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投资中的真金白银 2012-12-05 11:59:02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作者:张江桥
书法字画,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竞相追逐的收藏品,既符合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又兼具艺术造诣的欣赏,而其强大的增值能力使得人们对于书画的追捧乐此不疲。

书法字画,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竞相追逐的收藏品,既符合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又兼具艺术造诣的欣赏,而其强大的增值能力使得人们对于书画的追捧乐此不疲。

近年来,各个交易品类创记录者也如雨后春笋。继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以2.668亿元成交之后,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元成交,成为最贵近代书画,而从2000年以来,张大千一个人的作品拍卖价就达到了13.5亿元。这些作品已经不能用单纯的艺术品来衡量,用纸张上的真金白银来诠释会更加贴切。

要想玩转书画 先提升鉴定能力

书画投资对于财力和个人鉴赏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在书画鉴定过程中要懂得一些常识,才能分辨作品的真伪,比如赝记就是十分重要的常识。所谓赝记,就是作伪者故意留下的破绽。

在《古书画鉴定概论》里是这样说的:在旧社会中,有一种迷信思想,认为做坏事会受“阴司”的谴责,降给祸殃。一些人为了追求私利,于是就在“避讳”字方面做手脚。作伪者故意在作品上露一点破绽,由此表示:我原是告诉你们这是伪本,不是有意骗你们,看不出来,那是你们自己糊涂,与我无涉,以为这样就可避免“阴谴”。这些专业性对于鉴定真伪作用非常大,而且也简单易学。

初涉书画 循序渐进

最初收藏时,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安排投资计划。从几百元几千元的作品上手,不要急于求成。从现当代名家的字画开始投资,太久的可能眼力不及,易得赝品。有句行话叫“书画投资的最大风险是买进赝品”。所以应当谨慎。

随着经验的老到与眼光的提高再逐渐扩大战果。要多向资深鉴赏家咨询,要货比三家。对同位作者的作品要善于比较,分出哪些是应付之作,哪些是平常之作,哪些是上乘之作。对书画家的基本技法、章法、构图、线条特性、墨色运用、常用印鉴、装裱特点等都要细致观察,做到眼观心记,慢慢烂熟于心。偶遇精品之作,亦应果断买进,以后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藏品较多 需合理调整

任何一种收藏开始时总是良莠并存、真伪混杂。因此有了一段时期的收藏经验后,应作合理调整,优胜劣汰。收藏初始常有这样的误区,认为应当收藏一些年轻有潜力作者的书画作品,这样有可能若干年以后有大收获。而结果是这些作品升值有限,名声也不如想象中的与日俱增,导致投资失败。

因此,建议收藏已有相当声望且具有相当实力的中青年书画家作品,目前价格在几千到万元左右,投资成本也比较合理。这样随着这批画家的逐渐老成,作品的价格稳步上涨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精地收藏,在调整中发现有的作品升值潜力较差,应该果断出手,不要让这些作品占据自己手中的资金。让收藏品要成为一潭活水,要常换常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投资的藏品的层次会越来越高,真正达到增值的目的。

书画投资的关键是性价比

艺术品投资中书画艺术品的价值体现在作品的艺术性上。判断书画艺术品收藏价值的等级标准可分为四类:一、真而精;二、假而佳;三、真而差;四、假而劣。第一类是最好的,一旦碰到真而精的艺术品,千万不要错过,它的增值空间大,收藏价值大,性价比是最高的,可以买来收藏。遇上第二类作品,即假而佳的,要明白艺术品的价值是艺术性,作者不一定要是名人、名家,这时就需要有标准来判定,这个标准就是艺术性。例如一幅明代仿唐代的字画,如果仿得极具艺术性,神形俱佳,那么不失为一件好的藏品,入手之后价值也很大。第三类,即真而差的,这类作品虽然是真的,但价值不大,艺术性不高,因而收藏价值也不大。对于第四类作品,即假而劣的,收藏者一定不要去碰它。

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堪称国粹,有文字可考的中国书画家数以万计。90年代初北京荣宝斋售出的陆俨少、何海霞等名家的作品,价位也只是在万元上下,但是到了2011年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中,中国书画拍卖总成交额已达到破纪录的7.38亿港元(9470万美元),可见投资价值的飞速增长已是书画投资不争的事实了。

 


【编辑:江兵】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