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东:艺术品基金的退市风潮 2012-12-07 11:51:07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马继东
尽管2011年度,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多达581件,已完成结算的却不到一半,只有261件,结算货款51.50亿元;未完全结算的作品有86件,涉及货款25.94亿元;而未结算的作品更有234件之多,涉及货款58.81亿元。

目前中国市面上的艺术基金有两类,一类是银行和信托公司共同发行的理财产品,自2007年民生银行推出国内第一支艺术品基金——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以来,此类基金在中国发展迅速,并在2010-2011年达到发展峰值,2012年则大幅下滑,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发行的艺术信托产品之和,仅有7款;另外一类则是运作隐秘、收益率与风险率等高的私募基金,规模较前者更大,且由于进入门槛更高(一般为500-1000万元,而公开渠道发行的艺术理财产品仅为50万元),每支基金参与的投资人更少,权力也更为集中,他们的抗压能力与持仓心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类私募基金的最终走向。

“作为职业经理人,基金退不退出、何时退出取决于几位投资人的意见。基金公司除了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之外,如果有盈利自然可以额外获得收益,如果亏损则共同承担风险,毕竟公司自己也有一定份额的投资在里面,尽管比例不超过20%。”

这位朋友管理的基金,目前投资的艺术品种还是集中在当代艺术门类,以及少量近现代书画作品。面对阴霾的秋拍行情,他的选择变得更为谨慎。如果说过去两年,是国内大量艺术基金建仓囤货较为集中的时机,作为短期风险投资的产物,如今面临抛货套现阶段,也依旧只有二级拍卖市场这一个出口。

“今年当代市场不太景气,为何不试试古董门类呢?”我问他。参观了今年秋拍几家大公司的预展,很多过去只出现在古玩市场和小型拍卖会上的杂项品种,如今都进入了大拍渠道,规模也不小,明清民国的各类手串、摆件、民窑瓷器等物件的价格,也还有上升空间,比如一些精美的清代文房供石灵璧石标价不过1-2万,明显处于市场起步和培育阶段。

“古董市场的水太深,真伪鉴定难度很大,所以暂时不敢碰。而投资当代艺术,起码我们可以直接接触到艺术家本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朋友道出了他的无奈,而更大的担忧则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繁荣数字背后的真实成交状况。

以商务部、国家文物局与中拍协近日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为例,2011年度,全国共举办779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拍667720件拍品,成交368305件,成交率55.16%,成交额553.53亿元人民币——而今年8月公布的另外一份《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11)》,这一数据却是1020亿元人民币,统计结果相差将近2倍,整个市场的规范度与透明度由此可窥得一二。

根据这份官方年报,尽管2011年度,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多达581件,已完成结算的却不到一半,只有261件,结算货款51.50亿元;未完全结算的作品有86件,涉及货款25.94亿元;而未结算的作品更有234件之多,涉及货款58.81亿元。

当追逐短期收益的艺术品基金联姻泡沫丛生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这股近期蔓延的退市风潮,便也不足为奇了。

 


【编辑:江兵】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