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江:美院是研究开端性的场所 2012-12-03 10:48:26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许江
回溯世界艺术史,艺术的创造历来作为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征兆。尤其近现代以来,艺术的变革更被视为社会变革的晴雨表,催生思想进步的开端性现象。各种艺术的浪潮和运动,一方面成为社会激烈变革的重要信号和实验性载体,见证权力与反抗的思想斗争的现场,承载着变革所带出的深刻内涵。

许江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专题图片 徐晓林) 画家、艺术理论家。曾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国际各项艺术大展。

许江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专题图片 徐晓林) 画家、艺术理论家。曾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国际各项艺术大展。

回溯世界艺术史,艺术的创造历来作为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征兆。尤其近现代以来,艺术的变革更被视为社会变革的晴雨表,催生思想进步的开端性现象。各种艺术的浪潮和运动,一方面成为社会激烈变革的重要信号和实验性载体,见证权力与反抗的思想斗争的现场,承载着变革所带出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将其实验性内涵回馈学院,学院本身成为艺术运动的前卫舞台,自由独立、个性开放成了学院教育的信条。

正是在这样生动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开启的实验性内涵,那种对着人的创造性来施教的实验性备受重视,甚至成为当代学院教育的核心。为了实现这种开放的当代“艺术教育的实验性”,众多的学院甚至不惜牺牲正当的、统一的基础造型训练,从学生学习之初就被赋予众多的实验性命题。

与此同时,学院的一系列变革已经成为表现思想激浪、推进社会变革的实验性艺术运动,从思想出新、媒体革命、体制批判、生态关注等多方面作用于社会。艺术教育的实验性内涵通过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验艺术被激发为推进社会变革的发动机和重要力量,催生出众多对于艺术自身的突破和发展、对于社会的变革推进均有意义的开端性事件。这种直接催生社会变革的实验艺术形态,我们称之为“实验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本有的实验性不断催生实验的艺术教育,实验的艺术教育不断地以其成果反哺艺术教育的实验性,它们共同孕生了众多的艺术开端。这种开端既是艺术教育和艺术史研究的重要记忆,又是今日艺术教育希望复兴和重振的理想。

在中国,这种状况更为特殊,它更为凝练地体现在几所重要学院及其上世纪发展的重要年代中。上个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大批有志青年赴欧美留学,其中的艺术精英学成回国,创建了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机构即如今的美术学院,同时也带回了上述的解放个性的学院实验性内涵和艺术运动的理想。这其中尤以杭州国立艺专为代表。在当时艺术教育的实验性内涵、创造性理想被作为美院立校的宗旨明确提出,这是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思想信息,后来也成为美院不断发展的学院精神和学院特色。

中国艺术教育的真正复兴是在国立艺专建成半个世纪之后,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革”结束。这种复兴的重要标志正是艺术教育实验精神的喷发。从一种意识形态的紧箍咒中解放出来,正视艺术创作与教育的个性内涵,打开国门观看世界,与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共时性照面等等,中国艺术教育在短短的十几年中,从一种禁锢的状态中一步步走出,走向世界性的交流和沟通。这每一步都以某种实验性的解禁方式突破出来,西方近代史以来、尤其是半个世纪以来的前卫革命的浪潮,走马灯似的影响了中国的院校,在这里释放出在西方自身已经平静的活力。那些曾经代表西方艺术变革的思想,在中国的文化热土上尤其是学院的深处,以不同的方式重新燎原。正是在这段时期,中国学院呈现出一面恢复正常秩序、一面又不断突围的历史现象,历史性全社会的改革开放与艺术教育的实验内涵粘连在一起,形成史无前例的大变革时代的主旋律。

今天,中国和世界上的艺术教育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西方的艺术历史和现状对于中国的艺术教育已经不再陌生,互相之间的交流已进入同步的时期。中国艺术教育一方面坚守学院发展的理性思路,重视艺术的时代变革的历史性回响,坚守中国和西方传统艺术品类尤其是绘画的传承,并重视其本土在地的活化与深化;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新思想的交流,营造新媒体和跨媒体的变革,鼓励持续的实验性活动,并将这种实验性内涵播扬向社会和民间。无论是前者的传承蕴新,还是后者的开拓创新,其开端性都离不开艺术教育的实验性内涵。中国美院实验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源自日常、源自底层的田园和民间视野。今天,美院众多的学术活动更加强调日常性的生活体验,强调社会底层的田园考察。诸多学科的课题都是从社会田园调查开始。这使得青年对社会底层有更深的了解,有第一手的体验。这种田园视野通过时间与空间、个体与群体、溯往与当下、现场与历时等不同的节点铺陈开来,以图文杂糅的方式呈现出来,展示源自中国人生活世界的活生生的生活内涵。在今天的行政体制甚至是官本位体制下,民学立场和民学精神失声。这种失声并非来自某种压制,而是面对消费社会、娱乐浪潮失去自持,并自觉地归入这种行政资源体制。而网络上的个体声音也造成民学立场和精神的混乱与缺失。在这样的情景之下,这种源自日常、源自底层的田园视野的培养和训练更为重要。

二、传统的根源活化与“山水化”建构。如何切入传统的根源之所,在催生中国文化的造化链中,追踪和思考其中的根源性因素,并提出跨越与挑战的命题,是新一代实验艺术教育者的重要思路。在中国人的传统根源中隐存着一种“世界山水化”的倾向,既与自然保留亲和,又不受役于纯然可见的局限,并始终保留独立与超越的姿态。中国人正是从这里不断地重返开端。今天,教育内涵发展,需要突破往昔的学科界限,重返古人“劳作运思”的综合与通学的境界,尽可能调动多个工具箱。这种学科研究里的“世界山水化”倾向应运而生,它旨在建立一种根源性的心灵模式,指向中国人的世界建构。

1962年,当时中国美院院长潘天寿先生开创中国最早的高等书法教育。他不仅要让一门传统“绝艺”得以传承,更要让中国传统文人的通学境界在这里得以实现。所以书法专业从一开始就设立古文字学、文献学、诗词题跋课程。上世纪80年代至今,书法教学培养出中国最优秀的书法艺术创造人才,他们的创造赋予书法以突出的当代内涵和多样性的开端的态势,并让书法成为中国美院整体艺术发展的重要资源、一种集体性的工具箱。今天,众多学科发展,都需要突破往昔的学科界限,重返古人“劳作运思”的综合与通学的境界,尽可能调动多个工具箱——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寻求积累,酝酿质变。

三、感受力的拯救与更新。今日时代,电子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以种种奇观打开我们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异化了我们与原朴的生活世界的联系。众多的景观装置将我们切割成生产和消费的碎片,随着主体的碎片化和浅表化,一代人的感受力正在式微。众多传统艺术的语言,成为艺术档案库里的标本,失去与鲜活生命和日常的联系,失去具有切肤之感的判断力与感受力。所以感受力的拯救与更新是重要的实验性内涵。

美术学院实质上就是研究开端性的场所。每一年、每一届都是重启开端,这包含了人的开端性,事物的开端性,创造的开端性,变革的开端性。每个开端都不可超越。开端的实验需要理论视野,需要孤往与独立的精神,也希望有一个讨论与争辩的氛围。

【相关阅读】

艺术教育过分依赖美术馆?

现在最大的危机就是教授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实验”不是目的,是开端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