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施少平 2012-12-03 17:32:5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施少平,1968年出生于中国江西,他的美术启蒙教育由浙江美术学院发端。曾一度乐衷于电影美术,继而赴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电影美术。随后,施少平南下上海,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舞台设计,在此期间被授予最高奖学金荣誉。此后,施少平以优异的学术成绩毕业,在政府文艺单位担任行政工作。

施少平

施少平

1968年出生于中国江西,2006年正式开始职业艺术家生涯,现生活工作于上海。

施少平,1968年出生于中国江西,他的美术启蒙教育由浙江美术学院发端。曾一度乐衷于电影美术,继而赴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电影美术。随后,施少平南下上海,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舞台设计,在此期间被授予最高奖学金荣誉。此后,施少平以优异的学术成绩毕业,在政府文艺单位担任行政工作。

2006年,施少平卸下所有职务成为独立艺术家,而今他全身心投入艺术工作,将自身独特的经历与所见所闻融入其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建立其“生物艺术”的艺术定位,致力于创作“独具一格”的生物艺术作品。2010年,施少平携《莫•非》系列亮相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正式开始了艺术旅程。

2012年施少平扎根景德镇开始转变艺术语言开始全新的创作。延续《莫非》系列的庞大艺术体系先后创作出大型装置作品《莫非•卵》和陶瓷雕塑作品《莫非•一刀》。超高难度的实心瓷烧制工艺将艺术家想要通过作品所表达艺术内涵体现得淋漓尽致。作品将艺术理念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相关评论

《不可确知的两栖世界》

在一个所谓当代艺术的早已人满为患的名利场上,你的手里将持有一张什么样的入场券?......关于动物,或更为广义的——生物世界,这个令人着迷、晕眩、神往乃至透不过气的深奥宇宙,无论科学或是艺术,它的前景依然是无限地开放着。而施少平《蜕变序列》的出现,仿佛让我又看到了一个鲜活的例证,好戏将继续上演,未来值得期盼,施少平的蜕变也才刚刚开始,他选择了两栖动物作为自己的图式,莫非他在暗示自己是一个两栖人?的确,这个世界不可确知。一百年前,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声称:人是应当被克服的东西……那么,生物会被克服吗?艺术又会被克服吗?而克服这一切的,又会是谁,难道是一种混沌生物的回归吗?

——艺术评论家,吴亮

《造物时代的艺术图像》

生物艺术的本质是关注物种对象的变异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形态。这种形态是生物生命的演绎,也是艺术图式的演绎。
施少平终于让他的布上生物存活,他可以与之互动,他运用具有水墨韵味的油画笔触让它自由舞动。作为绘画语言,它提供了新的图式,作为生物体的虚拟蓝本,它又是新的生命样式。不管是虚写还是实写,它的观念传达是对生物变异、对未来社会面临挑战的预演。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对生物艺术的一个体验过程。它与当下艺术的孕育过程不同。这些样式的诞生和今日的时尚艺术已不具有上下文联系,它不是意识形态或社会思潮的映射。也不是抽象的纯率的观念表达。

自二十世纪末叶,艺术的发展已不再是单线线性的演绎,由于当代计算机、生物、纳米等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它成为新艺术的源头,它的语言结构、美学表述和印象派以后的现代艺术几乎没有太大的关系,它更多的是面对未来社会将发生的地缘变化以及物种的变化。生物艺术的世界是如此广阔,而我们今天刚刚触到它的冰山一角。

——艺术评论家,张平杰   

《施少平的青蛙们》

施少平采取了伊索的立场而略去一切阐释。勾勒出一部动物寓言,而观众无疑从中感知到他讲述的是人类的命运。

艺术家并未从固定而真实的形象出发,以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方式唤起某种再创造,物种的高低贵贱不过是约定俗成的秩序,而梦想、欲望和艺术的天地完全可以与多舛的命运,与艺术家麾下充盈我们视线的万千线条相互交融,随性而至:无论画作的对象是动物抑或人类。

他从不否认自己对传统水墨的返本溯源。我们由此不难联想到北宋名家郭熙的对自然的深入体察和强大的艺术感知力:“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施少平的作品折射出的是动物世界、人间天堂的莫测高深,是这尘世间追寻未知的人们捉摸不定的命运…

——艺术评论家,独立策展人,劳伦•布迪埃
  

《卵•矩阵》

所谓颠覆,是希望通过作品形成的过程以及呈现的方式,去改变视角,提供可能。

当代艺术,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艺术的出口在哪里?无非是生产、生活与生命。而从来我们都是认为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生产是为了生活。而卵•矩阵的诞生过程的美妙之处便是跳出了这套惯常的思维逻辑。将生产与生活人为割裂,让生产脱离、超越生活;将生命的价值弱化为物,而生机的来源却是被剥离了孕育属性后的绝望。

艺术家从朝圣者向实践者的蜕变以及此间的心路历程是作品之外却又与作品主旨息息相关的艺术体验。无论以何种方式呈现作品,都是不够充分的。而矩阵在体量上达到了体验过程的内涵,而掩盖在这体量之下的,在那一霎那过后,是否实实在在触动到你,是艺术家所最为关注的。

——乙空间,葛潇磊  

《零点出发》

陶瓷作为一种传统艺术的载体,注定打上了传统的烙印,而陶瓷艺术家星河般作品都不在他的视线之内,因为他压根就不是要做陶艺家,施少平作品的实现过程,既有对科技的追问与挑战,又有对传统的对抗与越界,这像是施少平的一个“阴谋”。在与景德镇陶艺家的对话中,他们发现施少平是有意给景德镇甚至陶艺界一刀,但施少平的确是想给自己施一刀。这一刀要斩断他与当代艺术文化氛围的所有关系,不关注当下,不政治化,不传统,甚至不激情;而他与这些所有的关系只是这一刀。在柔软的泥上,艺术家只施一刀,过程参入者的所有细节尽留泥上,泥的干燥过程的自然变化既可控又不可控,干燥及烧制过程中的科学家参加,已打上了社会烙印;实心体的烧造实现与火山喷发的原石形成基本相同,但这里已打上了人工的部分痕迹。这似乎形成了施少平作品的多重解读意义。

——陶瓷艺术家,吴乙  

“一刀”,是少平继“莫非•卵”之后的又一以陶瓷为载体的作品,又一个很颠覆的作品。赋予陶瓷这一传统艺术介质以当代意味,是少平一直以来思考和探索的主要内容。“一刀”的出现,部分展示了艺术家最近的心得。“一刀”再次让人驻足,无法忽略它带给我们的千言万语却又无从开口的感受。

当代艺术的魅力之一在其多指向和不确定性,这给作品的表达送上了无以穷尽的方式和空间。最具中国元素和特征的陶瓷,颇受一些当代艺术家的喜爱,少平也是如此。用传统的材料和工艺,创作出不再是瓷器概念的作品,这就是“一刀”给我们呈现的。

——独立策展人,蒋冰

【推荐阅读】

谭平的抽象艺术:大道至简

达明·赫斯特:鲨鱼跳水

李江峰:喜欢被风景带动、所感染的一种状态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