,“艺术的权力”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权力?这种权力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通常可以认为,艺术的权力是一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依靠艺术本身的变革、进化而产生并逐渐建立的。但当这份榜单把艺术财团的掌舵人捧上高位的时候,它承认的到底是什么已经不言自明。这是个早就存在的危险信号。因为依靠金钱上运作的成功得以拥有艺术上的话语权,而承认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导向着这种价值观,那么,艺术本身的价值观在此时便退化为一种为他力而存在的摆设,甚至只是一种用来掩饰真实意图的包装纸。相比之下,政治权力更有资格荣登宝座。政治权力是最有能力渗透、参与、改变任何一个行业的力量,即使它存续的时间远不如艺术那么久远。
这是多么荒谬的结果!艺术界应该承认,价值观和价值导向的改变需要依靠外力来实施,这本身就是艺术的重大失败。写到此处,我倒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有机构或者媒体,来设立艺术贡献榜?上榜者均为支持艺术发展的外来力量,无论是商业层面的、政治权力层面的或者是管理运作层面的。既然是支持,也就是赞助,那干脆就把赞助商也排个榜亮亮相。
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需要影响力,但却未曾认可;得到影响力的,却是用金钱垒砌而来。这又是一个多么黑色幽默的导向?我们甚至还不强调真正需要成为艺术界中流砥柱的重要艺术家在数量比例上几可被忽略(顺便说一句:我不认为某位上榜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是优秀的艺术家),当一个名义上为艺术界而创立的榜单连艺术家都不能大量拥有“权力”的时候,这种榜单,必定是有遗毒的。反馈到中国,我们也只能希望受它影响而衍生的中国本土的排行榜,受的遗毒少一点,如此而已。
【相关阅读】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